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化改革激扬发展活力
取消和下放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在涉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今年以来,我国推进改革的领域之广、决心之大,令人振奋。在增速放缓之后,中国经济航船依然走得更稳更远。穿越重重疑虑,通过一系列稳健有度的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改革正在给世人注入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印尼巴厘岛的重要演讲中指出的,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对当下中国而言,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但发展的活力从哪里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告诉我们,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无形的手”充分施展,让“有形的手”更加有效,是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做减法,市场增活力。循着这一思路,今年以来,我国减少和下放了一批投资审批事项,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工商登记程序等商事登记改革内容,努力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企业主体创造更为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竞争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
改革之船需要创新续航。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理念、制度和机制创新。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利率市场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创新活力;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加快形成公共服务新机制;各地大刀阔斧优化行政流程,推出“集装箱式”审批、网上审批……今年以来,一系列创新措施,有效推进了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发展的转型升级。
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资本和小微企业的活跃程度,反映着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激发这些社会主体的活力,也是经济发展“第二季”的重点所在。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发展环境,用制度创新激活改革内生动力,为市场增加了信心。
数据表明,自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预计全年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大磁场”的存在,有力说明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没有改变。这也是30多年来,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的一个缩影。2012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超过了与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中国经济正在同世界经济深度交融。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让中国与世界彼此受惠、相互得益,这依然是中国改革的不变逻辑,也是世界对中国信心的最好注脚。
曾有外电评价,中国的改革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经济当量最大、全球影响最强的巨大系统工程。通过改革,中国正在逐步成长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创新,中国正加深与其他国家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继续担当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当世界的目光转向东方之际,我们破浪扬帆、信心满怀。
人民日报评论员:内生动力开拓发展空间
——三论“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出口增速放缓,会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没有刺激政策,中国发展动力从何而来?新形势新变化,带来了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尼巴厘岛的重要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加,并将继续增强。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这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犹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出口外贸企业首当其冲,经营十分困难;而在随后几年,我们成功应对危机,保持增长势头,靠的是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经验充分说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必须走提高质量、增强后劲的科学发展之路。正因为此,扩大内需提上日程,创新驱动成为国策,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出来。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停留于“世界工厂”的固有印象、“简单代工”的惯性认知,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远高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0.1个百分点,这有力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内需拉动。展望未来,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推动消费升级,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将释放多么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相比还有近3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中国信心?
马克思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劳动力素质、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是增强内生动力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创新驱动效应显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加速融合,北京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中国也超过美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目的地首选国,“人口红利”正在转变为“人才红利”;另一方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今年1—8月份,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仍然比财政支出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民生改善力度不减。当人人都能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就能让一切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这就是内生动力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信心的深厚根基。
正是看到“中国经济爆发出来的可持续能力”,一度唱衰中国经济的外国投行,刚进入秋季就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使中国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正如外媒感叹的,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发动机”。
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深信,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就一定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推动中国经济涉过险滩、穿越激流、破浪前行。 人民日报评论员:提质增效筑牢发展基础
——二论“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11.6%,外贸依存度回落0.7个百分点保持下降趋势,国庆长假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6%,大众消费成为主力……透过一系列数字,中国经济的内在脉络逐渐清晰:稳中有进,在转型与变革中构筑着发展新基点。
“中国奇迹”是不是可持续?发展后劲还有多少?增长的代价到底有多大?来自国内外的一些疑虑与担忧,折射出对中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印尼巴厘岛的重要演讲中,明确指出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于提质增效中筑牢发展基础,这是中国的坚定回答,更是“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如何既保持持续增长,又确保质量与效益,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步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来说,破解这一时代课题尤为迫切。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怎能适应外需长期放缓、人民需求稳步升级的新特征?继续粗放型增长方式,如何适应“人口红利”的减弱与环境约束的强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实现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只有选择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才能顺应人民期盼,增强发展后劲。
惠及民生的增长,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上半年,内需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这说明增长动力正加速切换,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6.5%和9.2%,正在发力的结构调整,得益于居民就业与收入平稳形势的托举。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沿着这样的方向,中国必将获得最为深厚的增长潜能,奋力闯出一条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
着眼长远的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源。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瞄准产能过剩,严控“两高”行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每万人专利拥有量达3.3件,“宽带中国”战略已经上路,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3%。挤掉水分,甩下包袱,踏上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新跑道,有了这些调结构、转方式的扎实举措,中国经济定能舒展更具张力的身姿,开启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思路转变,发展转型,良好的发展态势,诠释了一个内涵丰富的“金括号”:在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与防通胀的“上限”之间,更多依靠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和创新动力,打开一片科学发展的新天地。当此世界经济遭遇“昏暗的黎明、漫长的复苏”之际,毅然选择扩大内需、提质增效之路,“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热土上的深刻变化,也为国际有识之士敏锐感知:“从注重增速到注重质量,中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引擎”。
发展永不止步,改革未有穷期。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势,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积极适应速度的“换挡”,不断迈出提质增效的新步伐,我们就一定能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开创更有活力、更富品质的发展境界。
经济增速诠释发展转型
——一论“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下行、“硬着陆”?能不能持续发力、健康发展?有所放缓的经济增速,引来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揣测担心。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印尼巴厘岛发表重要演讲,放眼亚太乃至世界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各方面情况,强调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详实的数字、朴实的逻辑、扎实的分析,析事明理,令人信服。“中国信心”从何而来?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来自于深化改革激扬的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
经济增速是发展晴雨表,人们最为关注。但如何解读增速,却大有学问。从以前的两位数增长到前年的9.3%、去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6%,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趋势,恰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实现党的十八大“两个翻番”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中央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正是瞄准了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合乎预期目标,中央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这十个月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集中进行大气治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下大力气调结构、转方式,效果明显。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加大高新技术投入,使其成为强劲的增长引擎,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5%,武汉光谷生物城总收入同比增长53%。一系列主动调控的决策举措,目的就是要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红利,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西方媒体评价,这种“更明智的选择”,“会引导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付出的代价较大,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发展转型是硬任务,未来的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山西将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800万吨,内蒙古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将淘汰炼钢产能2257万吨。这些扭转“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增长方式的实际行动,短期内自然会影响增速、减损收益,但这正表明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而这样的发展转型,势必带来更多机遇、更大空间,这也正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日益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其实,7.5%左右的增速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高速度。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坚定推动结构调整,以从根本上解决长远发展问题,这样才能使经济运行更稳健、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
结构优化蕴藏发展活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正彰显了中央驾驭经济发展和复杂局面的娴熟能力,增强了亿万人民的信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处于发展上升期,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毫无疑问,只要坚定信心,咬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中国巨轮就一定能平稳前行,驶向更开阔的海域。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5日 01 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