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结奋斗共识 引领崇德向善风尚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铸塑国魂民魂的宏伟工程进一步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第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国家强盛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的社会共识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有自己的强盛尊严和幸福。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其改革发展的推进器,是其成就梦想的力量源,是其文明发达的导航灯。
当前,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面临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时代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的新考验,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思想上的精神问题,如何摒弃社会道德领域的诸多不良风气,如何破解爬坡过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是一个有极强现实性又有高度理论性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意见》的颁布,就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铿锵回应和有力解答,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3个层次24个字的归纳,集中体现了社会各方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表述的意见,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壮大凝魂聚气的正能量,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有利于培育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第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彰显正能量传扬真善美的良好风尚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既需要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十八大和《意见》中提出的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是最具有内控性并最终发挥指引和导向作用的力量,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也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由于受经济至上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影响而表现出的思想芜杂、道德沦落和价值迷失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构建和实践,既调节整合各种思想观念,清肃不良思潮,从而形成共识共为,又引导帮助人们找到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找准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的价值标准,找到精神追求上的“方向盘”和“主心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认知认同,关键是教育,要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公民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要着力在增强渗透性上下功夫。一是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道德建设能力。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宣传阐释,开展主题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使“三个倡导”日益深入人心;抓好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的理论学习,组织专题宣讲活动,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建立“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库,建立道德楷模先进事迹视频库,为各地各单位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多做公益广告、多播先模事迹视频,建立一批主题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大力选树身边典型。持续开展“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活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基层“最美人物”评选、“凡人善举、百姓风采”系列宣传报道,组织道德模范、基层“最美人物”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展示传扬先进模范和最美人物身上集中体现的爱党爱国的信念之美、恪尽职守的敬业之美、追求卓越的拼搏之美、尊老爱亲的品德之美、奉献社会的心灵之美、重诚守诺的诚信之美。使广大群众感觉到核心价值观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善为义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正向效应。三是加大文化产品创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乐民、以文惠民、以文助社会健康和谐的作用。一切文化产品、文化载体、文化服务、文化活动、文化领域、文化场合,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思想性娱乐性相统一、艺术性观赏性相一致的优秀作品向公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使不同的人心灵受到触动,行动受到影响,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四是发挥好重要节庆日的独特优势。流传至今的优秀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既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可发挥凝聚人心、广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平台作用。优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如屈原、曹娥、介子推、牛郎与织女等及其所承载的儒家忠义、百善孝先、忠贞爱情等精神,“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在节日的诸多表现形态中充分展现,有的已超越地域和时代,渗透在民众的血液中。还有一些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突出节庆日的文化内涵,同时要合理引导和发挥政策的作用,把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融入活动中,引导人们在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认知、提升道德情操。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多做帮助人、温暖人、感动人的事。
第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力量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尤其离不开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始终都要积极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导向作用、整合与规范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干部群众的自信心、自豪感,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新的着力点,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重在建设的方针,用交流、疏导、讨论、说服的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从而汇聚成促进和谐的强大合力,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共同信念,特别是成为行动准则,非一朝一夕之力,也不是三年两载之功,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的过程,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亚于经济建设等其他工作,这就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刚性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韧性,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努力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让强大而持久的道德力量牵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杨华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