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12-8 08:15:38

“四风”问题“隐形反弹”现象的六种类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颁布“八项规定”,铁腕整风肃纪,狠刹“四风”,全党上下兴起一股新风正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四风”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在某些地方成为一种潜gz,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出现“四风”问题“隐形反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类型。
  “委屈牢骚”型。这一类型的党员干部认为作风建设打破了原有的权力运行轨迹,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典型的表现为少数干部的“委屈”和“不满”,就像极个别官员抱怨的“作风建设现在搞的饭不能吃了,酒不能喝了,公车也没得用了,我当这个官干什么”。这一类型的问题突出表现了少数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型干部面对权力运行体制变化时的手足无措和心理失衡。
  “不以为然”型。作风建设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的长效体现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风气的基本好转。但不可否认作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地区和系统之间的不平衡情况,少数单位领导依然存在“作风一阵风”的错误心态,使得作风建设出现盲区;同时一些事业单位、企业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游离于作风建设的主体之外,甚至部分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对各项制度置若罔闻,工作日中餐饮酒,出入豪华老秘网、娱乐场所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在实际中形成了制度规范的法外之地,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
  “蒙混过关”型。这突出表现为在反对“四风”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形式上做到了“单位开会、上级验收、剖析材料”的三位一体,反对“四风”的每一个过程表面看起来都搞了,甚至还轰轰烈烈,但却是关起门来搞教育、搞整改,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反“四风”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到实处,群众感受不到作风建设的好转。
  “阳奉阴违”型。这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作风建设过程中存在“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故意让“四风”问题留了“尾巴”、开了“后门”、埋了“祸根”。比如:中央禁止大修楼堂馆所,一些地方就以创业大厦、研发中心等名义继续修建;中央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些人就跑到私人会所、农家乐、内部食堂继续大吃大喝;中央禁止违规送礼,有人就变为接受电子礼品卡,等等。
  “见招拆招”型。这表现为少数单位和个人认为作风建设就是动了自己的奶酪,中央和省委就是要没事找事和单位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过不去,转过来对组织耍手段,甚至对抗中央和省委的相关制度。
  “另辟蹊径”型。这表现为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作风建设制度规定的“盲点”,打擦边球,玩平衡术,使得制度执行在本单位失去效力。典型的案例是作风建设整顿中一些单位明确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严禁上网聊天、购物、炒股,同时又利用财政资金为单位建立大容量的无线网络系统,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干部职工利用手机上网,以逃避组织的监管。这种做法看似保护了干部,实际上严重违背了作风建设的初衷,且为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留下了危险的制度隐患。
  作风建设无小事,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前期作风建设的成效值得欣慰,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上述问题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基本特性,难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其次,由于前期作风建设的整治主要是由党的各级纪检组织或作风办公室单头推进,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监管的盲区和制度的漏洞,怎样发挥各型主体作用,形成保障制度运行的合力,这是防范作风问题反弹的重要举措。
  抓好“领头羊”,促使领导干部抓好制度落地。许多作风问题,表现在基层干部身上、根子却在单位领导身上,从客观上看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与这些单位主要领导的认知和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防范作风问题的反弹,首先必须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督促解决作风问题时领导干部首先要剖析自己,只有领导干部下定决心决绝、坚定信心落实,各项制度安排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单位作风的根本好转。
  坚持“零容忍”,借力纪检机关发挥制度实效。坚持对作风问题的“零容忍”,就要真正发挥制度“高压线”的威力。第一,针对制度建设中出现的制度规范“盲区”建章立制,通过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涉及办公纪律、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跑官拉票、推诿扯皮、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制度规范体系,并随着“四风”的变异及时运用制度跟进,针对重点部位和环节建立健全惩戒制度。第二,狠抓制度的落实,作风方面的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落实,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三,推进制度的跟进。在制度的执行中及时排查各种问题,严格问题追究制度,防止作风建设走形式、走过场、避重就轻,明察暗访不深入等情况发生。
  聚焦“透明度”,依靠群众参与确保制度生根。作风问题的彻底解决,根本在于通过制度的整体配套,形成社会合力,彻底铲除作风问题产生的隐蔽土壤。建立全面的制度防控体系,以公开透明为核心推动制度创新。作者:谭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风”问题“隐形反弹”现象的六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