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林传衍</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近年来,将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改革创新,着力培育社区理念;夯实基础,构筑社区发展平台;以人为本,增强互动认同,实现“一家亲”,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br>
一、改革创新,着力培育社区理念<br>
1、创新思维机制。一是主动对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是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为此,在开展社区建设之前,通过县委中心组学习、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学习《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和三明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在领导层形成共识,明确改革方向。二是借鉴吸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县委、县政府组织工作小组,派遣专人赴社区工作先进市、县考察学习,积极借鉴成功经验,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实际制定出《关于将乐县城市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后,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委会、居民广泛征求意见,在社会各阶层达成共识。三是研究论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召开研讨会、论证会,进而逐步理清我县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建立以居住地为特征的“板块型社区”,以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手段,由党和政府领导、社会各方参与、群众自治管理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br>
2、强化宣传发动。一是强化对基层领导的宣传。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县委、县政府通过组织学习、征求意见、广泛讨论,让各级领导切身体会到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对社会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深入开展社区建设专题报道,介绍经验,树立典型,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大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三是强化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在各社区建立永久性宣传栏,悬挂标语,并把社区建设宣传提纲分送到每家每户和各单位。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具有社区特色的“主题活动”,“社区是个家,我们都爱她”、“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等口号已日益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意识、自治意识,使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增强了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热情和建设社区的自觉性、积极性。<br>
3、改革管理机制。一是科学整合。按照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工作效率的原则,在考虑地域、人口和居民心理认同感的基础上,以每个社区1100-2400户为标准,将城区原有14个居委会进行科学整合,按照地域划分设立了龙池、华山、百花、银华、金华5个社区。整合后的社区地域清晰、布局合理、资源丰富、功能齐全,为社区建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建立新型社区组织体系。新的社区组建后,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管理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和办公机构的“执行层”,以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为智囊团的“议事层”。这四个组织框架的建立,使社区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制约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将有效地保证社区功能的发挥,保证社区的自治方向,防止行政化和自身的官僚化。三是建立居民自治网络。建立了由“楼(院)长”、“单元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组织工作网络。<br>
二、夯实基础,构筑社区发展平台<br>
1、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选派领头人。由县委组织部从县管后备干部中抽调5名政治素质好、大专以上学历,社会交往、口头表达、语言文字、随机应变、思维创新能力较强的、具有一定组织能力、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热心社区工作的优秀干部到社区任书记(关系和待遇在原单位保留不变),并作为居委会主任的人选参加选举。这些后备干部到社区上任后,充分发挥自身才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社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获得广大居民的认可。二是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根据社区党员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强化退休党员的组织意识,经常组织社区内退休党员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使他们忠于党,坚持党的宗旨,积极参与社区党建活动,树立为社区发挥余热的思想。强化在职党员的参与意识,鼓励在职党员和社区内的党员一起为社区建设、管理和党的工作作贡献,发挥社区对党员的协管作用。强化下岗党员的自立意识,鼓励下岗党员要自强自立,下岗不失志,关心下岗党员的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改善生活质量,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触到党的关怀,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强化外出党员的组织意识,经常以电话、邮件的方式,多与外出党员交流思想,体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党章》规定,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按时缴纳党费,不忘党的教诲,处处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外来党员的责任意识,号召外来党员,争做有理想、有道德、努力工作、好学上进、多干实事、勇于创新、遵纪守法的模范,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党的无限事业。三是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实行社区党建“四联四包”工作网络,即镇党委联系党支部、党委委员联系支部书记、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居民(户);党委书记包点、支部书记包片、支部委员包楼、党员包户,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落实。<br>
2、夯实社区建设人才基础。为较好地解决原城区居委会普遍存在的“干部老龄化、工作业余化、管理一般化”问题,提高队伍素质,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考居委会工作人员。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和试用期考核,最后从100多名报考人员中正式聘用8名社区工作者。原有居委会51名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了17名优秀人员。新组建的社区居委会组成人员中,党员15人,占50%,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6人,高中13人,初中1人,4人具有计算机资格证书。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干部待遇,由县承担80%,镇承担20%,每月报酬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500元左右。人才基础的夯实,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保证社区工作的延续性。<br>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社区经济发展。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两年来,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共投入13.6万元,大大改善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5个社区的软硬件设施基本达到“四室两站六个一”的标准,办公场所平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并配备了电视、VCD等党建电教设备,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二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兴办社区公益事业。在社区建设的起步阶段,我县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投资、捐资于社区建设,依靠社会办社区。并根据自愿原则,动员居民集资兴建本居住区的公益事业,推进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三是振兴社区经济,增强社区“造血”功能。社区事业的发展主要还须依靠社区自身经济的发展。把社区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动各种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对社区服务项目可实行抵偿和有偿服务,为社区建设积累资金。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物业管理中心,收取管理费,与帮忙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业务介绍,收取介绍费。<br>
三、以人为本,增强互动认同,实现“一家亲”<br>
1、增强政府与社区的互动认同。明确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不是行政上下级的关系。政府从职能转变入手,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把工作重心放在指导、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上,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赋予社区充分的自主权,调动社区居委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社区协助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社区居民居住环境优雅整洁,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社会状况良好,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到位,提高居民的生活品位。社区通过依法自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区稳定,有力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br>
2、增强职能部门与社区的互动认同。通过结合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工商、交通安全”六进社区活动,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实现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心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民政部门负责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指导社区服务,总结推广经验,搞好协调。组织部门负责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群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财政部门负责经费预算和奖金投放。城建部门负责社区办公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区治安。司法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调解、援助服务。社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居民服务为共同点,积极协助各职能部门开展活动,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务,千方百计让群众受益。<br>
3、增强驻区单位与社区的互动认同。本着“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及其它自然和社会资源,驻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能够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体育设施、社会服务设施,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积极主动将驻区单位吸收为社区成员,使其由过去的“客人”转变为现在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自治主体,进一步调动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也使社区单位与社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倡导社区单位对所在社区尽好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同时,社区应更多地做好为社区单位服务、改善社区环境的工作,以赢得社区单位的支持。<br>
4、增强居民与社区的互动认同。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居民的社区关系由主要依附于单位转向主要依附于社区,社区广大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居民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主动参加文体娱乐、社区服务、居民教育、居民会议、维护社区秩序、改善居住环境等活动,把社区当着自己的一个家,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社区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从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关注的问题入手。把服务居民、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服务活动。同时,强化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繁荣丰富社区文化,让社区居民切实从社区服务中得到便利和实惠,认可社区这个家。作者为中共将乐县委书记<br>
责任编辑:黄茂升</p> 楼主 你十万经验 为了一个水帖值得吗 说这么多干什么 灌啦 水 不是这样灌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