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德铭的“困惑”说起
从陈德铭的“困惑”说起(网络图片)
日前,我从网上看到一则题为《陈德铭:老部长新委员的困惑》的报道。报道说:今年两会期间,从商务部部长位置上退下来担任了海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德铭,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谈到了下基层调研的三个困惑:一是不知以什么身份下去,二是调研经费不知怎么解决,三是言路不顺畅。他因此感慨道:“今后我怎么联系群众,怎么个渠道,好像不太明确?”
其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是“明确”的,而且还是正规渠道。我对高层情况不了解,就举个基层的例子吧。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我所在单位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列举了联系群众的 7个渠道,其实就是7个制度,包括: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联系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议事决策制度、交友帮扶送温暖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等等。我以为,只要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认真地执行上述这些制度,联系群众的渠道应该是通畅的。基层是这样,高层也不应例外吧。
其实,只要你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想联系群众,除了制度规定的正式渠道之外,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找到联系群众的非正式渠道的。在此,结合我所在城市市级机关的实际,提三个小建议。
其一,坐班车。我所在城市市级机关2001年迁新址以后,大多数处级以下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距家近的走路、骑单车,距家远的坐班车、公交、地铁;而处长、局级、市级领导们,则是一律乘公车上下班。
其二,吃大灶。市级机关食堂有两个灶,一个是大灶,就餐的是处级以下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小灶,就餐的是局级、市级领导干部。
其三,逛公园。机关大院毗邻运动公园。早上上班前、中午午饭后,去公园散步锻炼的,基本上都是处级以下工作人员,偶尔能见到个别局级干部。别说在公园里,就是在机关大院里,也是很难见到市级领导干部身影的。
也许这也算“中国特色”吧,即使在上下班乘车、吃饭、逛公园这样的日常生活小事上,也体现出浓郁鲜明的“官本位”色彩,可谓官阶不同,待遇不同,作派不同。对于处级以上的局级、市级领导干部来讲,处级以下工作人员就相当于群众了。如果连机关的群众都联系不了,何谈联系工农兵、知识分子这些基本群众呢。
请领导干部们离开小车坐坐班车、离开小灶吃吃大灶、走出办公室逛逛公园,既能置身群众之中,和群众零距离接触,能听到真话,访到实情,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又不会产生下基层调研遇到的“身份”、“经费”、“言路”之类的“困惑”。只要您能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就行。
2014.3.17于长安茅庐
续杯咖啡 发表于 2014-3-17 17:40
慕名而来,特来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望早日分享,不胜感激!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已同时发老秘网、长安老耿(我的新浪博客)。 代理班长 发表于 2014-3-20 15:53
《联系群众制度》能否发来学习一下
已发了。可以百度“长安老耿”(我的新浪博客),也可以在老秘网首页下端链接中点击“老耿写公文”。谢谢朋友。 老猫 发表于 2014-3-17 14:50
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才发现群众一直就在身边。老耿批得好,一针见血。另外提个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 ...
谢谢鼓励。《联系群众制度》近日即发。 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才发现群众一直就在身边。老耿批得好,一针见血。另外提个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能分享下否,相信好多朋友用得着,呵呵。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行水上,水托舟行,自己就是群众,群众就在身边。不能把官员当演员,群众当观众,入戏太深出不了戏,容易被喝倒彩、掀翻戏台。 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4-3-17 17:05
谢谢鼓励。《联系群众制度》近日即发。
《联系群众制度》能否发来学习一下 本帖最后由 石子云 于 2014-3-17 17:32 编辑
文章里面已经说得很好了,其实,鱼哪知道水,水那知道鱼,左手和右手是不分你我的。 慕名而来,特来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望早日分享,不胜感激! 什么级别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看法。 什么级别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看法。 必须支持,老耿看来还是抓住了核心问题了 走群众路线,观点很重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群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