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项目建设的讲话
坚持增量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赢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近年来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大会,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动员会、部署会,是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攻坚誓师会、责任落实会,目的就是向全市上下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项目建设是当前泰州全局工作的头版头条、重中之重,必须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力打赢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构筑泰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全局,没有项目大突破,就没有发展大跨越 项目大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主题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对此看得很高、很重,全市人民也充满期待。我们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引擎,项目大突破的成效决定着泰州发展的快慢、创新的快慢、转型的快慢,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项目大突破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第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总体战。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工作到底怎么抓、增长动力究竟如何培育、结构怎样才能优化、转型升级靠什么才能实现,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今年以来,我老秘网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长10.8%,但从绝对值看,仅列全省第9,占全省总量的5%,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泰州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做大总量应该成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量是质的基础,量举才能质升。如果我们再不把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突破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和第一抓手,稳增长、调结构、实现转型都可能是“空中楼阁”。必须从现在开始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增长点、支撑点,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为跨越发展培育有效的动力源。 第二,项目建设是重构经济版图的关键力量,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争夺战。省委罗书记在泰州调研时指出,有效投入不足是泰州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泰州发展的症结所在。过去常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往往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稍有懈怠,标兵就会越来越远,追兵就会成为标兵。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重围、争得主动、赢得未来,重点在产业、关键在投入、抓手在项目。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老秘网市产业特色加快形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条件基本具备,特别是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泰州叠加交汇,为我老秘网市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拼抢意识,以非常态之功持续追赶,以超常规之效弯道超越,牢牢掌握重塑新一轮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主动权。 第三,项目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持久战。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后劲。市委、市政府推进项目大突破,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阵风,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现在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民生刚性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没有增量,财政增收就没有税收来源,改善民生就得不到有力保障,甚至于保吃饭保运转都会面临问题。如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唯有加大增量投入、多上优质项目。我们一定要保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持久热情,一定要涵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胸怀,舍得投入、舍得时间,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努力用干部的“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取项目突破的“成功指数”和发展的“绩效指数”。 第四,项目建设是党员干部干事成事的舞台平台,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项目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能不能实现“大突破”,是对我们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最大检验。经济工作一线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是彰显激情、展示能力的最佳舞台,是锻炼干部、锤炼作风的最好平台。是不是想干事、是不是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到了项目一线一目了然。对于机关部门来说,作风转得怎么样,服务基层、服务投资者、服务项目的意识强不强,在为纳税人办事的过程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复杂环境磨砺人,艰巨任务锤炼人,项目建设考验人。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增强攻坚克难的意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比别人提供更优的服务和环境,赢得比别人更大的机会和成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项目大突破上来,凝聚起推进项目大突破的合力,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12月14日,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结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要求江苏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时特别指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上台阶的必然要求,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做好“加法”,围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做好“减法”。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推进项目大突破指明了方向。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并就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适应是基础,是条件,是前提,引领才是关键,才是本质,才更考验我们的作为。推进项目大突破,是构建泰州合理产业结构的有效抓手,是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的重要工作,是立足于“引领新常态”要求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充分认清泰州市情特点,在转型升级中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确立用优质增量带动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要素集聚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从而在“强政府”与“强市场”的双强叠加下,为投资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增长动力转换中处理好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关系,扎扎实实补好投资不足的“短板”,带动创新驱动不断发力,培育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业增长点、税源增长点的形成。这里我们明确,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年年都是“招商引资年”,年年都是“项目突破年”,年年都是“转型升级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松懈,更不会动摇。希望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开拓奋进,以扎实有效的项目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坚持高点定位,奋力攻坚克难,在聚力招商、强攻招商中推进项目大突破 衡量项目大突破的成效,不仅要看有没有项目数量上的“铺天盖地”,也要看有没有项目质量上的“顶天立地”;不仅要看有没有一批带动力强、贡献度大的龙头项目,也要看有没有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高端项目;不仅要看项目建设的过程有没有快推进、快落地,也要看项目建设的结果有没有快产出、快达效。 按照这一要求,项目大突破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项目的规模总量要大突破。未来几年,保持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的数量迅速攀升,力争2015年,全市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个;力争2016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 ——产业项目投资结构的优化要大突破。力争通过五年左右努力,工业项目投资占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80%;工业项目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占全市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主导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产业项目投资效率的提升要大突破。项目建设的集约度和投资回报率有大的提升,全市产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60万元/亩以上,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80万元/亩以上;工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18万元/亩以上,服务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20万元/亩以上。同时在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态上有明显成效。 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实现这样的目标,既要充满激情,更要脚踏实地。要大力弘扬建市创业精神,用梦想点燃激情,用实干成就梦想,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努力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Hidden Message *****摘要:新的年刚刚开始,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谈心交心,沟通思想,畅叙友谊,共话发展,很有意义。刚才企业界代表的发言,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受到了很多启发,也引发了很多的感触。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谈心交心,沟通思想,畅叙友谊,共话发展,很有意义。刚才企业界代表的发言,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受到了很多启发,也引发了很多的感触。对大家取得的成绩我们同喜同贺,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同忧同谋,愿与企业界今后的发展同心同力,这是我们的愿望。古语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在这里加以引申,我们党委、政府与企业界的关系应当是“先大家之忧而忧,后大家之乐而乐,共大家之志而志”,大家的志向,就是我们的志向。 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说,我们希望并倡议今后多举办类似的座谈会,多听听企业界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加强政府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沟通,推动各类企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开座谈会是必要的,同时希望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和市直部门负责人,要与企业界尤其是基层多交朋友,能够成为“诤友”。所谓诤友,就是敢讲真话的人,光说好听话不叫朋友。“诰非”为靠,意思是能告诉你哪个地方不对的人是最可靠的人,所以希望大家敢讲真话。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你在顺利的时候可以不说,在不顺的时候就一定要说;表扬的话可以不说,但是批评的话不能不说;领导爱听的话可以不说,领导不爱听的话一定要说。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倡导这种风气。别人说对自己有利的话是常情,但如果是真话,虽然对自己无利,也敢于讲的人是有气魄。领导高兴的话你讲,应该说你有奉承之嫌,如果领导不希望听的话,但确实是领导应该听的话,你讲出来就是高度负责。 希望大家对全市工作包括我本人有什么意见、建议尤其是不同意见,可通过各种方式随时提出来。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多加沟通,我们全市这个集体才会有健康的“肌体”。想要在一个地方干好,就应有听不同意见的雅量和胸怀。我经常讲,不怕别人说不好,就怕自己真不好;别希望别人说好,要追求自己真好。
要让自己真好,让别人不说不好,就要了解真实情况。会后,请市工业经济运行局认真整理这次座谈会的发言,有些发言很有价值,要采纳和落实。包括今后我们召开各种综合性、专业性会议时,可以邀请一些搞得好的企业界人士参加。特别是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做到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说法和结果,不一定都能解决,但是都要有一个交待,要尽最大力气解决。借此机会,我再谈几点想法和意见,和大家一起探讨交心。 一、秦皇岛要跨越发展,必须激活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活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企业是靠企业家来运作的。所以我认为,企业和企业家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直接创造财富、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是不是有实力,不一定要看经济规模,主要是看市场主体,尤其是看企业和成熟企业家多不多、活不活。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企业和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有力支撑了秦皇岛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的总体形式和发展势头都是不错的,非常感谢大家为秦皇岛280万人民幸福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但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区域发展的竞争已经从偏重资源、土地、价格和优惠政策等硬件竞争,转化为人才、科技、环境、市场机制等要素比拼,哪里的体制机制健全、发展环境完善,哪里的市场主体就活跃,哪里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其中,企业和企业家更是起着引领的核心作用。只有培植更多的企业,只有不断壮大企业家阶层,才能实现秦皇岛的发展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不重视企业家的城市是没有希望的城市。 当前,我们要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强市,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起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二是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植市场经济主体,真正让企业和企业家多起来、活起来,担当主角,引领潮流,成为建设秦皇岛的顶梁柱和主力军。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尽快在港城大地上孕育起自己的一批重量级的企业方阵,催生出自己的一批重量级的企业家团队。 二、增强企业主体活力,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做好秦皇岛的工作,推动秦皇岛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抓基层,打基础,其中环境建设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天地不言,万物自化”。有了好的自然环境,生物自有积极性;有了好的投资环境,企业自有积极性;有了好的政治环境,干部自有积极性;有了好的创业环境,人才自有积极性。我总感到,秦皇岛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人才资源丰富,况且领全国和全省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企业家可以干事业并且可以干成事业的城市,是没有理由发展不好,没有理由发展不快的城市。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思想观念、市场机制、产业配套、创业氛围、政府服务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重商、亲商、安商、富商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应当是制约秦皇岛发展的主要障碍。去年4月份,我们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专题部署了这项工作,应当说这项工作永无终点,永无止境,要继续抓下去,一抓到底,收到更大成效。要注重提高政府服务的亲和力。政府和企业一样,其实质都是为顾客提供产品的,只不过企业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政府主要是提供服务,提供决策,为市场主体服务,让群众过得更幸福,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份内之事”。今天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都有责任承担起这项工作,坚决清理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条条框框和办事规章,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部门合力,力争做到“平事快办、急事特办、大事集体办、难事千方百计办”。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对企业家人身、家庭和合法财产安全的有效的保护措施,应该说,去年以来,我们市治安环境,包括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下一步,要重点解决好侵犯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打官司难”等突出问题,打击假冒伪劣、行业垄断和各类侵权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不断强化要素供给,加快完善金融、信息、人才等市场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短缺、人才短缺、高技能工人缺乏等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愿意听取企业家的意见,接受大家监督。要大力培育全社会创业文化,重点加强企业家团队建设,多渠道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我老秘网市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批企业界的“领军人物”。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企业经营者的需要,积极打造政府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刚才我讲了,提倡各级领导与民营企业界交朋友。要弘扬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宽容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三、对全市企业界人士的几点希望 这里我讲的是企业界人士和企业经营者,没使用企业家这个词,因为企业家的称谓要求是很高的,真正能名副其实地达到“企业家”称谓的应当说还不多,就像当兵之后不能说就是军事家,当官之后不能说就是政治家,会写字不能说就是书法家一样。写字写得好的才是书法家,当官当得好的才是政治家。搞了一个企业,搞得挺大就一定是企业家吗?关键要看自身素质、发展趋势、科技含量和引领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首先做一个好的经营者,然后朝着企业家的目标去迈进。 现在秦皇岛企业普遍存在着总量盘子有待做大、单体规模有待提升、集群产业有待培育、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来说去靠谁去解决?有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靠政府,但政府靠谁去解决呢?毫无疑问,要通过企业界的人士。
所以,企业家及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在这里,想对全市的企业经营者提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我觉着,抓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振奋精神,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我们企业界人士来讲,需要培养一种开拓创新、有容乃大的精神,弘扬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概括中国文化的核心,我认为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本土文化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家,一个是儒家,儒家崇尚自强不息;另一个是道家,道家崇尚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要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条件有利时就应自强不息,条件不具备时就厚德载物。所以,我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企业界人士,都应该弘扬和提倡“四开四创”的精神,四开就是“开明、开放、开拓、开发”,四创就是“创业、创造、创新、创优”。这种精神对于秦皇岛市非常重要的,不要光为自己要为大家,不要光看眼前要看长远,不要光看物质还要看精神。 下面,就“四开”精神谈几点想法: 第一,要开明。中国传统文化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什么是“明”呢,就是提升自己,指导自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开明。开明就必须要有胸怀,心胸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事业就能干多大。要拓展胸怀,就必须要有容乃大。容易容易,一容就易,容人处人易,容事办事易,我们每一个领导,不论单位大小,你不一定什么都懂,但是你应该知道谁懂;你不一定什么事都能干好,但是你应该知道谁能干好,特别是谁干好了,谁没干好。如果他真干好了,能干成事,即使他与你有矛盾,你也要用;如果他真的干不好,即使他是你的兄弟,也不要用。这叫开明,这叫以事业为重。 第二,要开放。我们讲沿海意识,主要是指开放意识。企业的开放,说到底是企业家的开放;企业家的开放,说到底是我们工作举措的开放,核心是思想的开放、思维的开放、思路的开放。我们一定要注意走出去,同时注意请进来,不仅要重视对外开放,而且要重视对内开放,比如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会议,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情况,希望下来后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横向统筹、融通和纵向的协力攻坚、突破。我们企业界应该成为秦皇岛招商引资主体,把企业成长壮大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拿出“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胆识和气魄,积极寻找对象,主动上门招商,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促进合资合作,提升企业实力。 第三,要开拓。去年,我们组织举办了几场大型新编历史剧《走西口》的演出,晋商“开拓、诚信”的精神应当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人真的应该有一种开拓精神。浙商是中国历史上继晋商、徽商之后的又一经济发展现象,浙商成为目前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成为“天下第一商帮”。这方面我们差距是很大的,苏州现在发展迅速,就是因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目前已有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个体工商户24.3万家。所以秦皇岛的企业一定要有开拓意识,不能小打小闹,自打自闹,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甚至不富也安,不富也满。我们一定要立大志,立干事、创业之志,立事争一流、拼搏进取之志,立志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决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不能满足于一般化。 第四,要开发。围绕我们确立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产业定位搞开发,围绕规划启动黄金海岸管理区建设等新的布局搞开发,开发既包括产品开发,也包括技术开发、人才开发、市场开发等等,要开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同时要注意新产品、名牌产品、品牌产品的创造,要拓展开发领域,寻找新的商机,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相近的业态领域进军,比如开发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和庄园经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一些新的领域。 下面,谈谈“四创”精神。
第一,要创业。创业是一项艰辛的事,我们不要奢想任何事业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这样的企业是不可靠的,这样的企业经营者是没力量的,要有一种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创业不要怕艰辛,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不经失败挫折的人很难老练,成熟起来。如果一个人一点挫折和失败都没经历过,这样的人我要对他打一个问号。当然我们不希望有挫折,但是不经历失败和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失败和挫折,所以要不断激发创业的激情,激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干一番事业。事业是人生的第二生命啊,一个人一生干不出点事业来,你就没有实力,就不能赢得尊敬的目光。我们经常说事业,什么叫事业?正在做的叫事,事完成之后凝固下来叫业,有的人做事呢,他凝固不成业,大的事、好的事、高水平的事、能让老百姓记住的那些事,就称为业,我们创事业,就是把事做好,干好事,干实事,干大事,干对老百姓有利的事。 第二,要创造。创造就是变过去重复劳动为新的创造性的劳动,尽可能的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凝聚我们新的智慧和汗水。没有创造,没有生产,企业不可能生存;低水平的创造,企业同样不会有市场。我们强调创造精神,就是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创造市场急需或潜力巨大的产品,创造直接有益社会的财富,以及创造惠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为企业和企业家,必须注重提高创造力,变制造为创造,用现有的办法做好事,以现有的人力物力做“更好”的事,不断针对市场需要,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或者为现有产品和服务添加新的价值。只要用心,企业总是可以通过创造来增加价值和财富的。 第三,要创新。创新非常重要。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其主要载体文献是四书,四书的开篇是《大学》,大学开篇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我们不仅自己要新,还要与人一起新,与时一块新,力争每天创造一个新我,带动周围的人共同来与时俱新。创新要学会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在别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在综合分析上创新,在市场分析上创新,在工艺和产业产品上创新,还要在机制体制上创新。 第四,要创优。创优是瞄准一流,创出优秀,力争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自己的企业比别人的企业做得好,别的企业能做到的,只要有条件,自己要力争做得更好,今天力争比昨天做得更好,一件事比前一件事力争做得更好。要把更好、更强、更高、更大作为企业不懈的追求。做到了更好、更强、更高,不大是不正常的,或者说不大也无所谓。我们企业要把自己的产品创成市级名牌、省级名牌乃至国家名牌和世界名牌,要把我们的企业做成市级知名企业、省级知名企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要有这种创优精神,即使一时达不到这一目标,那也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如果没有这个追求的话,那企业就永无达到之日。 最后借这个机会,衷心希望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并通过你们祝福全市广大工商界人士,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努力做强做好,成为以下六个方面的模范:即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自主创新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承担社会责任的“带头人”,节能减排的“力行者”,修身立德的“好楷模”。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近年来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大会,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动员会、部署会,是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攻坚誓师会、责任落实会,目的就是向全市上下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项目建设是当前泰州全局工作的头版头条、重中之重,必须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力打赢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构筑泰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全局,没有项目大突破,就没有发展大跨越
项目大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主题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对此看得很高、很重,全市人民也充满期待。我们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引擎,项目大突破的成效决定着泰州发展的快慢、创新的快慢、转型的快慢,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项目大突破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第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总体战。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工作到底怎么抓、增长动力究竟如何培育、结构怎样才能优化、转型升级靠什么才能实现,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今年以来,我老秘网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长10.8%,但从绝对值看,仅列全省第9,占全省总量的5%,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泰州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做大总量应该成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量是质的基础,量举才能质升。如果我们再不把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突破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和第一抓手,稳增长、调结构、实现转型都可能是“空中楼阁”。必须从现在开始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增长点、支撑点,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为跨越发展培育有效的动力源。
第二,项目建设是重构经济版图的关键力量,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争夺战。省委罗书记在泰州调研时指出,有效投入不足是泰州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泰州发展的症结所在。过去常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往往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稍有懈怠,标兵就会越来越远,追兵就会成为标兵。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重围、争得主动、赢得未来,重点在产业、关键在投入、抓手在项目。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老秘网市产业特色加快形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条件基本具备,特别是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泰州叠加交汇,为我老秘网市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拼抢意识,以非常态之功持续追赶,以超常规之效弯道超越,牢牢掌握重塑新一轮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主动权。
第三,项目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持久战。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后劲。市委、市政府推进项目大突破,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阵风,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现在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民生刚性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没有增量,财政增收就没有税收来源,改善民生就得不到有力保障,甚至于保吃饭保运转都会面临问题。如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唯有加大增量投入、多上优质项目。我们一定要保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持久热情,一定要涵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胸怀,舍得投入、舍得时间,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努力用干部的“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取项目突破的“成功指数”和发展的“绩效指数”。
第四,项目建设是党员干部干事成事的舞台平台,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项目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能不能实现“大突破”,是对我们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最大检验。经济工作一线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是彰显激情、展示能力的最佳舞台,是锻炼干部、锤炼作风的最好平台。是不是想干事、是不是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到了项目一线一目了然。对于机关部门来说,作风转得怎么样,服务基层、服务投资者、服务项目的意识强不强,在为纳税人办事的过程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复杂环境磨砺人,艰巨任务锤炼人,项目建设考验人。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增强攻坚克难的意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比别人提供更优的服务和环境,赢得比别人更大的机会和成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项目大突破上来,凝聚起推进项目大突破的合力,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12月14日,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结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要求江苏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时特别指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上台阶的必然要求,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做好“加法”,围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做好“减法”。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推进项目大突破指明了方向。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并就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适应是基础,是条件,是前提,引领才是关键,才是本质,才更考验我们的作为。推进项目大突破,是构建泰州合理产业结构的有效抓手,是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的重要工作,是立足于“引领新常态”要求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充分认清泰州市情特点,在转型升级中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确立用优质增量带动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要素集聚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从而在“强政府”与“强市场”的双强叠加下,为投资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增长动力转换中处理好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关系,扎扎实实补好投资不足的“短板”,带动创新驱动不断发力,培育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业增长点、税源增长点的形成。这里我们明确,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年年都是“招商引资年”,年年都是“项目突破年”,年年都是“转型升级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松懈,更不会动摇。希望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开拓奋进,以扎实有效的项目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坚持高点定位,奋力攻坚克难,在聚力招商、强攻招商中推进项目大突破
衡量项目大突破的成效,不仅要看有没有项目数量上的“铺天盖地”,也要看有没有项目质量上的“顶天立地”;不仅要看有没有一批带动力强、贡献度大的龙头项目,也要看有没有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高端项目;不仅要看项目建设的过程有没有快推进、快落地,也要看项目建设的结果有没有快产出、快达效。
按照这一要求,项目大突破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项目的规模总量要大突破。未来几年,保持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的数量迅速攀升,力争2015年,全市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个;力争2016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
——产业项目投资结构的优化要大突破。力争通过五年左右努力,工业项目投资占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80%;工业项目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占全市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主导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产业项目投资效率的提升要大突破。项目建设的集约度和投资回报率有大的提升,全市产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60万元/亩以上,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80万元/亩以上;工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18万元/亩以上,服务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20万元/亩以上。同时在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态上有明显成效。
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实现这样的目标,既要充满激情,更要脚踏实地。要大力弘扬建市创业精神,用梦想点燃激情,用实干成就梦想,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努力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摘要:新的年刚刚开始,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谈心交心,沟通思想,畅叙友谊,共话发展,很有意义。刚才企业界代表的发言,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受到了很多启发,也引发了很多的感触。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谈心交心,沟通思想,畅叙友谊,共话发展,很有意义。刚才企业界代表的发言,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受到了很多启发,也引发了很多的感触。对大家取得的成绩我们同喜同贺,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同忧同谋,愿与企业界今后的发展同心同力,这是我们的愿望。古语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在这里加以引申,我们党委、政府与企业界的关系应当是“先大家之忧而忧,后大家之乐而乐,共大家之志而志”,大家的志向,就是我们的志向。 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说,我们希望并倡议今后多举办类似的座谈会,多听听企业界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加强政府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沟通,推动各类企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开座谈会是必要的,同时希望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和市直部门负责人,要与企业界尤其是基层多交朋友,能够成为“诤友”。所谓诤友,就是敢讲真话的人,光说好听话不叫朋友。“诰非”为靠,意思是能告诉你哪个地方不对的人是最可靠的人,所以希望大家敢讲真话。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你在顺利的时候可以不说,在不顺的时候就一定要说;表扬的话可以不说,但是批评的话不能不说;领导爱听的话可以不说,领导不爱听的话一定要说。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倡导这种风气。别人说对自己有利的话是常情,但如果是真话,虽然对自己无利,也敢于讲的人是有气魄。领导高兴的话你讲,应该说你有奉承之嫌,如果领导不希望听的话,但确实是领导应该听的话,你讲出来就是高度负责。 希望大家对全市工作包括我本人有什么意见、建议尤其是不同意见,可通过各种方式随时提出来。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多加沟通,我们全市这个集体才会有健康的“肌体”。想要在一个地方干好,就应有听不同意见的雅量和胸怀。我经常讲,不怕别人说不好,就怕自己真不好;别希望别人说好,要追求自己真好。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实现这样的目标,既要充满激情,更要脚踏实地 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稿子写得很有气势,也比较新颖,值得学习借鉴。 更活;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 继续学习领导讲话,谢谢! 很好的一篇讲话稿,要学习了。
材料很有指导性!下午大家学习。 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