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海南金融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金融服务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南建省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业已成为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尽管我省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金融业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难题,特别是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更加突出,仅仅依靠政府财政和企业自筹等传统筹资方式,难以满足海南加快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加快金融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壮大海南地方金融业,对于海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对我省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调整和优化我省金融业结构和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海南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房地产泡沫经济重创的海南金融业,自1995年起,进行了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体制调整,通过消化不良贷款、股份制改造、改善经营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等措施,逐步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省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不断增长,一个服务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建立。
(一)金融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金融业从单一的存贷款功能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成为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之一。2009年底全省银行系统单位1252个、从业人员18780人,分别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长101.6%和36.9%;保险业单位300个、从业人员12593人,分别增长141.9%和220.1%。2009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282.7%,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1.4%上升到4.0%。
(二) 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总量增长较快。2009年,全省全社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75.72亿元,比2004年增长173.9%。存款总量的大幅增长,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省全社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40.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0.8%。
(三) 银行业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坚持金融服务地方发展的指导方针,努力提供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积极发展信贷业务,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多种授信工具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随着全省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全省银行资产总额41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实现利润40.31亿元,增长1.1倍;不良贷款率2.7%,下降1.5个百份点。
(四)保险业稳步发展,服务领域全面拓展。保险业务保持稳步发展,保险作用日益增强,服务领域全面拓展。2009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175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实现保费收入33.07亿元,增长10.0%。其中,财产险收入11.85亿元,增长 13.0%;寿险收入18.84亿元,增长7.5%;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0.89亿元,增长 3.1%;健康险收入1.49亿元,增长25.4%。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 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 21.5%。其中,财产险赔付5.47亿元,增长8.5%;寿险赔付4.62亿元,增长41.4%;意外伤害险赔付0.19亿元,增长11.6%;健康险赔付0.33亿元,增长 30.1%。保险机构按约理赔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证券业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全省21家上市公司股市价总值为1100.03亿元,增长1.6倍;证券和期货交易总额12297.76亿元,比上年增长61.5%。
二、海南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金融业在总量快速增长,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金融业总体规模偏小。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配置部门,是融通资金、调节资金、聚集资金和配置资金的重要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省金融业发展规模仍偏小,尤其是保险业、证券业、信托投资和其他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010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为76.98亿元占GDP的3.8%,在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中比重较低,低于农业(26.3%)、工业(18.6%)、商业饮食业(14.0%)、房地产业(9.2%)、建筑业(9.1%)和交通运输业(5.0%)。
(二)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一是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海南目前只有一家外资银行入驻,全省至今没有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业务规模不大;二是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主要是以借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小,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滞后;三是吸收外资能力不强,利用质量不高。由于我省在优势产业、投资环境等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导致我省金融业在吸收外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外资利用质量不高,引进项目多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和小项目居多,跨国公司和大项目进入不多。
(三)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程度较低、资本金不足、多以传统产业为主及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将信贷资金向基本建设项目和优势企业倾斜,致使中小企业的迫切资金需求难以满足,长期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如私企及个体贷款方面,2009年全省私人企业及个体贷款总额为2.97亿元,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0.1%。此外,金融服务还不能适应当前中小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制度还不尽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有待改进,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融资政策和服务功能都有待提高。
(四)银行存款转化为贷款渠道不够畅通。2009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与新增贷款分别为801.82亿元和509.06亿元,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与新增贷款之差为292.76亿元,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重为63.5%,储蓄存款转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要大力推动金融业发展,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和提高金融业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一)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完善金融机构。一是通过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快筹组地方性商业银行,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外银行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银行国际化进程,鼓励发展股份制银行,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地方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结构体系。二是加快证券市场发展。证券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推进产业和项目,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中小型企业和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扶持优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大力培育优质上市资源,积极扶持拟上市企业,争取上市,确保海南上市公司所占份额有大的增加,发展和壮大海南证券市场。
(二)大力拓展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改善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加大开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流入;通过构建创业投资优惠政策、创建风险投资基金、组建投资银行和投资公司等多种融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管理和使用政府可调控的投资资金。
(三)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逐渐改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一是出台相关政策,为理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中小企业应深化改革,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提高信用程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四是为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场所,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
(四)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优质服务意识,引进先进金融服务新理念,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有效规避风险并带来利润的总原则,自主创新和开发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优化金融行业结构,促进保险证券业发展。积极引进有经营特色的保险公司,如农业保险、旅游保险、健康保险等专业特色保险,开发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各类财产、商业、责任和人身保险,进一步拓展保险服务领域,发展壮大保险业。抓住海南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海南产业特色,充分利用证券资本市场的功能,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改制上市,以上市公司为龙头重组资产,扩大直接融资,引导证券市场资本投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资本运作效率,实现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六)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强化社会信用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形成一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律氛围和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金融市场各主体的合法权益。
(七)加快培养金融专业人才。金融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挖掘人才,多渠道的培养一批懂国际金融、懂相关法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的现代化金融管理人才,同时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