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ggg 发表于 2014-7-5 12:01:49

试验区规划

内蒙古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内蒙古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有关精神,为加快推进内蒙古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满洲里试验区)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础条件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国土面积73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城镇化率100%,居住着蒙、汉、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满洲里市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54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城市,也是欧亚陆路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满洲里市充分发挥欧亚陆路大通道综合优势,大力实施“链接俄蒙、融入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产业基础日益夯实,形成了国际贸易、跨境旅游、进出口加工、能源开发转化等口岸特色产业,扎赉诺尔区成为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立体化口岸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铁路口岸换装能力达7000万吨,公路口岸通过能力达600万吨,航空口岸开放层次大幅提升,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货运量的陆路运输任务。满洲里已成为我国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城市之一,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和中蒙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满洲里欧亚陆路大通道的战略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加快推进满洲里试验区建设,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为沿边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积累经验;有利于深入实施向北开放战略,更好地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深入实施互利共赢战略,深化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兴边富民、睦邻友好,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进步。 二、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立足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枢纽优势,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用新思路、新模式探索欧亚陆路大通道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用新体制、新机制探索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拓宽领域,扩大交往,用新方式、新办法落实国家经济安全和兴边富民战略的新要求,努力把满洲里试验区建成为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欧亚陆路大通道的综合性枢纽、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满洲里试验区建设坚持开发与开放相结合,以开发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探索开发开放新模式;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新体制、新机制,探索出一条沿边地区跨越发展、繁荣进步的新道路;基本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基地、跨境旅游基地、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能源开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科技孵化合作平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充分发挥满洲里试验区在完善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空间布局以欧亚陆路大通道为轴线,充分发挥口岸开放辐射优势,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规划布局5个功能区。国际商贸服务区。以满洲里主城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跨境旅游、科技孵化、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医疗服务等产业,提高国际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国际物流区。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三大口岸,以新国际货场为主体,重点发展仓储、转口运输等国际物流业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现代化国际物流基地。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现有的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和自身资源优势,支持其根据发展需要适当扩大规模和调整区位,增强其项目承载能力、配套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建成面向俄蒙的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功能区。在条件成熟时,研究建设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资源加工转化区。规划建设东西两片资源加工转化区。东片依托扎赉诺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俄蒙进口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矿产品冶炼等产业。西片依托边境经济合作区现有进口资源加工基础,重点发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生态建设示范区。以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子湖湿地、口岸防护林、草原为主体,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等生态经济产业。四、主要任务(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新口岸管理和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口岸通关服务环境,推进联检联运监管改革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口岸联检联运部门政府考核和社会评价机制。实行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入境管理措施,促进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建设电子口岸和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体系,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扩大物流规模。与俄蒙毗邻州市建立起广泛的政府间会晤协调工作机制,密切双边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合作。创新产业促进体系。将引进俄蒙科技产业化项目纳入国家自主创新支持体系,按国家现行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利用进口贴息政策支持区内企业进口的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在拓展投资领域上先行先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和加工基地,借助哈大齐工业走廊,融入长吉图先导区和环渤海区域合作分工,主动承接国内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形成境内外产业互动和产业链条互补的机制。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在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强创新,支持国内外各类商业、证券公司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金融服务业务,积极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研究开展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鼓励创新外汇监管方式,下放资金审核管理权限,放宽外汇准入限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扶持发展创业投资,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创新财税管理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从事鼓励类产业的企业,依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创新财政管理方式,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创新土地管理体系。完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建立健全与试验区开发开放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能力。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制度,统筹城乡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并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在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等占地量大的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时,尽可能少占耕地。在不突破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根据试验区发展实际,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适当增加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加强与周边旗市土地资源利用合作,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共同推进开发开放。创新行政管理体系。为加强试验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可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研究设立试验区管理机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和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推进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和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创新。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模式,建立符合试验区建设需要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优化外贸政策环境,完善鼓励外贸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投资经营主体设立对外经贸窗口和分支机构,发展总部经济,支持企业联合组建贸易集团。提升外贸服务水平,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展绿色通关渠道,推进金融、信息、商贸服务便利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推进与俄毗邻地区双边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在俄蒙建设境外加工基地、出口商品展销中心和贸易促进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境外园区和境外合作项目。深化与俄蒙在建筑工程、木材深加工、矿产开发、农牧业等方面合作,带动设备、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开放投资环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引导外资投向进出口加工制造、能源开发转化、旅游资源开发、现代物流服务等产业,鼓励外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试验区建设。搭建科技孵化合作平台。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支持,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试验区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俄罗斯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等俄蒙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与国内院校和科研机构互动的跨国科技合作平台。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孵化,大力培育技术交易市场,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边境社会事务合作。将满洲里中俄蒙科技展暨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上升为国家级展会,提升满洲里中俄蒙旅游节、冰雪节和经贸展举办水平,积极承办亚欧合作论坛、东北亚论坛、上海合作组织论坛,提高区域合作的档次和水平。加强边境地区跨国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社会事务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办医。深度挖掘中俄蒙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三)建设现代化国际口岸。完善欧亚陆路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满洲里新国际货场,规划建设满洲里至新右旗铁路、伊尔施至蒙古乔巴山国际铁路(境内段),规划实施滨洲线扩能改造。完善满洲里至东北地区公路交通网,建设满洲里至阿拉坦额莫勒高等级公路,加快推进满洲里至绥芬河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与俄方对接,加快实施铁路、公路口岸改扩建工程,实现双向扩能提效。加强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提升国际汽车客运功能,开通至俄罗斯博尔贾、红石、赤塔的国际客货运输线路。扩建满洲里西郊机场,增加满洲里至北京首都机场以及国内大中城市机场航班,吸引、鼓励航空公司开通满洲里至俄罗斯、蒙古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国际航线。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以新国际货场为主体,建设公路口岸和空港物流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积极引进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大力发展陆路、空港和陆海物流产业,建设以中转分拨、进口保税仓储、运输配送、离岸加工为主要方式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积极与国内重要工业基地合作,重点发展资源类产品专业物流。与国内物流节点城市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拓展与环渤海港口之间的集装箱班列业务,推进陆海联运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加强与俄蒙物流合作,建立跨境物流节点直通关体系。支持在条件成熟时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大通关,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深化海关分类通关改革,创新边检管理模式,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口岸一体化指挥调度、安全管控、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列车无线验放、旅客自助通关等科技手段在通关服务中的应用。加快国际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单一窗口合作,建设国际化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积极探索与俄方口岸实施简化海关程序、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跨境客货便利运输一体化通关新模式。创新口岸联检部门监管机制,加强跨区域口岸合作,扩大与沿边、沿海口岸通关业务合作范围,提高通关效能,建设大通关示范口岸。(四)打造沿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国际贸易基地。促进贸易企业集团化发展,培育和发展贸易大户,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试验区设置进口环节财务核算机构,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促进境内外贸工一体化发展,有效链接境内外加工园区,形成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验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