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1-4 10:51:34

推进工商登记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0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会议明确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要求,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发起人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等多项措施。放宽工商登记条件,降低创业成本,将极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就成为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迫切要求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创新。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高效透明公正的现代公司登记制度,是新一届政府转变职能总体部署和改革方案中一项重要举措。10月24日,以“改革革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届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主要围绕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展开研讨。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作主旨演讲,副省长甘霖出席并致辞,厉以宁、郝如玉、汪玉凯等专家学者及国家工商总局、四川省工商局部分实际工作者作了专题演讲。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真正实现对市场主体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用“宽进”营造宽松的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用“严管”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宽进严管,就是既要对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登记服务方式和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释放其投资创业活力,又要厘清部门职责,提高监管效能,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对接,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局面。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题为《经济转型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对策》的专题演讲中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说,不要相信“唱衰中国”的说法,那些人不了解中国实情。中国政府有宏观调控的力量和经验,民间也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因此,中国经济的承受力很大,有长期发展的动力,仍有 30年左右的较高速增长期(6%~7%)。30年之后可保持5%~6%。他还提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应有足够的耐心。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只可能是渐进式的。这主要因为中国面积大、人口多,历史上形成了东、中、西部的发展程度差异。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在发言中指出,大数据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第三次浪潮的主角,是政府管理创新的科技支撑。国家工商总局构建的国家经济户籍库,已经汇总了全国5500多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据信息,并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全量、动态的全国企业登记数据进行分析,是工商部门转变职能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
    工商部门要把维护市场公平放在核心位置,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在专题演讲中强调。他认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工商部门要带头减少不必要的审批许可认证等,坚持依法管理。要坚决反对市场垄断,对各类市场主体要有平等的政策保障,同时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行政、经济、法律等领域专家学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局代表出席论坛。作者:林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进工商登记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