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4-7-24 08:00:00

合理规划 调优结构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近年来,梅列区陈大镇充分利用省级小城镇试点镇建设的天时,坐拥城市近郊的地利,发挥各级政府重视与百姓期望的人和,紧紧围绕“碧溪河流域观光带”这一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规划布局、调优产业结构,着力装扮“山、河、湾”,倾力打造三明城市“生态后花园”。
    一、具体做法与成效
    梅列区陈大镇位于三明市区的北大门,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瑞云山和国家级生态地质公园大佑山,迂回延缓的碧溪河从陈大镇境内蜿蜒而过,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更是风景迷人、山川秀美。近年来,陈大镇千亩提子园、铁皮石斛、美国蓝莓等碧溪流域生态观光园不断建成,一个集“山、河、湾”浑然一体的静谧享受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正在逐步显现。
    1、“点”上突破,加快产业升级,盘活区域经济。坚持生态为本,以绿色产业支撑生态建设,努力调优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观光型农业升级转型。一是以“新”带“新”,研究引进适宜品种。以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始终坚持“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委托省农科院专家研究策划,重点引进“夏黑”、“美人指”、“醉金香”、“美国红提”等抗病能力强、产果密度大、极早熟、耐贮运、含糖高、极易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世界名优提子100多种新品种,增强产品收益。二是以“点”促“新”,构建品牌经营模式。以源丰葡萄基地为依托,通过中央电视台、三明电视台、城市广告牌、宣传单、媒体网站等载体加大专题报道、更新企业信息、张贴活动图片,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园内建设葡萄观光长栏、葡萄科技展示厅、农事活动体验区、休闲吧、酒庄等功能区,为游客提供自助采摘、观赏休闲、科普学习、农事活动场所。同时,围绕提子种植为基础,深化周边产品加工,建立了葡萄酒科研中心、原汁葡萄酒厂,引进先进设备及酿酒工艺,培育企业酒文化。三是以“点”带“点”,推动沿线经济发展。以碧溪提子园为中心点,带动铁皮石斛观赏园、麒麟西瓜采摘园、山清花卉观赏园、盛丰园树葡萄基地、美国蓝莓实验基地、底坑春田富硒柑橘采摘观光园、白鹭山庄等项目入驻,推进碧溪沿线十里农业观光长廊建设。同时,采取土地租用和返聘当地农民为产业工人相结合,并通过赠送厨具、提供经验指导等措施,鼓励村民创办农家土菜馆、“开心农场”等农家乐项目,有力带动了沿线500多户村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800多人,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线”上聚焦,加快整治步伐,扮靓流域环境。一是结合“中心项目”整治。按照“一点一点”抓,“一线一线”连,“一片一片”推的原则,加大碧溪村尾和棕南南岐屋面、立面改造,共拆除旧房32间1844平方米,附属房159处,谷仓27间,简易搭盖16处,铺设污水管网347米,清除垃圾1350吨,完成水泥路面1099平方米,沿村道种植黄山孪、八月桂、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和茶花等树种2839株,新增绿化面积1850平方米,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围绕“设施完善”推进。充分利用好上级帮扶资金和国家政策法规,因村制宜,联系实际,统筹规划好碧溪流域沿线各村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及饮用水紫外线消毒设备选址。同时,积极联系村委会,全力配合电力部门及施工单位,协调解决建设用地青苗补偿及动力设备用电问题。目前,碧溪河流域沿线已建成无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站7座,垃圾中转站8个,安装紫外线消毒设备14个,铺设污水管网500米,放置垃圾筒30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2部,使农村环保硬件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重视“环境保洁”治理。选聘一批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村民负责污水处理站后期管护,定期查验设施运行情况,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配备保洁员24名,定期收集各自然村垃圾并及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处;聘请专职吊臂清运车驾驶员,每周将各村垃圾中转站内垃圾托运至市区垃圾场统一处理,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市区处理”的清运模式。四是促进“长效机制”健全。制定出台《陈大镇环境连片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8份。同时,按照“镇主导、村管理、户受益”原则,成立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了一批行为模范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村民环保意识,规范环保行为习惯,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容管理。
    3、“面”上拓宽,加快延伸体系,谋划长远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亮点,大力宣传乡村避暑旅游,推动“瑞云山”与“金丝湾”两个重点风景区的观光旅游发展,不断延伸碧溪河流域观光带的风景线,倾力打造郊野休闲度假区。一是着力在规划调整上下功夫。在保留瑞云山风景区内基本农田总量的基础上,加快瑞云山现有规划调整,大力拓宽景区面积,对旅游线两侧影响景观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或转变为观光农业用地;对风景区内原有的经济林,逐步改变林分,转换为风景林,或采用间伐的形式,以免破坏林相景观,确保形成集聚规模效应,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二是着力在保障措施上下功夫。严格控制风景区的建设项目,禁止非农项目无序占地。加强管理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大力培育服务业,促使村民自觉从砍林、农耕等模式转变为护林、爱林。同时,制订货币补偿政策,使瑞云山、大佑山、金丝湾等风景区的资源得以恢复和保护,并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控制,保证风景区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是着力在人文情怀上下功夫。结合碧溪提子园及新增的春舞枝农业观光园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副产品销售、农家乐等一条龙产业服务。同时,以特色文化体验为目的,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茂安古堡、瑞云洞定光寺、大佑山顶铁瓦寺等古迹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相辅相成的作用,努力将陈大镇建设为城市后花园的生态人文体验目的地——旅游消费之地,身心休憩之乡,生态宜居之所。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是融资渠道不够广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且多数是基础设施等非羸利性公益项目,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引资困难。二是地方品牌不够突出。碧溪河流域沿线仅提子观光园具有较高知名度,其他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大,且各项目间分部较分散,缺乏有效串联。三是农业污染不容乐观。村镇仍有零星养殖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到位,稻田桔梗燃烧后产生的烟尘污染空气。四是管理模式不够健全。家庭式“农家乐”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农业观光产品不够丰富。农产品成熟期集聚在夏秋季,其他月份观赏性不强。
    三、采取措施与对策
    1、进一步深化生态宣传。在原有宣传广告、宣传横幅的基础上,创新推介形式,如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推出名片宣传、短信宣传、播放电视广告等形式,提高市民知晓率。同时,以节庆活动促旅游,组织开展大型节庆类活动,如提子采摘节、葡萄酒节等,不断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迅速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财政引导和争取国家、省有关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制定有利于企业环保行为的经济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扶持资金及国家有关政策性贷款。同时,发挥生态环境和旅游、水电等资源及无公害食品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客商投资,努力争取外来资金注入。
    3、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坚持治污重在治本的方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生物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农林牧的废弃物发展沼气,减少对煤、电、液化气的依赖,增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实现无害化生产。
    4、进一步打造观光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多种类种植,并根据农作物特点,整体设计服务项目,努力提升农业旅游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农作物季节、品种和生产设施等的搭配,做到四季瓜果不断、鲜花常开,努力做到月月有得看,月月有得尝。
    5、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学习借鉴其他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探索完善景区、饭店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打击肆意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对已关停的重污染企业,持续督查,严防死灰复燃,力促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罗建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理规划 调优结构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