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儿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体现出六个新特点。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进程,进而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有两个突出标志:一是将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决定》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二是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这是促使农民变为市民的本质要求。《决定》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险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介入城镇社保体系”。为此,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抓紧细化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完善体制机制,真正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城市里落得下、生活好、有尊严。
基本要求:发展模式的集约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各地区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建成区膨胀过快、新城新区设置过多过滥、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过重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2000—201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45.9%,“土地城镇化”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土地、水等战略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匮乏的国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摒弃既有路径,切实在内涵增长上狠下功夫。《决定》提出要“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抓紧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切实提高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调整的严肃性、实施的稳定性、监督的规范性。完善设市标准,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严格控制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提升城市国土开发强度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体现高效集约发展的要求。
基础动力:产业支撑的高效化。城市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需要各类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只有依靠产业支撑推进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近来出现的诸多“鬼城”,很大程度源于支撑产业的虚无或城市功能的单一,为此《决定》提出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各个城市应围绕市场需求,立足比较优势,注重提升经济功能。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培育,既要考虑与周边城市产业的联动衔接,又要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可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提升城市的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东部地区则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率先突破,大力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产业,积极探索“四化同步”和绿色发展新路径,重点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要任务: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改变过去城乡发展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距,转而强调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要改革创新人口、户籍、土地等城乡管理体制,重点促进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城乡居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和谐,公平地享受发展改革的成果。与此同时,要按照《决定》精神,积极优化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科学引导人口和产业的有序流动,促进不同区域的合理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优化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积极培育重点城市群,以此来统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突出问题。
支撑条件:发展环境的生态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战略层面上,要依据《决定》要求,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上,要鼓励各个城市科学利用山、水、林、园的独特生态功能,创建山水相依、林园共秀的生态型城市。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积极完善生态系统和环境设施,大力优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宝贵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养老休闲、旅游度假、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利双赢。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行政,创建生态、高效、安全的城市环境,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必备要素:地域文化的品牌化。文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魂魄,是凝聚人、吸引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独特魅力的有效催化剂。城市文化品牌的确立要充分尊重历史沿革与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智慧。城市文化也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和口号层面,而应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大到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的制定,小到基础设施、一砖一瓦的技术标准和风格样式。注重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培育,有力促进形成独特的、富有魅力的城市品牌和地域标识,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消除“千城一面”的痼疾。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也可以让文化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作者:杨荫凯
如何科学推进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一体化。筹谋建立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的新型五级城镇结构。推进有特色有记忆的城镇化,绝非“把城市缩小搬到镇上”那么简单。因此,我们要重点推出分类考核来引导特色规划,鼓励每个村镇挖掘、发展本地区优质资源,避免“千城一面”。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房子的高楼化”,要让农民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其次,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少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追求速度与利益,使文化遭到破坏。而一旦失去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灵魂。因此,城镇化不仅要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扩张,更要注重城市文化脉络的传承与延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