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书狂 发表于 2014-6-13 09:05:21

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区跨越发展的意见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区跨越发展的意见(讨 论 稿) 为适应**撤县设区后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区跨越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举措,加快富民强区步伐,促进**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建设,现就推进**区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区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撤县设区,是加大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的客观要求;是深入推进沿海开发,更好地发挥“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带动作用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市区城市资源和优势,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加快跨越发展的重大契机。**区在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城市、产业、基础设施、收入分配等方面与主城区对接,加快向现代城市产业体系转型,向现代城市服务功能转换,向现代城市管理体制转轨,农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推进**区跨越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加快振兴**,建设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建设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推进**区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坚决贯彻执行区划调整的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维护并服从区划调整大局,保护好、调动好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活力和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推进**区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着力提高**滨海区域规划水平,着力提高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确立**“一中心三先行”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总体布局、重大生产力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将**打造成为**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副中心、江苏沿海开发先行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先行区、“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加快建设实力**、生态**、和安**“三个**”。(一)打造**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副中心。准确把握**撤县设区的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立足**土地、人口“占比双过半”(**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新市区的55.79%和54.55%)的现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强化港城副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深入研究**与主城区“同城发展”空间布局、功能提升、要素配置的关系。在空间上,推动**城区东延西控、北联南进、融入主城,形成“主副互动、空间互衔”的城市布局结构形态;在功能上,注重**新城与海洋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互为支撑,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特色彰显”的海滨宜居城区。(二)打造江苏沿海开发先行区。按照省委罗书记对**“守好北大门、建好北大门”的要求,着眼**地处苏鲁交界、对接岚山的特殊区位,放大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政策优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坚定“港产城”一体化不动摇,在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阵、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布点上给予扶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壮大基础性、基地型临港工业,提升“港公铁”重大集疏运体系的支撑力、重型临港产业项目密集布阵的竞争力,打造江苏沿海开发北沿增长极,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上,比学岚山,扮靓江苏北大门。(三)打造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先行区。抢抓新型城镇化重大机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确立**区全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地位,新型城镇化项目优先向**布局,城乡统筹政策优先向**倾斜,城乡环境整治资金优先向**集中,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放大塔山新镇区、柘汪新社区等市级城乡统筹示范点的引领效应,科学规划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项目的布局,加快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推动人口向新镇区集聚、向新社区集中,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把**纳入申报自由贸易港区的重要功能区域,推动**港区做大做强,实现与**主港区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加速口岸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功能分工和经贸合作,充分发挥**“港公铁”集疏运体系区域性枢纽作用、产业发展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建设“集中货运、综合仓储、保税物流、商贸交易”的国际化新型功能区。三、推进**区跨越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大港口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园区,大园区联动大城区”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做大港口、做强产业、做美城区,夯实**区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一)加快建设“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港区”。立足**“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总体布局,今年10月1日前柘汪互通建成投用,到2017年连盐铁路建成通车,到2020年,开工建设30万吨级航道,建成投用15万吨级航道,建成防波堤13.7公里,建成20万吨级泊位2个、15万吨级泊位8个、10万吨级泊位4个、5万吨级泊位6个,形成码头岸线7公里,完成围海造陆20平方公里,形成“港公铁”联运的综合集疏运体系,港口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达到中等港口发展规模,建成综合保税港区,实现从货物吞吐港向要素集聚港、产业支撑港和综合服务港的转变,全面突出“北翼”港区在服务壮大临港产业、优化全市产业布局、辐射带动苏北鲁南经济腹地的重要战略地位,打造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二)加快建设“苏鲁交界产业高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围绕“港城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结合行政区划调整,依托**沿海、平原、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质资源禀赋,确立**为“港城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的地位,以**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载体,在省级涉农项目资金投放、市级涉农政策扶持上予以优先支持,集中财力、集中项目、集中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从而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先优势。坚持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工业园区开发的模式,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加快提升四季田园、海州湾现代渔业、青口蓝湾现代渔业、夹谷山休闲农业园区、特色水果产业园功能和档次,启动青口河生态农业园建设,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达到80%,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围绕“双千双百”,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按照“临港产业做规模、海洋产业做特色、新兴产业做潜力”思路,强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和中小企业园、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高低齐上、大小并举、存增双推,到2020年,石化、钢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经济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海州湾生物科技园、**港经济开发区产值均突破千亿,建成百亿企业6家以上、百亿特色产业8个以上。三是围绕“三大核心”,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依托港口、城市、海滨岸线三大核心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努力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城市商贸业,建设海城路15万平方米城市商业综合体;引进品牌经营商,提升城区商贸品质;打造总面积8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奥邦亿丰城市综合体;建成40万平方米的维多利亚商业广场。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按照“一年拉开阵势、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展现海滨风貌”思路,抢抓列入全国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海州湾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契机,推进“一岛一城一海湾”开发,纳入云台山景区大框架,纳入市级旅游线路,实现旅游让**更精彩、**让旅游更美好。确保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三次产业比达5:57:38。(三)加快建设“黄海之滨宜居城区”。一是对接主城,高标准打造城市副中心。围绕**港城副中心目标定位,以同城化为战略支点,精致修编城市空间、用地结构、功能区域和生态绿地系统等规划。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开发、重点片区改造、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城区功能、提升海滨形象。到2020年,琴岛天籁片区完成开发建设,全面展现“碧海金沙、海湾天籁”壮阔景象,彰显城岛相望、海城一体的海滨特色。高水平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重大功能性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加强与主城区道路、公交、供水等公用设施和民生城建的对接,提高同城化水平。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30万人。大力推进国家级“四城同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群众更满意。二是深化改革,高起点打造海滨小城市。抢抓柘汪镇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新机遇,对柘汪、石桥片区进行统一规划,开展海滨小城市试点,在保持镇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最大程度释放改革试点的活力;统筹海港、海滨、临港产业等优势资源,把握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创新片区管理,优化基础性、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服务,打造产业支撑型、港口配套型、滨海生态型的特色海港新城,扮靓江苏北大门的“北大门”。三是试点带动,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市级城乡统筹试点镇村的带动作用,坚持因地制宜、特色立镇,构建职能分工合理、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网络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实现**“东中西”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有序引导农民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55%。四、推进**区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严格落实“两不变”政策。严格落实**区县级管理权限和省对县财政管理体制不变的政策,以上“两不变”政策首期执行到2020年,并积极支持和帮助**区争取“两不变”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一是**区县级管理权限不变。原**县区域内所设立的管理机构保持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职能、业务开展和管理模式不变。支持和帮助协调驻**垂直管理单位保持原县级管理方式不变;若上级实行新的机构改革,**区按照县级模式进行改革,并享有县级同等权限。市级机关部门不上收管理权限,对上级调整行政管理权限中涉及上收**区管理权限的,须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二是省对县财政管理体制不变。保持省对**财政管理体制不变。**区仍然享受县级财政体制,保持原**县享有的省级扶持资金和政策不变;不减少**区现有财源布局,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区使用;保持原**县受益权限和范围不变,支持并帮助协调驻**垂直管理单位的纳税地点和财税归属不变;实行“两不两补”,市对**的财力不集中、项目资金不调剂,个别因县改区上级补助资金减少的部分由市财政补助、增加的保障性支出由市财政适当补贴。市根据财力可能,给予**区一定数量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并逐步加大对**区的支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扶持力度。(二)支持将**纳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函〔2011〕61号),及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发改地区〔2011〕1185号),争取将**纳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享受相关政策。帮助**向省里申报设立省级**港经济开发区,并争取享受省级园区优惠政策。按照“国家30%、省60%、市10%”的补助比例模式,帮助解决**港区建港资金难题。积极帮助向国务院申报**港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并保持**港区规划、建设与运作等地主港开发模式。争取省有关部门做好**港区海洋环评等项目审批工作。帮助**完成**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围海造陆工程,为基础型、基地性重大临港产业项目拓展发展空间。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优先向**倾斜,尤其是石化以及下游产业、特钢以及配套产业、港口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化工等产业重点布局在**。(三)支持**园区创建升级。帮助**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运用项目扶持、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办法,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区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机械化、科技化等水平。帮助**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海洋经济开发区,强推台湾工业园建设,打造2平方公里游艇产业基地,引进精密机械制造等高端产业,与**新城区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帮助**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临港物流综合园区,努力打造苏北鲁南临港物流中心。(四)支持**加快融入主城区。一是推进**区与主城区融合对接。将**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列入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市区东方大道与**区怀仁大道、市区黄海大道与**区盛世路等路网工程的对接,将**区纳入市区快速交通建设规划。加快推进402省道、204国道西绕城建设,构筑**区外环路。加快242省道景观化改造,尽快启动204国道城区段外迁、242省道新城段改线工程,向省争取赣淮线尽快开工建设。二是逐步落实**区居民同城待遇。**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逐步达到主城区同类人员水平。积极推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逐步与主城区标准持平,优先按主城区标准补助弱势群体、残疾人、困难群众。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对接,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逐步达到主城区水平。新增调整**区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增加营运班次,逐步把农村客运转为城市公交,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区跨越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