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生态旅游引导推进城镇化建设
近年来,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围绕打造“海西最美山城、三明最靓看点”和“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的发展目标定位,突出“显山露水、透绿见景”特色,把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抓手,初步探索出以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模式,走出一条以旅游业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一、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变化
1.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形成共识。县历届领导班子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抓、接力抓、强势抓旅游。县委、县政府连续10多年坚持每年研究的第一项工作是旅游,召开的第一个全县性会议是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所发的第一号文件是旅游文件;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泛普及知识,形成“干部人人会导游,导游人人争一流,市民人人懂旅游,学生人人爱旅游”的氛围,不断巩固提升旅游这一生命产业地位。
2.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发展蓝图。坚持把规划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和先导,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或修订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景观总体规划》、《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和县城生态、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消防电力专业规划,以及杉溪两岸景观及城市景观等规划设计共30余项。近几年,相继完成城区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火车站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杉城、朱口等小城镇规划建设,使县城骨架迅速拉大,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驻地为骨干,以交通干线为辐射,以中心村为基点的城镇体系框架。
3.城镇化建设功能不断完善。一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县城规划区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原有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以城西开发为重点,突出抓好丹霞之城建设,着力打造成依托山水景观优势,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融养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具备生活慢城节奏的“国际安养休闲度假区”。二是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精心提炼出泰宁古城的造型元素,奠定形成了“杉阳明韵”建筑风格。大力实施绿、美、香、洁、亮化工程,全力打造福建最美丽的山城形象。依托山水城特点,以“三河六岸”为骨架,高标准建成沿河景园13个、芦峰山公园、地博苑综合性公园2个。三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改造了县城主街道,硬化了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迎宾大道、金湖路,新建了县第三、第四中学、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丹霞灵秀幼儿园,基本能够满足城镇市民就学要求。城区设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五家医疗机构,布局基本合理。新建金湖御景、金乾水乡、松光花园等住宅小区。公共交通便捷,城区开通公交车线路6条,投放公交车20辆,基本实现全覆盖。高铁、建泰高速已通车,县到乡、乡到村基本实现村村通。
4.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人口聚集。随着旅游产业的持续升级转型,促进了第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如2013年我老秘网县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县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5.5%和34.6%,第三产业比2000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3.2和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就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流动明显。进城务工人员直接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人数多达几千人。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38人。10余年来,县旅游局培训导游近7000名,目前从事一线导游600多人。
二、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我老秘网县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提升,但与全省、全市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发展水平低、县城规模小、产业欠发达,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
1.城镇化率水平偏低。2013年全县的城镇化率为45.1%,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9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低8.5、16和9个百分点。全县只有杉城、朱口两个镇镇和街道建制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 Hidden Message *****
近年来,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围绕打造“海西最美山城、三明最靓看点”和“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的发展目标定位,突出“显山露水、透绿见景”特色,把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抓手,初步探索出以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模式,走出一条以旅游业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变化 1.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形成共识。县历届领导班子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抓、接力抓、强势抓旅游。县委、县政府连续10多年坚持每年研究的第一项工作是旅游,召开的第一个全县性会议是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所发的第一号文件是旅游文件;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泛普及知识,形成“干部人人会导游,导游人人争一流,市民人人懂旅游,学生人人爱旅游”的氛围,不断巩固提升旅游这一生命产业地位。 2.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发展蓝图。坚持把规划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和先导,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或修订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景观总体规划》、《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和县城生态、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消防电力专业规划,以及杉溪两岸景观及城市景观等规划设计共30余项。近几年,相继完成城区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火车站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杉城、朱口等小城镇规划建设,使县城骨架迅速拉大,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驻地为骨干,以交通干线为辐射,以中心村为基点的城镇体系框架。 3.城镇化建设功能不断完善。一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县城规划区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原有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以城西开发为重点,突出抓好丹霞之城建设,着力打造成依托山水景观优势,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融养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具备生活慢城节奏的“国际安养休闲度假区”。二是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精心提炼出泰宁古城的造型元素,奠定形成了“杉阳明韵”建筑风格。大力实施绿、美、香、洁、亮化工程,全力打造福建最美丽的山城形象。依托山水城特点,以“三河六岸”为骨架,高标准建成沿河景园13个、芦峰山公园、地博苑综合性公园2个。三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改造了县城主街道,硬化了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迎宾大道、金湖路,新建了县第三、第四中学、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丹霞灵秀幼儿园,基本能够满足城镇市民就学要求。城区设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五家医疗机构,布局基本合理。新建金湖御景、金乾水乡、松光花园等住宅小区。公共交通便捷,城区开通公交车线路6条,投放公交车20辆,基本实现全覆盖。高铁、建泰高速已通车,县到乡、乡到村基本实现村村通。 4.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人口聚集。随着旅游产业的持续升级转型,促进了第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如2013年我老秘网县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县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5.5%和34.6%,第三产业比2000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3.2和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就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流动明显。进城务工人员直接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人数多达几千人。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38人。10余年来,县旅游局培训导游近7000名,目前从事一线导游600多人。 二、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我老秘网县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提升,但与全省、全市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发展水平低、县城规模小、产业欠发达,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 1.城镇化率水平偏低。2013年全县的城镇化率为45.1%,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9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低8.5、16和9个百分点。全县只有杉城、朱口两个镇镇和街道建制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中路铺镇精美湘潭•美丽乡村行动半年度工作情况汇报
我镇位于湘潭县境东南部,距湘潭市区35公里,县城28公里。东与株洲县接壤,南靠白石镇,西与花石镇、射埠镇毗连,北接谭家山镇,镇域总面积183.6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107国道纵穿南北,下辖20个建制村、1个社区,6.2万人,是湘潭县南部重要的商贸中心,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历史重镇。今年来,我镇列为精美湘潭第二批启动项目建设的乡镇,涉及我镇项目建设有三项,G107沿线路边建设,示范村建设和美丽屋场建设,现将半年来项目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规划先行,精美湘潭•美丽乡村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本着紧密联系当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功能配套,突出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完成了三个规划:
1.完成了城镇旅游发展规划。我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确定了以“古铺新驿”作为我镇城镇建设风格的思路,立足于我镇丰富文化内涵,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园一故居”为主线,主打三张文化牌,即镇区“铺文化”、五龙山大杰寺“禅文化”、晓霞山“民宿文化”,突出“国学参禅”、“黎氏八骏”、“户外运动”和“休闲体验”等四大特色。
2.完成了G107国道风貌设计专项规划。G107国道途径我镇12.9公里,沿线可视范围共有房屋346处,镇区临街商住楼近400处,现路边项目的规划已委托湘潭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对集镇、107国道沿线风貌进行专项规划。
3.完成了菱角示范村建设专项规划,目前已委托湘潭县规划设计院完成规划编制,并已交付县农业局。示范村的专项规划坚持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项目健康、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在三个规划的基础上,我镇将按照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涉及项目建设区域进行分类、分块、分期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同时以城市居住区的标准进行交通组织、绿化景观设计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基础配套,精美湘潭•美丽乡村发展硬件日趋完善
1.抓基础设施项目。菱角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已完成河道清淤和沿河风光带5.2公里建设;完成路边绿化2公里;已完成亮化50处;摸底造册破败空心房32处,整栋的13处,已拆除13处,杂屋12处;目前位于该村的黎氏八骏故居重建项目已全面启动,预计总投资达1000万元。下一步,依托规划继续加大示范村建设力度,12月15日前完成美丽屋场建设3处,并完成亮化工作;完成核心区的基础服务场所400平方米;完成断头路硬化1.5公里;完成全部拆违拆违工作;
2.抓美丽屋场项目。今年全镇规划建设美丽屋场19个,目前已完成选址14处,其中4处已推选出美丽屋场管理委员会,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推动美丽屋场项目建设,5月6日,我镇组织各村负责人赴浏阳学习美丽屋场建设先进经验,下一步,各村将依据各村、组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新名片”。 。
3.抓城镇建设项目。今年来,我镇已完成了镇区亮化工程灯座、管线布置建设,完成了镇区南北两端路口街心绿岛建设,完成了湘中路招牌标识统一,完成了镇区智能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完成了镇区沿线建绿化带建设以及镇容镇貌美化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已建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6处,完成了金凤路管网提质改造1300米;已完成了金凤路路面提质改造。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争取两纵五横街道全线“白改黑”。
三、创新理念,精美湘潭•美丽乡村管理水平明著提高
1. 进一步加强调度。项目建设启动以来,我镇成立以副县长杨欣荣为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由镇长陈泽锋任副指挥长,相关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分别负责三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副县长杨欣荣多次召开项目建设现场会,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沟通对接,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进一步加强管理。坚决按照集镇总体规划,严格审批手续,规范建筑物管理,严禁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即对现有市场进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并对集镇“牛皮癣”进行集中清理。镇区已开展六乱整治集中行动,拆除乱搭乱建46处,镇区外自拆12处,拆除乱贴乱挂215处,乱堆乱放115处。
3.进一步加强宣传。依托各类宣传载体,争取各方资源支持,以网络等新媒体宣传为主,传统媒体宣传为辅,筹划热点,包装亮点,多途径推广我镇以及美丽乡村的旅游品牌,特别是我镇菱角村将联合美丽梅林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目前计划7月18日首发。
麻栗坡县:2014年度,天保镇船头示范社区因地质灾害原因导致项目进度较慢外,其余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正在抓紧收尾工程和整理项目实施资料,完善回补报账工作;下金厂乡下金厂村委会下金厂村“3121”工程项目已按年度工程实施完毕,正在抓紧整理项目实施资料,完善回补报账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已按年度工程实施完毕,正在抓紧整理项目实施资料,完善回补报账工作。
2015年度,“十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除麻栗镇城北社区因项目资金刚下达外,其余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抓紧收尾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抓紧收尾工作。
西畴县:2015年度鸡街乡曼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由于入村道路晴通雨阻现象较为突出,在降雨天气,下海至曼竜路段道路泥泞,车辆难以将建筑用料送到施工现场;另外,新寨至曼竜段道路,虽是水泥浇灌,但弯道大,坡急,不具备大货车拉运建筑材料进村的条件;因以上两点,造成了曼竜村的传习馆、农户房屋重建建设进度缓慢。截至目前,该项目共计拨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资金43.7万元,情况分别是:一是完成进村道路硬化2公里,总投资57.2万元,拨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6万元;二是新建具有曼竜彝族特色的花倮文化传习馆1间,120平米,总投资35万元,目前第二层楼顶正准备浇灌,拨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已拨付18万元;三是18户农户房屋拆除重建,投资260万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54万元;其中:7户已经建设完工或主体完工,拨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兑现6户每户3万元,合计18万元,1户资金拨付正在进行中;有11户正在动工或准备动工建设,待基础部分建设完成后一次性拨付;四是评选民族团结示范户1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2万元,目前,10户民族团结示范户已挂牌。拨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项目资金10户每户0.17万元,合计1.7万元。
丘北县:2014年度,双龙营镇普者黑村民委仙人洞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由于协调项目建设用地等的原因,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抓紧收尾工作及完善回补报账工作。
2015年度,曰者镇菜花箐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项目因资金到位晚(2015年10月15日收到省级文件)及2016年7月30日省委书记李纪恒在云桂铁路丘北普者黑火车站实地调研时,提出要把普者黑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丘北县委政府根据要求对景区内的项目暂停建设,待统一规划后再实施。目前,丘北县曰者镇菜花箐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项目已根据要求暂停建设。
广南县:2015年度,篆角乡大坪村委会石碑坡示范村项目根据群众申报意愿,主要实施危房改造。在项目实施之初,采取补助申报危房改造每户农户专项资金2万元用于建房,带动全村群众进行房改。由于申报户由实施之初的39户增至83户,同时群众经济基础薄弱,县委、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积极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采取“补料不补钱”的方式对危房改造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动工65户。
我老秘网县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提升,但与全省、全市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发展水平低、县城规模小、产业欠发达,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
1.城镇化率水平偏低。2013年全县的城镇化率为45.1%,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9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低8.5、16和9个百分点。全县只有杉城、朱口两个镇镇和街道建制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4%,城区人口聚集速度太慢。三是人口流出趋势明显。2013年,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13.2万人少2.2万人,显示我老秘网县净流出人口有2.2万人,说明我老秘网县拉力不够,人口聚集力不强,人口流出趋势明显。
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问题,并且这种现象将日益严重。我老秘网县四面环山,城区能开发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是制约城区人口集聚的一大瓶颈。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进展缓慢。2013年末我老秘网县常住人口11.03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第11位。从近三年来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3年城区人口仅增加883人,人口上升1. 水平偏低。2013年全县的城镇化率为45.1%,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9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低8.5、16和9个百分点。全县只有杉城、朱口两个镇镇和街道建制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镇人口聚集力不强。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机制体制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耕地抛荒、没人种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年化等现象和 我老秘网县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提升,但与全省、全市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发展水平低、县城规模小、产业欠发达,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
1.城镇化率水平偏低。2013年全县的城镇化率为45.1%,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9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低8.5、16和9个百分点。全县只有杉城、朱口两个镇镇和街道建制比例全市最低,仅有22.2%,成为制约我老秘网县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很好的文章,学习。 全面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标题很吸引人,看下去
文章分析的很透彻,值得大家学习。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很好的文章,学习。 正需要相关方面资料。谢谢。 很中规中矩,学习一下,今天下午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