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2-23 10:28:09

向毛泽东学习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他的成功之道,学习他值得后人景仰的方面。
  向毛泽东学战略思维。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他善于从长远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见;他也善于从全局出发,进行战略部署,绝不因小失大;他还善于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及时调整外交战略,最大程度地为中华民族赢得利益。
  向毛泽东学世界眼光。少年时代,他熟读世界英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青年时代,他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延安时期,他主动与外国友人交流,向外部世界介绍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顺应世界局势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向毛泽东学哲学头脑。作为举世公认的思想家,毛泽东酷爱哲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生涯中,他善于运用哲学这一思想武器,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事物,抓住主要矛盾,成功解决问题。
  向毛泽东学调查研究。毛泽东既重视书本知识,也注重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他一生注重调查研究,留下了关于调查研究的丰富论述。正是靠着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有了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深刻把握。
  向毛泽东学酷爱读书。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广收博览,读有所得、得而能用于治军治党治国的奇人,实属罕见。
  向毛泽东学政策策略。毛泽东认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他撰写了《论政策》等一系列文章,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政策策略。
  向毛泽东学工作方法。无论做何种工作,毛泽东都非常讲究方法。他曾形象地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过河”即工作任务往往因时因地而不同,而“桥或船的问题”即工作方法往往具有超时空的示范作用。
  向毛泽东学统战艺术。毛泽东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了高超的艺术。他有着坚定的原则,但同时又注意策略的灵活;他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达到团结。他把尽可能多的人争取到共产党这边。
  向毛泽东学军事才能。毛泽东领导过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败过日本侵略者和所谓“联合国军”,消灭了800多万国民党军队。他所经历的战争状况之复杂,指挥过的战役数量规模之大,撰写的军事著作之丰富,都是世所罕见的。
  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毛泽东把“用干部”作为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之一。他曾称赞过唐朝的武则天,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其实,这也是他的夫子自道,是他个人对“用干部”的科学总结。
  向毛泽东学廉洁奉公。毛泽东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解放后有条件享受的情况下,他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化,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至今日,“毛泽东热”持续不断,很大程度上是群众对他这种崇高风范的认可。
  向毛泽东学百姓情怀。毛泽东一生心系百姓、相信百姓、依靠百姓,百姓的苦与乐、悲与喜、荣与辱,都令他魂牵梦萦、倾尽心血。他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民众、以民为师,把人民当作上帝。
  向毛泽东学写诗作文。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从少年时代,到投身于革命斗争,再到领导新中国建设,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大量的文章和诗篇。
  向毛泽东学人格魅力。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了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这是伟人的风采,体现着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或许,以上十四个方面并没有全部概括出毛泽东值得学习之处。但无疑,这些都是需要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我们不可能都学到,但哪怕学到十之一二,也会受益无穷。 作者:谢春涛

清风白云 发表于 2013-12-30 18:11:04

    最近流行的短信或微信祝福中常常说一个词,毛诞,一开始我没明白,想了半天才琢磨透,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生120周年,这样,圣诞、毛诞、元旦,山蛋蛋花开花又落。当然,我想这说毛诞的并无什么恶意,这种卡通的说法反而比神明式的崇拜更让人亲近。
    毛主席在《念奴娇·昆仑》中曾写过: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述?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刚结束长征,毛主席竟有这种胸怀,以寰宇为盆景,气势宏大,尤其千秋功罪一句,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也在冥冥之中,提出了自己身后名的问题。
    对毛主席的评价是多样的, 可谓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很多是尖锐对立的。
   如果把功过组合起来,可以分为四种,功大过小,功大过大,功小过大,功小过小。
   先来看,功小过小,这种文字组合,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不多,我等小人物,默默无闻,功小过小,归入此类,对毛主席并不适合。
   再来看功大过小。持这一类观点的人很多,也算是主流观点。最典型的评价是毛主席自己评价别人的方式,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三七开。三分过,七分功。这观点大家都太熟悉,也不用多说。
   接着看功大过大。这种观点,认为,有很大功,也有很大过。功,不用说了,逄先知25号在《人民日报》发表一整版文章,纪念了毛泽东丰功伟绩,概括起来,是建国,建党,建军,建立了先进的思想。当然逄先知的观点不在这一分类当中,他是认为主席是功大过小的。过大,到底是哪些过,《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早有定论,发动文革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近年来也屡屡掀起波澜,比如大跃进,大饥饿,这些似乎也没有争议。关键的分歧是,这是大过吗?
   第四个组合理功小过大。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大饥饿甚至反右这些似乎大家没什么疑议,持这种观点的人判断功的大小,上述逄先知所说的建国,建军,建党,建立先进思想如何认识,是不是大功。这些就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功绩的历史观上去。甚至要回答对中国革命的评价问题。
   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想想这些问题,依然让人头大。但是一个人在历史中的坐标和定位,终究会大浪淘沙,日益清晰,越来越明了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毛泽东学习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