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顺:在解放思想中推进转型、安全与和谐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关键是摒弃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与作法,革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局面。山西省委紧紧抓住制约全省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点,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山西的科学发展夯实社会基础。一、富有成效地推进转型发展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初级化,高耗能、高污染、难持续等问题。实现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一是产业结构要向新型多元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二是增长方式要向内涵集约式转变;三是发展动力要向自主创新驱动型转变;四是经济环境要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五是体制机制要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六是经济社会要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要完成这些转变,首要的是解放思想。
要在对待资源问题上解放思想。山西是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但这也很容易导致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的固化,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和创造,致使粗放增长严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二是资源观念狭隘,对矿产资源比较重视,对人才、人文等资源重视不够、开发不力;三是资源依赖型增长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收入差距拉大等都与特殊的产业结构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大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四是在煤炭价格看好时,容易陶醉于资源优势带来的利益,使各种生产要素过多地向资源型产业集中,从而加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此,要把愚公移山的精神与改革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另一方面要真正将资源优势变成创新的依托,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要在增创发展新优势上解放思想。全面转型是对传统优势进行扬弃和增创新优势的过程。山西要赢得未来的发展,必须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三个新优势。增创新兴产业优势,就是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创新山西产业形态;增创体制机制优势,就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更富生机的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弥补我省在其他方面的差距;增创生态文明优势,就是倾心倾力打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建设具有山西特点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历史上看,同样是山西这块土地,明清时期,晋商贸易远达欧洲,山西票号开中国现代金融业之先河;从当代世界范围看,内陆地区在扩大开放中取得骄人成绩的例子不乏其数。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在开放中把握机遇,在竞争中推动创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要在发挥后发优势上解放思想。后发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抓好机遇,选择一些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在正常时序下的发展距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韩国上世纪60年代,发展基础不如我国,通过近30年的工业化和新村运动,步入了新兴发达国家行列。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产业与我省相比,起步要晚、规模要小,但近年来呈现高起点、大跨度发展态势,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发电量高于我省,经济增长幅度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近年我省在一些领域的改革发展上取得突破,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这都充分证明后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我们既要有负重前行的韧性,又要有敢于跨越的勇气,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等重大机遇,在战略上找准突破口,敢于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高起点、跨越式、突破性发展。
要在创业、创新、创造上解放思想。山西人勤劳、淳朴名闻天下,但封闭、保守也是外界的普遍印象。在不少地方和领域创新空气还不够浓,敢想敢为、破解难题不够,有广泛影响的改革典型较少;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创新主体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成果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比较少;不少领导干部墨守陈规,小进则满,工作飘浮,脱离实际。尤其是我省创业观念陈旧、动力不足、环境不佳。2008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者中,创业就业的仅占16%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真正把创新精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要在处理“好”和“快”的关系上解放思想。山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当前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使我省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在困难面前,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产生畏难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把“好”与“快”割裂开来,认为好了快不了、快了好不了。我们要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下功夫破解这一难题,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高度重视发展质量,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二、富有成效地推进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是重要的软环境。一个地区生产事故频发,必然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与配置,影响整个对外开放。同时,事故的频发,必然导致干部的频换,不仅影响工作的有序推进,给干部群众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和压力,而且会牵扯中央领导的许多精力。一个重特大事故造成的恶劣影响,会抵消我们多年的工作,特别是要挽回恶劣影响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对此,我们必须痛定思痛,保持清醒认识。
要千方百计实现安全发展。由于我省特殊的产业背景,实现安全发展不仅仅是要把安全生产的任务落实到地区、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企业,从而减少生产事故发生,更重要的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层面,建立健全保障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构建安全屏障,把全省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使安全发展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融为一体,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认识安全发展。山西省有近万座煤矿、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还有为数不少的化工企业。无论从发展阶段来说,还是从产业结构来说,无论从技术装备、员工素质来说,还是从管理水平来说,全省发展的安全基础都较为脆弱。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谈不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宗旨就难以落到实处。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须臾不放松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决不能让事故频发成为山西负面形象的标签,更不能让矿难成为山西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安全发展要建立长效机制。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被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完善的长效机制,被动应付多,事后处理多。安全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业、职工等不同主体,涉及到安全立法、安全执法、安全措施、安全设施等不同层面,必须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健全安全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不仅要依靠投入、设施、科技,还要依靠管理、制度、干部负责、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
以安全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不能实现安全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纵观近代世界经济演进历程,工业化中期是安全事故多发、高发、易发的阶段。但只要思路、政策对头,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实践证明,只有安全不受重视的产业,没有不安全的产业。我们要认真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如美国安全生产的“成功三角”(执法、培训与技术支持)、澳大利亚在安全生产方面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明确的法律责任等,更要全面地把握全省安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发展战略和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富有成效地推进和谐发展
我们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在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律,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提升社会和谐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子。
必须下功夫破解协调发展这个难点。山西农业基础差,粮食单产比全国低20%,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足5%,农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35个国家级、17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占总农业人口的11.5%,城乡在居民收入、社会事业以及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较大。协调好村矿关系、城矿关系、城乡关系,是建设和谐山西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促进农村、城镇、矿区的协调发展。发挥煤的优势和城镇的辐射力,支持和带动新农村建设,形成以煤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镇转型与矿区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农村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良好环境。
必须强化领导责任,改进干部作风。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也麻木不仁。因此,必须健全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只有干部难当,群众才能好过。谁不让群众过好,群众也不会让他好过。要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使确实需要扶持的得到及时扶持,确实需要救助的得到有效救助,确实需要关照的得到充分关照,在全力缩小贫困面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保障和救助标准。
必须不断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既要积极主动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的工作,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理顺群众情绪,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事故等,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与本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一旦发生这类事件和事故,要有准确的判断力,能够及时决策,科学组织各种资源,正确把握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山西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致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明显成效,早日建成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原载《求是》杂志2009年第1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