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石溪 发表于 2014-4-2 13:00:01

政协工作创新创优的几种方法

  进入新世纪,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积极、稳步、活跃和有序发展的新局面。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相适应,人民政协工作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创优。本文着重总结几种政协工作创新创优的方法。

  拆分。多年以来,政协工作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习惯做法和规范程序。现在,单纯依靠这些传统的习惯的思路和做法,要体现政协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作用,肯定是不够的。实践表明,政协工作的很多有创意、可操作、有实效、有影响的创新工作,往往是对固定模式、习惯做法、规范程序、外地经验进行拆分,集聚合理内核,形成新的工作要素。提案工作是政协工作的第一抓手,北京市政协从政协工作全局性上、从提案工作与群众沟通的社会化上、从提案办理监督机制的实效性上,全面创新提案工作制度,用好政协这份神圣的民主权利。很明显,这一创新就是对近年来各地政协提案工作的一整套做法进行拆分,把好的东西集成起来,从而使提案工作从征集到落实的全过程,都体现质量和成效。

  叠加。创新的实质,是用更加简便、更加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目标提出来了,如何解决和实现?一个方法就是,把多年来一些好的做法加以连串的思考比较,使之系统化、项目化。这些做法可以是自身的、本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重点是把这些好做法放到大局中考察价值,发现它的典型意义,然后用项目形式把它串起来。为了拓展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视野,提高建言献策质量,江都市政协全会期间推出“四个一”精神套餐:交一份提案、献一个计策、答一份问卷、填一张联系卡。提案是基于委员职责提出的郑重建议,计策是促进地方发展的金点子,问卷是对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调查,联系卡反映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需要政协帮助解决的困难。这“四个一”中的任何一项,许多地方都在做,而且效果比较好。但把“四个一”作为一个整体,串联、叠加在一起做,就是创新。

  整合。整合资源既是工作能力,也是创新方法。整合就是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各种积极因素,包括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系统部门内外部资源等,充分挖掘出来,通过优化配置,使之充分调动起来,实现效益最大化。2007年6月4日《人民政协报》在头版头条报道并配发短评的扬州市政协开展的首届“界别活动周”活动,其创新方法就是整合。它通过各界委员与各界群众零距离互动、面对面交流,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呼声,由界别渠道汇聚成有序的民主大通道,为决策机关提供高层次、跨学科、多方面的咨询论证;同时建立了“政协工作-界别-群众”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创新了委员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方式,提升了履职效果。

  移植。这是一条上手易、见效快的创新捷径。就是通过学习研究外地政协工作的特色做法,为我所用,破解难题。专题议政会本是深圳市政协的创新举措,现在已被各地政协移植运用,并且还有许多新的发展。有全会期间的专题议政会,也有根据需要以论坛形式出现的专题议政会;有与视察、调研等其他履职形式相结合的“立体作战式”专题议政会,也有通过成立专家咨询组开展的“专家研究式”专题议政会。总之,现在政协工作的信息量很大,创新的点子也多。运用移植手法推进工作创新,平时要留心外地创新工作,多注意积累观察、积累点子、积累案例,启发自己思维,悟出解决自身问题和重点工作的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协工作创新创优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