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5-1-9 17:28:49

关于做强市区产业 壮大市区财力的研究

    市区强则全市强。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国务院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支持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等诸多历史性机遇接踵而至,我们应当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做强产业、做大市区、做实财政、做优环境,加快推进三明中心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做强产业,夯实税源基础
   1、转型升级,壮大传统主导产业。
    (1)推动市本级财政固定收入企业扩张发展。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引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落实责任主体,抓紧实施现有企业三年内全部实行技改的部署,逐一研究分析现有纳入市本级财政固定收入的40户企业发展现状,通过考核激励推动市区冶金、机械、建材、纺织、化工等主导产业多上项目、上好项目,有效挖掘和提高存量骨干企业的增量潜力,保持市区重点税源企业稳中求进。重点依托现有梅列经济开发区和三化厂区,围绕三钢延伸高端冶金压延产业链,加快发展钢贸、期货等业态,促进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
    (2)着力办好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依托金沙园区以中机院海西分院、中节能环保产业园为龙头,突破中国通用招引落地,生成一批新的配套项目落地,带动形成光机电一体化、林产、机械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往高税性方向延伸、往生态环保延伸、往终端产品延伸。依托埔岭园区以海西重汽为产业龙头,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电动汽车项目,抢占市场先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现有三元经济开发区的荆东、汇华工业集中区,以汇华集团、毅君制造、黎明重工、明竹机械等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为产业龙头,打造机械铸造、冶金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零部件生产、配件供应和终端产品产业链。组建专班跟进对接雪津集团异地搬迁新建全自动生产线,打造三明高端啤酒酿造基地,巩固占领闽西北和江西市场,确保所有退城入园的企业注册地保留在市区。
    (3)支持服务央省企业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支持服务央省企业,推进与央省企业合作发展的若干意见》,采取措施,建立支持服务央省企业发展联席会制度,引导驻明铁路、供电、金融、通讯、保险等垂管单位和央省企业强化主人翁意识,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更多项目安排、落户三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共兴共赢共荣。
    2、政策扶持,培育新兴朝阳产业。
    (1)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上,结合我老秘网市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学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加大推进三明核电项目力度,力争明年底前获得路条开工建设。依托吉口园区以金明稀土、黄砂园区以三农氟化工为产业龙头,加强同厦门钨业及涉氟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整合对接明溪、清流、宁化稀土、氟化工中下游产品企业,推动稀土产业、氟化工产业向高深和精细方向发展,进一步扶持华灿制药、汇天药业、融和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2)将服务业作为市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大胆先行先试,引进台湾等地服务业投资,推动三明成为外地客商投资福建和内陆的运筹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开展现代物流业、金融、工业设计、研发、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对外资企业服务配套能力建设,形成半径100公里的产业配套服务圈。提升公路港建设水平,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引进知名物流企业来明设立营运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等机构,形成集本地信息、对接全国的物流信息网络。引导兄弟物流、明易物流、名成冷冻等骨干企业联合组建物流集团。组建市区物流小额贷款公司,简化机动车抵押手续,实行“一企一报”,盘活物流企业资产。细化落实甩挂运输的牌证、保险管理和挂车检测、通行费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经营规模较大且在市区上牌的甩挂运输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甩挂运输取得实质性突破。
    (3)支持信息和电子商务业发展。鼓励利用现有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用好今年设立的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市区现有产业和传统企业兴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用地、税收等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扩大营销。推动三钢、雪津啤酒等制造企业产销分离,引导和鼓励更多制造业企业组建销售公司,形成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培育一批网上销售龙头企业,推进市区特色产品销售的线上、线下双线并进。
    (4)大力发展市区旅游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制定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市有关部门要重点策划实施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沙溪百里画廊、瑞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忠山十八寨、格氏栲和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等项目;发挥高铁开通、机场即将建成的带动作用,精心策划推出市区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制定鼓励旅行社组织客源落地市区接待旅游观光的具体措施,在央视等强势媒体和高速公路、动车投放广告,建立市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聚集人气,拉动消费,提升三明城市形象和旅游知名度。
    (5)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市区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文化创意实体企业发展;积极探索采取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办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利用市体育场、体育馆、会议中心、博物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举办全国性、全省性体育赛事、文化会展、商品促销、商业演出等活动。
    3、下大力气,建设好工业园区。
    (1)集中力量办好三明经济开发区。对市区工业园区进行整合重组,积极推动三明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握莆炎高速动工兴建,三明经济开发区水、电、路等生产要素日益配套的有利趋势,精心制定市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建设、招商,突出园区功能定位,举市直部门之力,加大“三维对接”力度,把央省企业、知名台企、民企作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落实要素供给、配套保障、财税优惠,注重企业产品周期和投资强度约束,争取更多体量大、投资多、税性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工业项目落户园区。
    (2)继续办好金沙园、埔岭园。建立市、县财税分享、建设分担的投入分配体制,推动金沙园、埔岭园通过综合用地平衡,用好工业园区配建15%商服的用地指标,进一步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实现金沙园、埔岭园资金链自求平衡。以税性作为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指标,突出抓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高端装备产业园、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埔岭汽车产业园、电商创业园建设,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3)积极发展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市区工程机械、化工、林产、花卉苗木等重点产业配套市场,完善农副土特产、建材家居、快消品、汽车、农资化肥、医药等专业市场,在用地、用水、用电及减免规费等给予政策性支持。规划建设快递产业园区,形成集仓储配送、快件处理、分拣等功能于一体的快递产业园区,吸引更多品牌快递公司在市区设立区域分拨中心,确保全市乡镇以上和南平、龙岩部分县域快件业务通过三明周转分拨。
    4、集中财力,助推市区经济发展。
    设立市区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市区企业技改、项目转型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各类平台建设。同时对市级现有为扶持行业、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各种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整合,打破撒胡椒面和平均分配办法,推行市级各类专项资金投向使用情况跟踪公示制度,督促市直主管部门把专项资金更多投向市本级重点平台、市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产业、品牌培育、人才招引,集中有限财力为企业成长办实事、办大事。
    二、做大市区,拓展城市空间
    1、调整区划,拓展三明城市发展空间。积极争取在省、市的权限范围内,适时合理调整三明经济开发区所辖行政区划,拉开城市框架,融入市区发展。下大力气推动生态新城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将三明中心城市形态规划建设成双核组团式城市。
    2、扩容提质,促进市区向西、向南挺进。适时调整市区总规和土地等级,扩大市区规划范围。以三明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市、区联动,抓紧土地收储,加快规划开发若干工业集中区,确保今后5~10年内市区有足够工业用地可供开发。未来在推进实施岩前、莘口、陈大和洋溪等小城镇开发建设时,应并行开发工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留足优势产业和潜在产业的用地需求,既保障生产性项目的招引落地,夯实市区共享工业税基,又引导区域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扩大市区人口规模。
    3、科学规划,加快工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三龙铁路三明段尤其是三明南站、205国道、306省道市区过境线改造、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梅列陈大至沙县富口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按照“连线成网”,做好生态新城通过205国道连接厦沙高速公路沙县东互通、三明机场路网规划,拉近三明经济开发区通过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打通节点,优化园区道路布局和通行环境,疏通开发区经络、增强区域载体能力,提升开发区引资能力。
    三、做实财政,稳定收入增长

**** Hidden Message *****


无敌先生 发表于 2015-1-15 23:01:49

县长的执政经验得到体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做强市区产业 壮大市区财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