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策的政策才是上策
对策,本来是个褒义词。科举时代,状元的殿试答卷,因其多为回应皇帝提出的治国安邦之类的问题,故又称对策。笔者就见过中国留存的一份对策,是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答卷,其情其论其文其书,无一不叫人拍案称绝。 今天,对策,变脸啦,整个儿贬义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仕途顽疾。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还有多少上面的政策在下面没有出现对策?谁人能够清楚上面一项政策下面有多少对策? 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普遍地在注意“下有对策”。其实,完全可以来一个换位思考,在“上有政策”上做做文章,想想如何使“上有政策”能致“下无对策”。而且,偌多政策刚一出台,相应的对策就已经铺天盖地“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这就不仅要看到对策的问题,确实须要检视政策本身了。 实现上面有政策下面没对策,用筛法来选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下面不想对策;二是下面不敢想对策;三是下面想不出对策。第一种情况,也就是下面全心全意落实上面的政策,根本就不去转花花肠子想对策,或者说是对对策连想都不想,这是君子国的事情,就现在官员队伍的执政理念和觉悟水平来看,对上面的政策下面从不想对策,还是希望和理想。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免谈。 第二种情况,就是让下面对上面的政策不敢想对策、害怕想对策、避免想对策。在我看来,这一点,政策本身,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应该做到的。这就是:政策本身,一言九鼎;政策神圣,政策严肃,政策要有权威,政策使人敬畏,不允许下面想对策,更不允许下面搞对策。谁一想对策,谁就打哆嗦出冷汗;谁一搞对策,谁就触霉头吃苦头。当前,“下有对策”之所以成了“上有政策”的影子,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下面对政策缺欠敬畏。搞了对策,或者法不责众,或者下不为例,或者只“救人”不“治病”,弄来弄去,出现了“狼来了”效应。 第三种情况,就是使下面虽然对政策要搞对策但不知道怎么搞、想不出办法来。即使下面对上面的政策逐字逐句地琢磨,也找不到下手的地方。脚踏政策看对策,一头雾水,海市蜃楼。在我看来,这一点,政策本身,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应该做到的。这就是:政策本身,辩证科学,系统完备,严密坚实,不存在对策萌芽的土壤、水分、空气,不存在“擦边球”的平台。当前,“下有对策”所以丛生,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政策本身为对策生长提供了条件。比如,有的政策,只规定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罗列了一大堆“不准”。上面以为,政策成条,万事大吉。可是,如果下面有人“准”了、犯了“条”呢?没下文了,管不着了。这不是为“下有对策”留下了余地吗? 如此看来,没有对策的政策,是当今最需要的急需要的政策;没有对策的政策,才称得上是“笼子”而非广场;没有对策的政策,才是上策。文/孙焕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