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鹿 发表于 2014-4-22 14:30:41

读《菜根谭》有感

 《菜根谭》的意境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到了明代,似乎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后来的诗之所以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们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再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好像前人那样的好诗来了。明代的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成唐诗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它完全可以涵盖唐诗意境,所不同的是,唐诗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菜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勘测的一个心灵憩园,像一个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焰。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菜根谭.修身篇》)“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屋下风月自赊”(《菜根谭.闲适篇》)“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浸寒毡” (《菜根谭.闲适篇》)“孤云出岫,去留无一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菜根谭.闲适篇》)“耳根似飙谷(深山大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则物我两忘” (《菜根谭.修身篇》)“人心多从动(浮动、浮躁)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菜根谭.闲适篇》)这种意境比唐诗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它告诉你在一个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境界。《菜根谭》的意境,不像唐诗意境那种天然,而是一种追求和设计,也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现实社会的一种解脱,作者特别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他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意境,山谷、白云、清风、月色,都带有一种脱离尘嚣的禅境,所以这种意境比唐诗中的那种自然境界更有魅力更令人向往。读《菜根谭》让人不能释卷,一草一木,一山一谷,一鸟一林,都能把人带入一种空谷般的意境,这种意境超凡脱俗,这样的意境诞生在《菜根谭》,诞生在这一时代,都是必然的。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李业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菜根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