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 发表于 2013-10-19 00:12:59

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访问见闻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地方软实力

马文娟         5月21日至28日,有幸参加了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访问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是应韩国女性家族部邀请,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新清为总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95人,对韩国首尔、顺天、庆州、济州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195名青年代表来自于全国22个省(市、区),七天时间,依次参观访问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竞技大会组织委、国立外交院、POSCO光阳冶铁厂、顺天大学、环保企业美丽商店,以及韩国历史文化光华门国立民俗博物馆、顺天湾国际庭院博览会、谭阳竹绿园、济州岛生态区等,与韩国官员、学者、各界青年代表、大学生、志愿者就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青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友好交流。
         此次访韩活动,开拓了参与者的视野,加深了与韩国青年的友谊,为促进中韩两国特别是青年的了解和互信,中韩两国关系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不断深化的中韩关系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地缘相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建交19年来,中韩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安全等各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不仅有力促进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特别是2008年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双方政治互信和战略沟通不断加深加强,各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通过访问了解到,韩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发展也是韩国的机遇。中韩友好是人心所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战略沟通不断加深。现任总统朴槿惠将上任之后的首次亚洲之行目的地定为中国,标志着中韩之间合作更加紧密。韩国前任总统李明博也与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进行了多次会晤,就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坦诚相见,深入沟通,对推进两国关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两国经贸合作密切,互补互存日益深化。中韩贸易额2010年已超过2070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并商定于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连续7年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额超过韩美、韩日总和。韩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已经结束,双方自贸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金融危机中,中韩签署1800亿元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早日摆脱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榜样。两国在金融、能源、高新技术、物流、通信、造船、钢铁、绿色低碳产业等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各种合作机制不断充实,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两国人文交流丰富,友好基础不断巩固。双方已经建立了160多对友好省市关系,每周有600多个航班穿梭往来,每年两国人员交流超过690万人(次)。中国在韩留学生超过8万人,韩国在华留学生也达到6万多人,双方已互为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孔子学院在韩国已开设19所,韩国许多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中文课。韩国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占全球考生人数一半以上。
         4.国际事务协调密切,共同维护双方利益。中韩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近、利益趋同,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有着广泛共识。无论是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上,还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盟“10+3”等区域机制框架内,以及在维护地区局势、促进区域合作等重要领域,双方合作积极而富有成效。
         二、感受与体会
         1.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充分融合。访韩几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传统文化在处于工业化后期的韩国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作为韩国的首都,首尔不仅具有灵动的时代魅力,还散发着浓郁的韩国传统文化气息。诸如从韩国传统的工艺品、服装到韩国的传统茶、传统酒,以及传统的陶瓷、古美术品,都散发出浓厚的传统之美。值得称道的是,传统文化并非只珍藏于博物馆以及书籍里,而是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作为现代韩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真实地存在着。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深入进去,就会发现这背后清晰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市场的推手。很多中国人认识韩国,可能首先是通过韩剧。凭借影视文化吸引力的攀升,“韩流”风潮席卷东亚甚至全球,越来越多的韩国商品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青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韩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努力和成果表明,具有本土魅力、本土根基和本土优势的民族文化,才能走向国际。不仅如此,韩国庞大的文化产业背后,屹立着一个拥有超强文化软实力的国家。在友好访问期间,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具体的、可触摸的、诉诸理性和情感的韩国传统文化存在,以及进而由此凝结的民族团结力。
       2.因地制宜制定务实、环保的发展方针和政策。追溯和考察韩国经济崛起的秘诀,有五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其一,资源匮乏下的全民忧患意识。节能环保、低碳出行在韩国绝非口号,而是化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其二,韩国发展理念的宣传深入人心。这一点,从我们参观的全球第三大钢铁企业POSCO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该企业的口号是“资源有限,创意无限”。自建立之日起,POSCO在资源充分利用上可谓费尽心机。70%铁矿石粉来自澳洲的POSCO,为了降低消耗,注重废能的再生开发,利用余热发电,满足了企业85%的电能供应;通过净化,使65%的工业用水得到了再利用。POSCO在“绿色”中获取了成长的不竭动力,也实现了“制铁报国”的梦想。其三,对民族品牌的消费支持和保护。大到轿车、巴士,小到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卫浴设施,韩国人多数都是使用韩国制造的产品,既体现了爱国精神,也扶持了民族产业。韩国街头最多的就是现代汽车。无疑,这种消费自觉,极大地刺激和带动了本土民族品牌的成长。应该说,正是遴选出了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扬长避短,制定出了务实的国家战略,并得到了强有力的贯彻和执行,韩国经济才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稳定道路。
         3.普通民众热情好客。访韩期间,我们与韩国青年进行了深入交流,让人为之感动,他们为了此次活动提前三个月做了准备,希望能与中国青年之间建立长期联系和交往。这些,虽然不能说明全部,但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了韩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友好。作为中国青年代表,我们亦从不同角度向韩国公众介绍了我国国情与政策,展示中国良好的形象,并不失时机在交流中了解韩国国情、政策及有关观点,积极担当中韩友好使者、中国青年良好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最大程度地释放了中国人民的善意。
         4.注重形象宣传和包装。访韩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韩国处处都有形象介绍片、宣传册,使外来人对本地有了直接了解和清晰的感官认识。政府部门如首尔市都有关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介绍片,并制作成DVD装进大信封里,制作精良。每次到展览馆如景福宫、国立民俗博物馆等地都充分利用大型屏幕、环球屏幕电影来介绍本馆,画面十分精美。甚至到了企业,如浦项制铁、美丽商店都有企业精美的多国语言片花介绍,形象地展现出企业文化和形象,方便地介绍企业产品和发展概况。来到济州岛以后,全岛上下包括巴士、宾馆、商店、飞机场等公共场所处处都有“JISU”统一宣传标示和宣传画,韩国人在宣传和包装自己形象、吸引游客上下足了功夫。
         三、思考与建议
         1.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步伐。虽然我们中国文化具有5000年的辉煌历史,但从当前的传统文化产业来看,普遍呈现出“小、弱、散”状况,呈现“为他人做嫁衣”的“纽扣现象”。我们应充分学习借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模式,重视利用市场的力量、产业的力量、创造的力量,以期实现文化的实实在在的复兴。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加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努力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融合发展。
         2.更加增进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国通过近20多年的发展,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力不断提升。青年们在访韩期间和之后,爱国热情更加高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首先,我们的经济实力增强了。这次代表团来自祖国各个行业青年精英,在事业上、经济上都小有成就,在外购买力强了,许多韩国商店欢迎中国游客,甚至在一些小商店里都有中文导购,语言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其次,我们形象颇佳。特别是在欢迎宴会上,青年们身着正装,气质不凡,走在首尔大街上引人注目;再次,我们的素质提高了,访韩期间,青年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景点里喝过的矿泉水瓶从没有乱扔过,直到找到垃圾桶。遇到韩国小朋友和友好的青年,我们主动与他们打招呼,一起拍照片,这使得韩国青年对中国青年的理解加深了。
         3.尽快提高我们的软实力。在硬件建设上,我国的实力在很多方面超过韩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即使是郑州、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都与韩国相差不大,但是在软件方面,我们与韩国有一定距离。比如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虽然韩国人英语水平并不高,但是在一些小商店、景点、出租车里,不少韩国人还是能够用英语与我们交流。比如服务专业化、人性化方面,韩国人做得很好,不仅在韩国首尔这样的大城市,而且在全罗南道的光阳市、丽水以及济州岛等地,从南到北,韩国人的服务水平都是可圈可点,没有城乡之分,没有大小之别。相比之下,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别较为明显。我们国家待人接物、语言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等软实力建设与世界发达国家服务水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在软实力方面仍需加强,任重而道远。
         4.探索建立中韩青年交流的新路径。新时期的中韩区域合作将对新的东北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中韩双方共同目标逐渐清晰,共同利益日益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巩固双方共同利益显得既重要又迫切。在高层频繁交往之外,还应建立起涵盖政府、议会、学术、新闻等各领域的立体的、丰富的沟通渠道。中韩青年交流可以着眼各领域青年精英,着眼长远,开展高端对话,增进互信,培育共同纽带和新的增长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访问见闻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地方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