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口吻”漫谈
公文“口吻”漫谈日前,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的朋友们聊起说话、作文的“口吻”,颇为有趣。实录如下。
猫:在家里面教育孩子也是一是、二是、三是,还要强调指出……?
石子云:哈哈,至今写不出合格的稿子,就是口吻转变不过来。
长安老耿:我觉得,人说话可以有两种口吻,正如作文可以有两付笔墨一样,这就是:工作语言与生活语言。
在工作时,可以使用公文语言;在生活中,聊天用老百姓语言。不可混淆了,在聊天时用公文语言,就会被讥讽为官话、套话、假话。但是,在工作的某些场合,倒可从使用老百姓语言。如讨论会发言,起草领导下乡的讲话稿,接待来访、到机关办事的群众等。
余之舰:在工作时,使用百姓语言是老到;在生活中,使用公文语言是水平。前者是与群众水乳交融,后者是与伙计幽默打趣。
子月明:现在年轻人用群众语言写材料比较乏力啊!再加上像我这种读书不多的人,感觉更累啊。所以很多时候都偷懒不写嘞。
潜龙:说个真实的笑话,某君自某局局长任上解甲归田后,无所事事,郁闷难解。一日,婆媳二人合议,将家里每日外出采购的菜单,呈某君审定,某君大笔一挥,签下拟同意三个大字,自此便意气风发,笑逐颜开。
长安老耿:潜龙兄讲的笑话,为“口吻”讨论添了一个活生生的例证。人退休了,但官本位没退休。退休局长把工作语言、作派,带回到家里去了,官瘾如烟瘾,太难戒了!
**** Hidden Message ***** 2014.4.29下午 整理于长安茅庐
本帖最后由 余之舰 于 2014-5-7 09:44 编辑
再读“口吻”,想再啰嗦几句,请老耿老师和大家指正。
“口吻”,词典上解释的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例如“调侃的口吻、玩笑的口吻”。也有“口音”“腔调”之意,如“一听就知道,老耿是陕西口吻”。”
其实,“口吻”和“口气”“语气”应该是同义词、或近义词。 一个人说话的口吻、口气、语气,也体现这个人对所表述内容的思想感情、看法和态度。它是内在情感支配下的外在语言或声音形式,内在的喜怒哀乐,通过声音大小、语速快慢、长句短句等形式表现出来。是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结合体。
不仅说话有“口吻”,作文也有“口吻”。中国的汉字风韵独具、博大精深,每个字词本身都富有感情、富有色彩、体现声音,体现强弱等等,鲁迅曾评价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每个字词的本身就自带有一定的“口吻”和“语气”。 某种程度上,“口吻”体现的就是说话者、写作者的性情、风格和特色。
在公文中,不仅是“讲话”“发言”“汇报”等需要口头表达的材料要讲究口吻,而是所有的公文材料都要讲究“口吻”,或命令、或陈述、或说明、或论述,是谦恭、是幽默、是调侃、是庄重,等等,不同的文种、不同的语境都需要有不同的“口吻”。可见,公文的“口吻”学问甚大,是篇大文章,需要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加以揣摩和领会。
“口吻”,词典上解释的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例如“调侃的口吻、玩笑的口吻”。也有“口音”“腔调”之意,如“一听就知道,老耿是陕西口吻”。”
其实,“口吻”和“口气”“语气”应该是同义词、或近义词。 一个人说话的口吻、口气、语气,也体现这个人对所表述内容的思想感情、看法和态度。它是内在情感支配下的外在语言或声音形式,内在的喜怒哀乐,通过声音大小、语速快慢、长句短句等形式表现出来。是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结合体。
不仅说话有“口吻”,作文也有“口吻”。中国的汉字风韵独具、博大精深,每个字词本身都富有感情、富有色彩、体现声音,体现强弱等等,鲁迅曾评价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每个字词的本身就自带有一定的“口吻”和“语气”。 某种程度上,“口吻”体现的就是说话者、写作者的性情、风格和特色。
在公文中,不仅是“讲话”“发言”“汇报”等需要口头表达的材料要讲究口吻,而是所有的公文材料都要讲究“口吻”,或命令、或陈述、或说明、或论述,是谦恭、是幽默、是调侃、是庄重,等等,不同的文种、不同的语境都需要有不同的“口吻”。可见,公文的“口吻”学问甚大,是篇大文章,需要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加以揣摩和领会。
余之舰 发表于 2014-5-7 09:41
再读“口吻”,想再啰嗦几句,请老耿老师和大家指正。
“口吻”,词典上解释的是“说话时流 ...
正如你说“口吻”也有“口音”“腔调”之意,如“一听就知道,老耿是陕西口吻”。”就方言来讲,其表情达意有地域色彩,凡是以方言为“母语”的,一旦“翻译”成普通话,其感情色彩、地方特点,便多多少少会逊色一些。这也是许多地方电台、电视台办有方言节目、电视剧使用方言的原因。
另外,你可有那天的聊天原始记录? 老猫 发表于 2014-5-6 15:00
看老耿妙手剪裁。
很平常的一段聊天记录,经老耿一整理,便成一篇美文。
本篇堪称整理对话交流记录的范文 ...
谢谢老猫鼓励!“整理”,一是“整”,不整齐的,整整齐;二是“理”,理不顺的,理理顺。整理,便是“加减”的功夫。老猫一鼓励,便来劲了,自个再为自个鼓鼓劲。 余之舰 发表于 2014-5-7 09:41
再读“口吻”,想再啰嗦几句,请老耿老师和大家指正。
“口吻”,词典上解释的是“说话时流 ...
还有个建议:你的《再读口吻》,与我的《口吻漫》可称“兄弟篇”,各有各的口吻。建议在老秘网你的空间发表。如不弃,我的补缀可否续雕?
在工作时,可以使用公文语言;在生活中,聊天用老百姓语言。不可混淆了,在聊天时用公文语言,就会被讥讽为官话、套话、假话。但是,在工作的某些场合,倒可从使用老百姓语言。如讨论会发言,起草领导下乡的讲话稿,接待来访、到机关办事的群众等。 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4-5-7 10:30
还有个建议:你的《再读口吻》,与我的《口吻漫》可称“兄弟篇”,各有各的口吻。建议在老秘网你的空间发 ...
谢耿兄,遵照办理。就发个《再说口吻》。 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4-5-7 10:18
正如你说“口吻”也有“口音”“腔调”之意,如“一听就知道,老耿是陕西口吻”。”就方言来讲,其表情达 ...
谢谢老耿,没有原始记录啊! 看老耿妙手剪裁。
很平常的一段聊天记录,经老耿一整理,便成一篇美文。
本篇堪称整理对话交流记录的范文。 没办法,这就是公文!必须要有一、二、三、四,
或者背景一、二、三 确实是的,作文其实就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啊! 确实是那么回事,有道理哦。 老耿的幽默讽刺画太棒了!{:4_95:} 老耿精心制作的漫谈--诙谐、经典、精辟,真心佩服,谢谢! 整理整理,整整理理,老耿整理的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