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XXXX建设成为全国扶贫开发试验区 全国慈善产业集中区和示范区
把XXXX建设成为全国扶贫开发试验区全国慈善产业集中区和示范区 XXXX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就地无望脱贫致富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扬黄扶贫生态移民集中区,也是宁夏“黄河善谷”的核心区,全国慈善产业的发祥地、先行区。1999年开发建设,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吴忠市辖区。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2镇3乡62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开发水浇地50万亩,搬迁安置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区)贫困群众20.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85%以上、回族人口占57%以上。自1999年开发建设以来,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XXXX精神,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凝神聚力、奋发有为,各项工作从零起步,白纸作画,全区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形成以葡萄、设施农业、肉牛养殖为主的“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枸杞、红枣、牧草、马铃薯、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葡萄、设施农业和肉牛养殖规模累计达到11.6万亩、7.45万亩和10万头,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工业经济迅速推进。加快弘德慈善工业园、XXXX工业园和土坡矿区“两园一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招善引善力度,以葡萄酿酒等农副产品加工、风电光电、煤炭开采、彩印包装、纺织等为主的新型环保工业逐年攀升,工业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10.4%。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公交。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变化。以移民文化、航空运动、休闲旅游为主的三产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实现教育强区、强乡镇目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建成五保供养中心、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福利机构,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90%以上,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XXXX由“风吹沙石跑,天上无飞鸟”的昔日荒漠变成了宜居宜业、生机活力的生态绿洲,成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成功典范。截止2012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较2009年建区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2亿元,是2009年的3倍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不足500元达到了近5000元。目前,XXXX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以说,没有党的正确决策,就没有XXXX的今天。“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唱响了XXXX区20万回汉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总结XXXX区13年的开发建设成就,最关键的是水源资源,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亦干;最核心的是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壮大产业经济;最根本的是移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XXXX作为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宁夏乃至全国最年轻的县(区),开发建设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贫困人口、残疾人口比重大,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而繁重。当前,可以说XXXX到了又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是一次新的长征、新的创业。我们既要看到面临良好的战略机遇,又要看到现实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既要看到区位优势的愈加凸显,又要看到区域竞争的更加激烈,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又要看到跨越赶超的现实差距,要立足区情实际,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快速崛起这一主题,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自治区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培育产业、调整结构、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加大“三争双招”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着力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和谐幸福XXXX,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变劣势为优势,创新慈善产业扶贫新路 XXXX因扶贫开发而建,建设发展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落后,贫困程度深,20万总人口中,贫困人口多达8万,高出全区、全国水平,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员多,占到总人口的7.4%,高出宁夏残疾人平均比例的1.6个百分点。如何解决好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的就业、生活等切身利益问题,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11年以来,XXXX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战略部署,变劣势为优势,把残疾人不当包袱当财富,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提出 “打慈善牌、举特色旗、建创业路”的发展思路,将发展与民生、慈善与产业有机结合,在全区率先发展慈善产业,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慈善产业基地—宁夏弘德工业园,建园区、推项目、举善业,将传统的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提升为现代的发展型、造血型产业慈善,开启了从慈善“输血”到产业“造血”的发展之路,构筑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发展平台,XXXX成为宁夏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先行区、核心区。下一步,要全力推进慈善产业,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充分挖掘资源,激活内力,借助外力,招善引善,用慈善带动经济发展,用慈善改善民生民计,用慈善促进社会和谐,用慈善破解发展难题。要进一步优化思路,定高标杆,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为宗旨,在发展慈善产业、推进经济发展、解决贫困群众特别是残疾人就业方面走出一条企业家、慈善家与贫困地区互惠双赢、和谐发展的扶贫新路,形成慈善事业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良好局面。要以“招商引资、招善引企、招才引智”为出发点,加大慈善产业园区建设,增强承载能力,探索具有移民特色的慈善救助模式和符合区情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慈善产业体系,力争年均引进慈善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把弘德慈善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慈善产业发展的“孵化器”、慈善项目成长发展的摇篮、慈善实践成果的交流展示平台和公益慈善人才施展才华的实践基地。要加快建设“慈善XXXX”,在产业发展、组织建设、资金募集、理论文化、慈善城市创建、品牌打造等六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营造全民关心慈善、参与慈善的社会风尚,打造XXXX区“善行弘德、爱聚罗山”的独特慈善品牌,争创自治区级、国家级慈善城市,把XXXX建成慈善产业的政策洼地、扶贫助残的道德高地、企业家行善兴业的理想福地,让广大残疾人、贫困群众等弱势群体受益慈善产业发展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调整优化结构,打造强区富民支柱产业 借助XXXX风光、土地等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优势,全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结构,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一是要全力发展新型工业。工业是XXXX发展的难点,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要着力改善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规划工业布局,推进“两园一区”建设。弘德慈善工业园以建设国家紧急救援物资产业基地为总目标,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加快“河北园”、“晋江园”等园中园建设,大力发展环保新型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XXXX工业园重点发展葡萄酿酒、清真牛羊肉加工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土坡矿区重点发展煤炭开发利用、风电、光电等能源项目。要打造产业集群。打好特色牌,拉长产业链,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穆斯林用品”、“清真绿色食品”等品牌特色。综合运用科技、税收、土地、金融支持政策,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实力。支持同行业中小企业积极向产业龙头靠拢,参与产业集群配套分工,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二是要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围绕“基地、龙头、市场”三大要素,大力发展“节水、高效、避灾”农业,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葡萄产业要依托XXXX纳入贺兰山东麓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有利契机,采取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反租倒包等方式,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的形式,引导企业连片种植,逐步扩大规模,重点打造“一城两镇”葡萄文化长廊。设施农业以乌沙塘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为核心,引进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设施农业向精品、高端方向发展;肉牛养殖要以培育养殖园区和养殖示范村(大户)为重点,在养殖规模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到2017年,葡萄、设施农业和肉牛养殖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5万亩、10万亩和15万头。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品牌亮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要利用好XXXX耕地、空气无污染的优势,打“绿色、有机、清真”牌,加大对酿酒葡萄、瓜菜、清真牛羊肉的品牌推介力度,提升XXXX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加快推进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清真牛羊肉等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体系。三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品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引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公司和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加快宁夏移民博物馆布展和罗山通用机场建设,包装以移民旧居、航空旅游基地、酿酒葡萄园、扬黄灌溉系列水利工程等生态观光景点,挖掘移民文化内涵,打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罗山生态旅游、移民文化风情游、扬黄灌区生态观光游,建成生态移民文化展示区,形成与沙湖、沙坡头、六盘山联动的大旅游格局。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以弘德工业园、XXXX(太阳山)火车站为支点,梯次形成XXXX镇、太阳山开发区两个物流园区,加快构筑物流园区—商贸物流中心—货物配送站三级物流网络,将XXXX建设成为服务宁东、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物流产业基地。优化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金融服务,全力构筑以现代物流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以新兴服务业为基础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大基础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大县城建设步伐,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济,统筹推进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城乡服务功能为核心,建成比较完备的人居、道路、通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集污处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基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城区,提升改造老城区,构建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体系。积极推进政务区、工业区、商贸区、文化区、居住区建设,扩张城区人口,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化水平。形成“一城一区三中心”的城镇框架体系,“一城”即XXXX城区,“一区”即太中银铁路和银西高铁交汇地太阳山开发区,“三中心”即太阳山、大河、南川三个中心集镇为重点,展示地方特色,带动特色小集镇,建设成为宁夏中部极具特色、宜商宜居的城镇集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把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酿酒葡萄、红枣等经济林,重点抓好交通主干道、村镇学校、工业园区绿化。加强封育禁牧,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大力推广应用生物沼气、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施工节能、建筑节能、政府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发展低碳经济。力争到2017年,林木覆盖率达到14%以上,把我老秘网区建设成为经济与生态并举,城市与村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新区。 统筹社会事业,着力提高移民幸福指数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公共资源向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倾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充分挖掘XXXX的历史人文资源,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形成群众体育全面开展的活跃局面。优化城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普及高中教育,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速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社障体系,实施好统筹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工作,实现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全面推进妇、幼、老人的医疗健康补助和乡居民大病医疗统筹救助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下决心解决好我老秘网区教育、卫生和生态建设中基础条件差、保障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3.15万人生态移民工作,加大后续产业配套,确保移民 “搬得来、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逐步缓解就业压力。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建立健全福利机构,切实保障“五保户”、残疾人基本生活。兴办残疾人培训机构,促进残疾人就业,真正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