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角落 发表于 2014-6-9 15:03:38

发挥县级人大在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同安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把发挥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职能作用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注重发挥人大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为同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使命。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今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八个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全面部署。今年4月,孙春兰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紧密结合我省实际,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区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精神,并作为今年代表学习培训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组织学习、培训,学习贯彻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重要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当前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深刻理解和把握孙春兰同志对我省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五点要求,提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刻认识地方人大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认真实践,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人大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切实把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依法履职,有效作为,充分发挥县级人大在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二)行使好决定权,依法讨论决定社会管理的重大事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表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征的一种职权。区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事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事项,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常委会围绕本行政区域内事关社会管理与创新、事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事项,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决定决议。近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作出了关于促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动同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关于动员全区人民携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议、关于加快同安发展,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体现更大作为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同安滨海新城建设的决议、关于加快“法治同安”建设的决议、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等,并抓好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管理工作,促进了同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人大作出的关于促进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决定,把区委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具体行动,更好地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用100天完成涉及2万多村民、1万多亩征地拆迁、70万方工程量的场地平整,创造了同安工业集中区建设史上的奇迹,在整个高速有效地推进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005年底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同安调研时,对工业集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创造了“同安速度”和“零上访”两个奇迹。为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出路创立的“金包银”工程、“金边”工程,成为农村城市化后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把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与加强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审查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审查批准财政预算和决算,引导公共财政更多投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落后地区和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行使好监督权,依法加强社会管理的监督工作。常委会认真贯彻胡锦涛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把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突出监督工作重点,注重监督工作实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对涉及社会领域的法规实施情况,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关系民生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推动各项民生工程有效实施。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常委会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财政决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十一五”规划执行和“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等多项专项工作报告,重点加强对我区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对改善民生工作的监督。常委会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监督,促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就学、就医、交通、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教育均衡发展、中医院建设、农村客运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校舍安全改造、物业管理等工作报告,形成审议意见,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改善。多次组织文明创建工作的视察与督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区政府固强补弱,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区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加强对依法治区工作的监督。依法治区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常委会加强对关于加快“法治同安”建设的决议实施的监督,审议“一府两院”开展依法治区工作安排和实施情况的报告,支持和监督政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代表视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落实情况,督促“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实践活动,我区顺利完成“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引导群众用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良好局面。通过听取“法治同安”创建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促进“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区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营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为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树立和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加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近年来,常委会选择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等方面内容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禁毒法、社区矫正等执法检查,不断提升监督实效,支持和督促“一府两院”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区检察院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监督,区检察院创立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全国法学界誉为未成年人维权的“同安模式”。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监督,同安法院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积极探索创建了全国首个道路交通法庭,创新审判工作,创立常驻式、一站式的方式,快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减少了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众纠纷和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依法推进我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营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四)行使好任免权,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切实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党委意图的实现。常委会严格把好任免关,不断完善对拟任人员实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执法实绩考核、供职发言、票决任免和任命后当场颁发任命书等一整套规范的任命程序,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监督法实施后,在全市率先将监督法纳入任前法律考试内容。本届以来,共依法任免了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区政府组成人员、“两院”审判和检察人员136人次,为我区国家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加强代表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常委会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在人大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逐步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   发挥代表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作用。常委会重视发挥人大代表在审议“一府两院”和预算、计划报告中,凝聚各个方面共识的作用,组织代表开展“代表调研年”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引导代表深入调研,积极为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出谋献策,提出有质量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议案、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及时梳理、整理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审议发言中反映的有关社会管理方面的意见、批评,并印发“一府两院”,推进“一府两院”改进相关工作。   发挥代表监督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常委会重视发挥代表的群体优势,组织代表要通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禁毒法、社区矫正等执法检查和视察社会管理工作,参与调研,列席常委会,监督和推动政府和“两院”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树立和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发挥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作用。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走访选民月”、“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组织代表加强与所在选区选民的联系,主动走访选区选民,倾听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准确把握群众意愿,如实反映群众心声,及时向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促进政府工作更好地体现民意、反映民心、维护民利。代表的建言献策和努力参与,推动了我区高标准通过省级“双高普九”和教育“对县督导”验收、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区、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挥县级人大在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