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发表于 2013-11-13 00:30:12

职场三种人

职场上的人可分为三类:一是人物,指那些地位显赫、一言九鼎的首脑;二是人才,指才智超群、独挡一面的精英;三是人手,指无职无权、位卑身微的办事员。
虽然都是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但人物、人才、人手的差别却判若云泥,个人待遇迥然不同,自我感觉也如同天壤。人物前呼后拥、众星捧月,坐主席台中央、宴会厅主座,行止起居被人精心伺候,周围众生都围着他一人转,感觉自是不同凡响。人才文韬武略、技高一筹,他们大多有职有权、人脉通达,在一定的圈子里甚至能纵横捭阖、伸缩自如,在职场也算是得意一族。而只有人手默默无闻、微如芥子,他们身处金字塔最底层,纠缠于繁杂琐屑的日常事务,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具体任务,绝大多数的工作须靠他们落实办理,他们是真正动手者,所以叫人手。
从职位上来说,任何地方留给人物的位置总是少之又少,如同凤毛麟角。而野心勃勃想成为人物的却经常人满为患,如同城市的主干道,修得再宽,也时常发生拥堵。职场上留给人才们坐的板凳也不多,位子经常供不应求,而虎视眈眈地盯着位子想谋个一官半职跻身人才者也如过江之鲫,哪怕再小的板凳,也会有多人争抢。在人物、人才之下,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成为人手,人生平淡,事业蹉跎,守着一份薄薪过日子。由于际遇悬殊、差异迥然,人人都想作人物和人才,谁都不甘于混迹于芸芸众生只是个人手。在职场的金字塔上,人人都想往上攀,但越往上路子会越来越窄、越来越挤,成功者也自然越来越少。
但人物、人才、人手又总是相对的。只要你官做得不是最大,换个地方或标准,人物们很有可能就变成人才,人才也可能沦落为人手,比如在中央面前,省部级也只是人才,厅局级只算是人手。而一旦回到地方,省部级绝对变成了人物,厅局级就成了人才,而众多的县处级不过是个人手。在森严的等级序列中,各人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身份随着地位的改变经常漂移不定,“地”不同,“位”殊异,二者如同褂子的左右襟,谁也离不开谁,“位”总是随着“地”的变迁上下浮沉。比如小地方的人物,到了大地方只是个人才,甚至变成了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手,县长进了北京城,被人踩了脚都不敢吱声。而京畿之地的某些自己打水擦桌子的办事员,到了省、市俨然成为人物。上下起伏间,经常有人搞不清自己是谁。
职场中的人总是在人物、人才、人手三者之间挣扎、沉浮。哪怕在一个小小的单位里面,人也经常被分为三种:一把手被当作个人物,而所谓的中流砥柱的处长、科长们勉强算得上是人才,其他的默默劳作、无品无级的只是人手。但有意思的是每次机构改革或人员调整时,从来没有哪个地方说自己缺人物,也极少有某个单位在布排职位时虚席以待说自己缺人才,人物常常明显过剩,人才总是过度饱和,二者总是处于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而最为缺乏的却往往是处在金字塔最下端、基数最大、人数最多的人手,经常听到人物或人才们报怨:编制太紧、人手不够,干活的人太少!不少地方存在过两个处长领导一个科员的窘况,人手经常成为争抢的稀缺资源。
既然每个人都纠结于人物、人才、人手之间,就该自知自鉴,建立好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动不动想成为人物。须知人物的职位资源极为有限,当人物也要本事、机缘、时运等种种复杂因素,不是人人都能成得了人物,天天想成为人物,只是徒增忧烦、毫无益处。更不能枉自尊大把自己当成个人物,对上奴颜婢膝,对下耀武扬威,那样只能惹人厌烦憎詈,还会留下很多笑柄。如果你还算有些能耐,勉强称得上一个人才,那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老老实实干活做事的人手,千万不能被人吹捧两句就认为真是一个秀出班行的人才,更不能飘飘然地把自己当成个人物。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做不到文武兼备、独挡一面,就千万不要以人才自居,有一点雕虫小技不要觉得非我莫属,如果打肿脸充胖子,靠端架子硬撑场面,只会自讨没趣。如果你仅仅是个人手,才德不卓异,秉赋不超人,那就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要费尽心机地追逐那些够不着的东西。
宦海诡谲,仕途凶险,做人物者经常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甚至彼此撕咬、鲜血淋漓;想做人才者也免不了费尽心机、如履薄冰,在尔虞我诈中提防着明枪暗箭;反倒是那些位卑身微的人手们,无宠无辱,无盛无衰,可以静作壁上观,有心情和时间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庄子《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苏轼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聪明,许多从宦海沉浮中走出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孙加官晋爵,乐于让他们成为一个本本份份的人手,这是渡尽劫波后的醒悟和释然。因为不论人物、人才还是人手,谁都日食三餐、夜眠三尺,欲望少,烦恼就轻,放下了,就拥有了,重要的是心境安宁、生活安稳,最平淡的滋味其实最久长。姚宏科/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三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