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8-11 09:09:28

中山市践行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核心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关键是发动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在社会治理领域中走群众路线,坚持主打“全民”牌,相继开展了全民修身、全民创文、全民治安、全民禁毒、全民防“医闹”、全民除“三害”、全民公益、全民绿化、全民创卫和全民治火等十大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行动,切实把群众既组织起来又活跃起来,努力走出一条党政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具有中山特色的社会善治之路,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年多来,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系列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问题入手 促全民“齐”参与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群众关心的“富了口袋后如何富脑袋”“破案也难补群众伤害”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媒体网络讨论、设置“城市论坛”对话、上门解释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动员,唤醒群众“建设更加美丽中山”人人有责的主体意识,不断凝聚全民行动、全民参与的和谐正能量。比如,全民修身行动立足于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将个体修身上升为“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共编印《修身故事》等修身读本10多种50多万册,制作发布修身公益广告5万多幅(条),征集市民原创和推荐的修身格言70多万条,转发量超过1100万条次,设立机关、居民(村民)、企业、学校、新中山人、服务业等六大类“修身学堂”1100多间,群众参与达100多万人次。全民创文行动中,组建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敬老爱幼志愿服务队伍1200多支、近16万人。全民治安行动开展集中宣传1684场次,受教育群众近300万人次。全民防“医闹”行动开展“医闹闹了谁”全民大讨论,在全市上下形成共同打击“医闹”共识。全民公益行动以慈善万人行、“博爱100”公益创投为制度化平台,其中“慈善万人行”募集善款超10亿元,每年参与市民超过100万人次。

激发活力 促全民“愿”参与
  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入手,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推广共建共享的理念,争取民心,夯实全民参与的基础,提高大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好“民生牌”和“民心牌”。一是给实惠。把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两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由市民“票选”确定。如根据市民需求修建了大批绿道网络、主题公园和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大力推进医疗、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岐江的综合治理、公交优先再优先等民生工程。仅2013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就达154.8亿元,占支出比重72%,通过给群众看得见的实惠,激发了大家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二是促多元。如在全民绿化行动中,通过认捐认种认养、主题林冠名等形式,搭建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回馈社会平台,状元林、巾帼林、华侨林、青年林等主题林,“三年绿化大提升”行动全市累计投入40多亿元,其中社会自发投入占6成。三是树典型。在全民修身、全民创文行动中,注意挖掘、表彰推崇身边的“好人”、身边的典型。组织开展博爱文化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邻里文化节、“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一月一主题”活动,发现推出“中山好人”147名,其中7人荣登“广东好人榜”,1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坚强母亲麦容欢、“过路哥”邓加天荣膺2013年“广东十大最美街坊”荣誉称号;2014年5月,小榄“接住哥”在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四是重激励。在全民禁毒、全民除“三害”、全民治火等行动中,以重奖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全民禁毒行动在2013年共收到举报4000多个,根据线索抓获吸贩毒人员近1300人,发放奖励金120多万元。全民治火行动实施以来,累计受理举报2980多宗,并形成了一批监督举报群体,其中一位市民一年多来举报火灾隐患几十宗,获得奖金30余万元。

畅通渠道 促全民“能”参与
  针对目前社会治理实践中公众参与渠道较窄的现实,坚持三措并举,积极拓宽畅通全民参与渠道。一是畅通社会组织参与渠道。出台社会组织“1+9”政策体系,设立总额400万元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至去年底,全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达2170家,增长31%,增速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出台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和具备资质条件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目录,向等级评估达到3A以上的80多家社会团体委托授权或购买服务,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作为枢纽组织对全市2000多家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启动首批枢纽型组织认定工作,市青志协、总商会、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等7家社团被确定为首批市级枢纽型组织。二是畅通基层社区参与渠道。推进全民参与的细胞工程建设,以社区建设“2+8+N”模式为龙头,将村居、厂企、学校、医院等基层“细胞”打造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载体。全民治安、全民禁毒行动中,全市93%的村居、90%的厂企(工业园)、91%的小区、98%的校园、97%的医院达到平安创建标准。建立聘任优秀异地务工人员担任村(居)委会特别委员制度,全市共有198个村居聘有特别委员603人,过去一年参加村(居)委会990多次,特别委员成为带领异地务工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三是畅通项目参与渠道。举办“我为中山善治献一策”金点子大赛,近两年每年收到点子数量达800多条,50多个金点子转化部门实际行动,18个金点子通过公益创投由委托社会组织实施,有效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探索非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如读写障碍儿童关爱项目、孤寡老人关怀项目、小区邻里互助项目等多个公共服务项目吸纳了热心人士参与和资助,形成了“群众点餐、政府支持、社会配餐”的模式。

措施实在 促全民“真”参与
  制定实在措施,保障参与实效,防止参与走过场。在全民除“三害”行动中,网上公开征集热心网友参与执法,公安执法通过群众代表当面“抓阄”确定明察暗访的场所,对群众的举报线索必核、属实必查、异地查处、顶格处理。今年以来检查场所54688间次,停业整顿场所15间,全市文化娱乐场所基本实现无“三害”。全民治安行动提出争创“全国治安最好城市”以来,110有效警情去年下降26.4%,今年一季度再下降14.9%,中山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系全省唯一三夺“长安杯”的地级市。发动全民禁毒“大收戒”,涌现很多父亲举报儿子吸毒、妻子协助民警收戒丈夫等“大义帮亲”“大义救友”的事例。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查处吸毒人员数千人次,实现了吸毒人员收戒查处率全省第一。全民防“医闹”行动已实现两年零“医闹”。全民绿化行动三年种树650万株,中山市成为广东第一个全国生态城市。全民治火实现了连续三年火灾零死亡。

强化保障 促全民“常”参与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全民参与的常态化。一是规划先行。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了中长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其中围绕如何加强全民参与,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全民修身、全民治安、全民绿化等行动都制定了相应的三年、五年或十年规划,明确了具体工作进度、目标。二是机制健全。全市十大全民参与行动均明确了群众日常参与办法和激励机制。如全民修身行动制定了具体的测评体系,将修身行动指标化;全民防“医闹”行动制定了预防和处置医闹工作指引,成立市镇两级第三方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畅通医疗纠纷依法调解渠道;全民公益行动创新提出了“公益1+1+1”模式,政府出种子资金、搭建公益创投平台,热心市民与企业参与、资助和监督公益项目,社会组织策划、竞投和实施公益项目,三方联动带动更多社会资源点对点地投向社会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三是机构和资金保障有力。成立了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在各镇区成立基层社工委,各委员单位形成了强大合力,协同推动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设立市级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项资金,2014年资金总额增至7500万元,十大全民行动都相应配齐了专项财政保障经费,确保各项行动顺利进行。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山市践行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