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4-1-23 09:47:56

读《张万年传》:带兵要爱兵

       近日读《张万年传》,深为张万年同志近60年多姿多彩的军旅生涯故事所吸引,特别是书中讲述他真诚爱兵的情怀和以情带兵之道,给人印象尤为深刻,读后颇受教育和启发。

  带兵打仗,最能检验一支部队的官兵关系和一个带兵人的带兵能力。张万年任师长时,所在的“铁军师”接到赴南疆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命令。当时,张万年还在北京军事学院学习,全师上下都热切盼着师长能回来率部参战。张万年在接到上级提前离校、率部出征的通知后,第二天就登上了南行的列车赶回师里。当天,军区工作组向军区首长打电话汇报:“张万年师长回到‘铁军师’,全师上下一片欢腾,军心大振。”在张万年带领下,“铁军师”官兵士气高昂,出色完成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任务。部队打完仗回撤时,张万年在参加了参战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之后,又专门留下来到烈士陵园,一个人缓慢地走到每一块墓碑前,泪流满面地一个一个跟烈士们告别,场景非常感人。读到这一段,我不由得想起《孙子兵法》中有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自古以来,带兵人关心爱护士兵,得到士兵的信任和拥戴,打仗就能上下同心,这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张万年在历任领导岗位上,都能得到部属的敬重,在部队享有很高的威望,其重要原因就是他真诚地关心爱护部属,特别是关爱士兵,对士兵的感情很深。张万年在几十年的带兵实践中,始终自觉继承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同时非常注意探索总结切实管用的带兵治军之道。《张万年传》一书中有许多这方面的精辟论述和生动故事。

  张万年认为,要带好兵,首先必须爱兵。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带兵,关心爱护战士,和战士交朋友、心贴心,这样才能赢得士兵的信任和尊重。爱兵,最根本的是端正对士兵的态度。要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以平等的身份,真诚地关心爱护士兵。张万年当“塔山英雄团”团长时,多次给基层干部骨干讲一连连长于勇的故事。于勇脾气不好,爱发火,但心眼好。一次,部队在粤北拉练,张万年到一连时,碰到于勇正在大声训斥一个战士。原来,这个战士违反规定把干粮早早吃光了。于勇批评他说:“还没有到追击的时候,你就把干粮吃光了,到追击时你肚子饿能追上吗?”训得战士直流泪。于勇训完之后,把自己的干粮袋解下来给了战士,态度严肃地说:“这袋干粮要留到关键时候吃!”说完就走了。张万年过去问那个战士:“连长批评你对吗?”“对!”“那你干吗掉泪呢?”“我们连长心眼好。”讲完故事后,张万年评价说:“你们瞧,他把战士批了,把自己的干粮给了战士,方式方法并不好,但心眼好,战士能理解。有感情,虽然方式方法不好,战士不计较那些。如果没有感情,方法又简单,肯定出事。”“对士兵,必须掏出心窝子,他才能信任你。这里面有方法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态度问题。毛主席说过,有的人总是在官兵关系上搞不好,他们总说是方法问题,其实是根本态度问题。没有对战士的深厚感情,怎么能带好兵呢?”张万年的这些点评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爱兵要真诚,不能作秀。方法和真情,真情更重要。关爱士兵要发自内心,不能做样子图形式,更不能虚情假意。真情才能换来真心,只有时时处处想着战士,体贴战士,为战士着想,才能得到战士的信任和尊重。现在,有的基层干部爱兵的“动作”、“活动”搞了不少,但官兵关系却缺乏那种亲近感、热乎劲,是不是该认真检查一下自己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是不是端正?有没有“掏出心窝子”给士兵?

  带兵、爱兵一定要知兵,这是张万年几十年来身体力行和大力倡导的一条重要原则。他在当团长时,就言传身教,要求全团干部骨干都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班长对战士,第一个是要随时知道战士在哪里,第二个是随时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第三个是随时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第四个是随时知道战士需要什么。而后,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要跟上去。在任师长、军长时,他充分运用这一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职务期间,针对新形势下一些干部骨干“带兵不知兵”的突出问题,张万年又提议在全军区广泛开展“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活动,并进一步提出,上级对下级、党员对群众、机关对部队、部门领导对所属分队和干部,也都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推进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知兵爱兵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万年在济南军区任司令员时,又注意发现和大力推广了某团政治委员总结出的“四个报告、一个依靠”的做法,即:战士对班长、下级对上级,随时报告自己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有问题依靠组织解决。从此,“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和“四个报告、一个依靠”,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有机整体,简称“双四一”活动,成为济南军区部队基层带兵和加强“两个经常”工作的重要方法。新形势下,战士的成分、经历和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伍前经历更为丰富了,家庭状况和思想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复杂,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性、隐秘性、多变性更为突出,随时知道战士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教育和管理及时跟上,对带兵人显得更加重要,做好工作的难度也更大。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知兵”的问题,带好兵就无从谈起。

  爱兵就要爱惜人才,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这是张万年以情带兵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在“铁军师”,张师长爱惜人才是出了名的。“只要他发现你是个人才,就会记住你,想办法给你条件让你成长。”对那些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他敢于大胆破格使用。某团1972年入伍的战士徐乃飞,第二年就作为“班长苗子”进了师教导队参加集训,被评为“训练尖子”和“优秀教练员”。张万年发现后,叮嘱教导队队长:“这是个人才,留下他。”不久,入伍只有一年的徐乃飞就破格成了师教导队的教员。可由于干部超编,徐乃飞的提干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直到1976年底他仍然是个班长,即将退伍。一次,张万年到这个团开会,又问起徐乃飞的情况,团领导说,本来一直打算用,可前几年没有指标,现在可以提了,他却超龄了半岁。张万年说:“提排长年龄超了,直接提副连长不就不超龄了吗?”团党委非常重视,经过慎重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徐乃飞被破例提升为该团侦察排排长,不久即任侦察股参谋,在1979年和1984年南疆作战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成长为一名将军。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官兵的学习成才愿望普遍非常强烈,学习成才是基层官兵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帮助官兵成长成才,不仅事关官兵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官兵整体素质和部队建设水平的提升。爱兵爱到点子上,就是要爱惜人才、培养造就人才。

  张万年在带兵实践中特别注意保护和调动战士的积极性,对确有毛病缺点的战士坚持“用真心、爱心和耐心去焐热他们”。1962年7月,时任团长的张万年到九连蹲点,发现连排长不注意调动积极因素,对新兵看优点少、看缺点多,管理教育中缺乏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他没有急于批评这些同志,而是找了几个同志拉家常。经过深入了解得知,这些新兵大多要求进步,个别因有些实际问题没有处理好,有点思想疙瘩。二排的李仲元,是瞒着母亲参军的,母亲来信把他责备了一番。他想请假回去安慰一下母亲,领导没有同意,因此情绪受到影响,个别干部由此认为他的服役态度不端正。张万年了解情况后,单独找李仲元谈话,表扬他积极要求参军,入伍后又认真钻研技术的精神,讲清了暂时不能批准探家的原因,并教他怎样给母亲写信安慰母亲的方法。一席话,说得李仲元心里暖融融的,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地操课去了。通过这件事,张万年教育干部骨干,在管理教育工作中,要注意调动积极因素,深入摸清思想底数,不要根据表面现象轻易给战士下落后分子的结论。还有一件事也很典型:在“大比武”期间,时任团长的张万年很长时间吃住在二连。由于训练强度大,白天夜晚连轴转,连队伙食又比较差,个别战士吃不消了就装病。连长很着急,找张万年汇报,张万年说:“装病也是病,思想上病了,我们更应该关心爱护他。”连长按照张万年教给他的方法,把专门为病号做的面条亲自送到装病战士的床头。有的战士却不买账,说:“面条是热的,心是凉的。”连长把这话告诉了张万年,张万年对他说:“只要他不起来,你就天天给他送面条、和他谈心,你要让他感觉到,不但面条是热的,你的心也是热的。”不久,装病的战士再也躺不住了,积极要求参加训练。张万年常说:“部队里没有天生后进的战士,哪个战士来部队愿意当后进?有的战士进步快一点,有的慢一点,这都是正常的。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一个战士成了后进战士,首先是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没有尽到责任,不会做工作,我们应该感到痛心。人家父母辛辛苦苦十几年养大一个孩子,送到部队里来,希望他能在部队得到最好的锻炼和成长,但因为我们不会做工作,让人家成了后进战士,你说应当惭愧、痛心的人是他还是我们?”张万年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值得带兵人深入思考。“80后”、“90后”的官兵,有很多新的特点,许多人社会经历丰富、思想活跃,追求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强、民主参与意识强,吃苦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较淡薄。怎样从新的实际出发保护和调动官兵的积极因素,不把特点当缺点?怎样切实有效地做好确有毛病缺点的个别人的转化工作?天天送病号饭到床头的具体办法不一定那么灵了,但张万年倡导的那种“用真心、爱心和耐心去焐热兵心”的精神,却是需要保持和发扬的。

**** Hidden Message *****

  读《张万年传》还有一点感受,就是“传统靠传”。我军带兵爱兵的优良传统,要靠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往下传,特别是要靠各级领导传帮带。领导干部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注重用自身的模范行动来践行传统,影响后人。张万年真诚爱兵的情怀和以情带兵的作风,是在他的老领导模范行为教育感染和部队官兵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培育熏陶中形成的。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张万年参加八路军不久,部队驻扎在山东省黄县一个贫瘠的山区搞生产。一天下午,张万年和战友们正在地里劳动,突然得知他母亲和另一位同村战友孙德民的母亲到部队看他们来了。张万年作为一个还不到16岁的新兵,有点不知所措。这时,连长许何走过来对他和孙德民说:“你俩继续干活,我去接待两位老人。”等连队收工后,张万年和孙德民回到村里,只见两位母亲坐在一处收拾得干净暖和的屋子里聊天,高高兴兴地等着与儿子见面。原来,连长找老乡临时借了一处房子,糊好了残破的窗户纸,背着筐子到附近搂了一背篓柴草烧炕,把满屋子烧得热腾腾的。晚上,连长许何还特意让炊事员加了两个菜。两位战士的母亲,连长许何加上新兵张万年和孙德民五个人,像一家人一样,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高高兴兴地吃晚饭。吃完饭,连长又和两位老人拉家常到很晚才离开。这件事,让张万年和他母亲很感动,从中感受到革命队伍的无比温暖。张万年牢牢记住了它的每一个细节,常常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以后几十年,他经常说起,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一顿饭。这个故事也令读者非常感慨,那位老连长并没有给张万年他们讲什么官兵一致的大道理,或许老连长当时讲过一些道理,张万年没有记住,但老连长当时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细节,都让年仅16岁的新兵如此刻骨铭心,深刻影响了张万年日后的带兵实践。联想到现在,不少带兵人在传承传统时,是不是言传多了一点,而身教少了一些?各级干部中,文化程度高、上课做报告讲得好的很多,但却很少有令人感动的关爱士兵的具体事例。如果年轻官兵只是听到领导干部在各种场合讲带兵要爱兵的道理,却没有多少被真情关爱的切实感受,甚至觉得一些领导讲的和做的不一样,要求别人做的和自己奉行的不一样,部队的优良传统就会有失传的危险。带兵要爱兵,今天更需要各级干部见诸行动。(文章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2年第02期文/吴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张万年传》:带兵要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