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请醉 发表于 2013-10-29 08:58:38

浅析干部能上不能下

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是长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地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虽采取了一些创新做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陈旧思想根植。一些单位对不胜任现职、综合素质不高等干部存在迁就心理,怕伤感情、得罪人、出乱子,而致不忍调整、不愿调整、不敢调整。从被调整对象和社
  会舆论看,“升荣下辱”的旧“官”念较重,使得被调整对象思想包袱重,干部“下”的有压力。
  制度机制缺位。针对干部“下”和“出”,自上而下尚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规定,动态有序的调整机制尚不健全。对于干部何种情况应“下”,也多存在标准不明、认定不清等问题,导致现实操作中缺乏依据、难以服众,干部“下”的不服气。
  配套措施滞后。科学的岗位职责规范和考评机制尚不完善,调整下来的干部安置渠道仍然有限,被调整干部的后续考核、教育、管理、复出等配套措施滞后甚至缺失,干部“下”的不安心。
  针对上述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 Hidden Message *****健全能上能下的思想舆论基础。要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强化对干部的思想引导,淡化“一时为官,终身为官”的陈旧观念,破除思想认识的误区,构筑干部能上能下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使全社会认识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干部的升降去留是人才资源正常优化配置的共识,从而支持和正确理解干部调整,营造宽松的干部能下的社会氛围,避免给“下”的干部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舆论压力。
  二是优化考评方法,坚持干部调整的科学性。首先,要制定详实的岗位职责说明,明确领导职位的层级、特点,规范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等,
**** Hidden Message *****强退出保障的合理性。解决好干部下来后的出路和待遇问题,才能保证干部“下”的顺利。因此,一是要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同时保证“下”来的干部继续拥有教育、复出、提拔等权利;二是要规范“下”的程序,在严格考评、准确认定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干部思想的引导,开展谈心谈话,同时要赋予“下”的干部复议申辩的权利;三是对“下”的干部要统一管理,建立“下”的干部信息库,所在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跟踪考察,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对表现较好或有重大贡献的,可以重新提拔重要,实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5-8-7 11:21:03

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生态,才能让干部更具担当精神和改革魄力。 
    吏治是政治的关键性问题,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盘活用好党员干部人力资源,让“好干部”成为党的核心战斗力,无疑是重中之重。“七一”期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剑指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在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方面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能上能下是人才流动的正常规律,也应当成为选拔任用干部始终坚持的原则。然而现实中,“能上不能下”却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能上不能下”排在干部任职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首。有的干部惯当“太平官”、不作为,虽然一再被组织提醒,但往往又很难受到处分,只要不犯大错误,就“风雨不动安如山”,助长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有的干部被问责后“免职不降级”,过一段时间又“官复原职”,仅仅伤到一点皮肉,这让问责制度威力大减。
    能上不能下、有进没有出、庸劣者“稳坐钓鱼台”,常常造成干部队伍“稳定”有余、活力不足、责任流失的局面。论资排辈、照顾性安排、应付式问责等做法,让庸者轻松上位,堵塞了年富力强、廉洁有为的干部的上升渠道。某种程度上,“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存在,也是庸懒散浮拖等病症的病根之所在。因此,无论是“铁饭碗”“铁交椅”,还是“铁帽子”,都应是改革利剑之所向。
    “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邓小平同志的话言犹在耳。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用之得当,能上能下,方能体现激浊扬清、选贤任能的用人取向。近年来,无论是“干部召回制度”,召回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回炉淬火”,还是公务员聘任制,采用合同制形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许多地方都对“铁饭碗”进行了改革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委原秘书长赵智勇、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许爱民等多名干部受到“断崖式”降级处分,被舆论视为干部制度改革在“能上能下”方面的新探索。
    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整肃吏治、扫除歪风积弊提供制度依据,更好地发挥教育激励作用和警示督促效应,让“降级”和“退格”形成机制、化作常态,这正是《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初衷所在。对规范干部升降进出做出细致规定,通过录用、考核、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就是要使政治上守规矩、用权上干净、工作上有为、作风上实在成为清晰的干部任用标准,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建立权责对等的权力机制,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制度性的压力和动力,引导干部更富担当精神和改革魄力,可以为事业发展储备人才、添续助力,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软环境。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生态,必将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改革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摘自《新华网》)

冬青 发表于 2017-2-18 09:35:30

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责任,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直面问题矛盾,敢于坚持原则,狠抓工作落实。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具体实施职责,加强综合研判,严格政策程序,加大落实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加大查处力度,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开展巡视和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等工作,要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上级党委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党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专项督查,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加大通报追责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严格追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JXL 发表于 2015-7-31 10:12:53

时保证“下”来的干部继续拥有教育、复出、提拔等权利;二是要规范“下”的程序,在严格考评、准确认定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干部思想的引导,开展谈心谈话,同时要赋予“下”的干部复议申辩的权利;三是对“下”的干部要统一管理,建立“下”的干部信息库,所在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跟踪考察,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对表现较好或有重大贡献的,可以重新提拔重要,实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

用户名刘 发表于 2015-8-27 22:34:46

强退出保障的合理性。解决好干部下来后的出路和待遇问题,才能保证干部“下”的顺利。因此,一是要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同时保证“下”来的干部继续拥有教育、复出、提拔等权利;二是要规范“下”的程序,在严格考评、准确认定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干部思想的引导,开展谈心谈话,

蝶兵 发表于 2016-6-1 17:29:44


在历史洪流中,一些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些松懈的党员干部逐步迷失自我,最终大浪淘沙、洗尽铅华之后的还是焦裕禄式的党员干部。因此,在思想上入党、信念上坚定尤其关键。

向往雄鹰 发表于 2015-10-16 10:02:35

在历史洪流中,一些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些松懈的党员干部逐步迷失自我,最终大浪淘沙、洗尽铅华之后的还是焦裕禄式的党员干部。因此,在思想上入党、信念上坚定尤其关键。

日光倾城了 发表于 2015-8-4 16:06:29

库,所在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跟踪考察,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对表现较好或有重大贡献的,可以重新提拔重要,实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

云之翼5196 发表于 2014-9-24 22:43:03

本帖最后由 云之翼5196 于 2014-9-24 23:09 编辑

对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原因分析简洁又比较透彻,期望解决措施让干部下得服气

Mr.Zhu 发表于 2015-8-11 17:05:22

解决好干部下来后的出路和待遇问题,才能保证干部“下”的顺利。

愤发向上青年 发表于 2015-8-4 23:37:08

能上能下是最新干部管理制度,对不作为的庸官懒官进行处理

时光 发表于 2015-9-14 15:39:01

中央亮剑,干部能上能下,能下是重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干部能上不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