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yueren 发表于 2013-10-8 16:09:39

人民时评作者写作感言(转)

学习思考 学习监督

  袁建达

  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给新闻插上了翅膀。它免去了排版、印刷、发行等多种程序,使得即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即时以新闻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的面前。从速度与滚动这个指标来看,平面媒体相形见拙。

  新闻时评,除了它的批评力度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速度,即时效性了。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由于作者的精雕细刻和编辑拖延安排,而使其失去了最佳的发表时间,评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成为明日黄花。而电子媒体上的新闻评论适时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得评论更加鲜活、更富吸引力、更有人缘。作者也更加愿意为其供稿。

  以人民时评为例,很多评论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或者次日问世。评论配合了新闻,使新闻更加引人注目,同时也深化了新闻的理性部分。这种由速度所产生的效果,是叫人意想不到的。宁夏个别干部眼见小女孩落水而见死不救,陕西个别警察闯进公民家里查黄碟,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等等新闻事件,都是通过电子媒体的及时披露和新闻时评的"穷追猛打",而使正义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声张、邪恶受到惩处。较之传统的程序,舆论监督的成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害者为挽回损失而付出的成本明显下降--这就是公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生活中尚有不少违反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和行为存在。新闻时评据理点评、宣传法律、鼓吹文明、推动进步,一点一滴地营造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氛围,不厌其烦地呼唤文明和进步的意识,其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当然,一篇时评甚至一打时评,都不可能达到济世救国的目的。时评的作者,也决不是什么先知或裁判。人们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把问题和疑虑提出来,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表达出来就足够了。更多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学会思考、学会监督,更多的领导干部、决策者、执法者可能会从这些来自专业工作者或者民间的理性声音中得到启发,而把人民和社会赋予自己的工作做得更有人性、更有成效、更具合法性和科学性。网络新闻时评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同时体现了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巨大进步。而这种进步对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对于与世界日益接轨的民族,无疑只有好处。

  我看时评“三贴近”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金海

  人民网已是公认的我国最大的新闻老秘网,人民时评又是公认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时事评论,被人们亲切誉为“网上第一评”。人民时评创办两年多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作为一位作者和许多网友一样,心爱着这个评论栏目,上网总习惯首先点击人民时评。

  我常常想,人民时评究竟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使它具有如此强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如此高的点击率和反馈率?其实,细心阅读人民时评,令人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人民时评的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三贴近”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当今媒体新闻竞争不仅是信息数量之争,而且是思想厚重之争。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想要知道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而且更加需要知道为什么发生和发生以后如何应对。人民时评顺应时代,应运而生,以深刻思想评说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之事。

  人民时评,一天一篇,无论选题还是语言,都不装腔作势、故意唱那些令人生厌的“高调”,而是以理服人、力求在“三贴近”上狠下功夫。即便我应人民时评编辑之约,写那些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等看似“应景”的节日时评,也都自然想到的是网友是否爱看,是否进入人民网排行榜,是否符合人民时评已经形成的鲜明的“三贴近”风格。

  我爱网络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林治波

  记得网络刚刚面世的时候,被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这究竟是一条什么“路”,会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什么影响,当时并没有在意。但就在不经意之间,这条高速公路已出人意料地伸展到我的面前,其触角甚至不可思议地迅速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敝人才恍然醒悟:自己对于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事物的反应居然如此迟钝!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网络的喜爱。2000年9月20日人民网首次转载了我的言论《铲除形式主义》,2001年3月24日首次发表了我的时评《中国人应该愤怒》,随后又为我和同事们开设了个人专栏,由此本人开始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接触多了,便深切体会到网络的种种可爱之处:一是可以快速了解新闻,在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不仅比报纸来得快,甚至比广播、电视还要快;二是可以快速搜索资料,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在瞬间帮我查到所需的资料,从而省去许多翻书查典之烦;三是可以发表个人见解,更妙的是网友们可以跟帖点评,进行互动交流;四是可以在网上娱乐消遣,听音乐、玩游戏,任由选择,随心所欲。此外,网络还有一个好处:网络编辑大多尊重作者,宽容待人,对来稿一般不会大砍大杀,大删大改,这无疑满足了作者弊帚自珍的心理。

  好处如此之多,让人不能不爱。我爱网络,我爱人民网,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这张“网”了。

  当然,网络也不是没有缺点。有的网络不够严谨,甚至不乏有害内容,限于篇幅恕不详述,在此仅提几点希望:新闻务必准确,切莫误人子弟,转载请付稿酬。

  更深入地思考 更勤奋地写作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刘成友

  以前读书期间,常出于某种冲动或需要写洋洋洒洒数千字甚至上万字的论文,不自觉地看轻了报纸杂志上的一些评论。及至工作后自己开始写豆腐块儿,才认识到报纸评论写作之玄妙、之影响、之甘苦。于方寸间包举宇宙,体验指点江山的快意,非评论莫属。现在,我既愿意看那些短小精悍、鲜明快捷的时评,也时常静下心来研读那些思想深刻、富有学理的学术文章,并从中吸取营养。

  文章以深入浅出为上乘,那些玄奥莫测、看得人一头雾水的文章,想必大家都不喜欢。罗素讲西方哲学史,托克维尔论法国大革命,现代鲁迅、周作人的杂文,今人吴敬琏、杨小凯谈经济,都通俗易懂,影响深广。时评要做到把可读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殊非易事。我知道自己的文章离那种境界很远很远,但那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人民时评是人民网的名牌栏目之一,创办两年来培养了不少作者,更吸引了无数读者。我亲眼看着她生长、成熟,也从中受益良多。无数读者的关注,与部分读者的坦诚交流,都鼓励和鞭策我更深入地思考、更勤奋地写作。

  百姓视角时评精神

  人民日报经济部记者 刘韬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它能把你写的东西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而且从理论上讲,有多少个电脑终端就可能会有多少读者。所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地,面对的是成百上千万的网友。从这层意义上讲,网络评论的作者就更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读者意识。网络不光是个人发表言论的舞台,更是代言民意,公正客观分析新闻事件的平台。

  言论,或者说评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发表媒体的立场,无论是平面媒体的报纸、杂志,视听媒体的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的新闻老秘网皆是如此。作为国内权威新闻老秘网人民网的当家评论栏目——人民时评的立场,我认为,应是人民立场,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我们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商品市场中确立了“买方市场”的格局,而且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市场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公民以个体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平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时候老百姓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比如消费者对于厂商,股民对于上市公司,患者对于医生,网民对于网络接入商等等,由于双方在信息获取上存在“天然”的不对称,导致这种弱势地位并不容易消除。因此,在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上,除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外,媒体的言论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这就是时评的责任。

  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时评所评论的新闻事件也会成为往事随风而去。然而,我们相信,时评所揭示的道理将作为一种精神成为永远。

  来自网评的快乐与惆怅

  人民网网友 北京某广告公司 马龙生

  时评作者队伍中,“腕级写手”不少。与人家相比,我有什么呢?很快发现,我虽然没有媒体背景,没有读过“中文系”、“新闻系”,可多年在办公室操刀文笔、且从业于各种类型企业的阅历,不仅让我觉得文笔上够用,而且对于社会的了解还可能是其他作者所不具备的。这不也是资源吗?管他呢,信马由缰,写吧!

  2002年5月,偶然登录《人民网·观点》,“评论大观园”之丰富多彩令我眼晕。公开的投稿信箱,对我产生了难以抗拒的诱惑。此时,“网上无原创”、“网文无稿费”等传闻似乎并没起作用,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发出了我的“网络第一稿”。没想到,第二天采编部主任就亲自回信了,除了对稿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外,还对投稿的相关问题主动做了介绍。我连夜改了稿子发回,第二天凌晨就发在了《人民时评》上,且新浪、千龙等老秘网相继转载。我真的服了,为人民网“航母”般的专业实力,更为人民网工作人员的真诚……

  将人民网设为首页,每天不论上网时间多短,也要对人民网浏览一番。当看到自己发在《人民时评》的稿子已为网友热评、跟帖非常踊跃时,我总能在研读时感受他们情绪的生动;当新闻排行榜上自己的稿子排名靠后或根本没有上榜时,心里总是掠过一丝难言的惆怅,并反复对写作状态进行追忆、清理,力争下一篇写的好一点。这,大概正是网络评论的魅力与特点吧!

  要对得起那些点击我的网友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王比学

  湖南长沙人,196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了7年法律,教了3年法律,当了10年的法制记者。自认为有一颗正直的心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仗义直言,常为一种社会信念和理想不断呐喊。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给了我无限的创造灵感。有时,在旁人看来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可在我眼里它就是一篇人民时评的极好素材。

  在这里,每一篇时评,都是一种来自肺腑之中的感动、心灵深处的颖悟。

  记得去年,我在广东出差,有位朋友说,在人民时评看到了我的专栏,并对每篇篇目都记得很清楚,这让我顿时有种成就感。这样的事,以后又屡有发生,这让我真正相信:人民时评真不愧是网上第一评。

  感谢人民时评,让我这个好发议论的人,有一席之地;感谢人民时评,让我有朝一日回首往事时,有值得孤芳自赏的东西。

  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对得起人民时评这个名牌栏目,才对得起那些点击我的网友。

  一个前景广阔的品牌和平台

  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 王赐江

  对任何形式的新闻媒体来说,新闻报道都是基础和主体,而新闻评论则是旗帜和灵魂。前者用事实说话,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引导舆论;后者就事实说话,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就实论虚、析事明理,直接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尽管新闻评论在媒体上所占的篇幅较新闻报道要小的多,但却始终起着主导和挂帅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以简便快捷、尖锐泼辣、形式多样为特征的时评正越来越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也正日益成为新闻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眼球、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在众多媒体的时评栏目中,人民时评以其所依托媒体的权威性、文章的高水准以及位置的显著性而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好评,在同行和受众中享有很高声望,有“网上第一评”之誉。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网龄”不长,但我却与人民网有着不解之缘。我在读研时才开始接触网络,临近毕业时常上网查找招聘信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首先从人民网上看到了人民日报的招录简章,并最终考入报社。那时,对人民时评也颇为关注,一直是其热心读者。真正成为人民日报社的一员后,对人民网点击的频率自然也就更高了。在我入社两个月后,因对去年“十一”过后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有感而发,写就了拙文<<仅有数字增长是不够的>>传至人民时评。未曾想,很快就收到了栏目主编唐维红老师的来电,予以热情鼓励。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陆续有些时评在该栏目发表,点击率和转载率都很高,并有幸成为人民网的一名评论员。

  因此,我从心底非常感谢人民时评为自己表情达意、释放潜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也衷心希望人民时评能继续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速度,拓宽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广度,提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深度,加大对不良风气的批判力度。我也坚信:人民时评的影响力必将随之不断增强。

  时评之美

  人民网网友 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志雄

  有人说,有所有的文章中,时评是最容易写的。因为时评是以评论的形式对现有新闻事实的再“炒作”,纸上得来,不费功夫,无须作者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对于此种观点,我往往一笑了之。 我承认时评的源头是既成事实,我亦承认时评是一种“再炒作”,但是,这种“炒作”并非时下的浮躁症所支使,也非功利性所需求,而是真性情的反映——洞察世事,置身事中,热血和激情在心中澎湃,抑或爱与恨在血里交织,发为心声,是为时评。当然,这种情感的外发是以内在的思想作为基础的,离开了睿智的思索,离开了理性的升华,时评真的会变成一杯索然无味的“剩饭”。可以说,热情、率真和理性的结合,正是时评的“最美”之处;也正因为这种“美”,时评才得以感动人、鼓舞人、教育人、警醒人。从这种意义上说,时评人不可能是“冷血人”——对社会、对世事、对他人漠不关心的冷漠者,不会写时评;不可能是“两面人”——立场不坚、爱憎不明的畏缩者,写不出时评;不可能是势利人——为发表而写作的功利者,写不好时评。所以我说,时评人,一定是性情中人。

  “人民时评”的五大特点

  人民网网友 福建自由撰稿人向明

  我成为“人民网”的“网民”,是在2001年1月间,由于人民网记者突破了地方有关部门的封锁,率先报道了广西南丹矿区特大事故,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也因此开始关注“人民网”。

  我成为“人民时评”的作者,是在2002年10间,当时,我针对各地小煤矿事故频发的问题,写了一篇“保护伞不倒,小煤矿难倒”文章,试着从网上投稿,结果被采用,我也因此开始撰写“人民时评”。

  我曾经担任过地方报纸的记者、编辑,这些年来,始终都在关注各报刊、各老秘网的“时评”文章。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一两年各报刊、老秘网纷纷开辟了“时评”专栏专版,其实就与“人民时评”的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密切相关。我个人还觉得,如果将“人民时评”与其它老秘网或报刊的“时评”栏、版相比,它起码具有以下5大特点。即人民性,监督性,及时性,全局性和权威性。

  如今,“人民时评”的文章要结集出版了。我想,还是请广大关心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网友、读者以及新闻工作者,不妨忙中偷闲,自个儿上“人民网”看看,或是翻翻《人民时评》2002卷。没准儿,通过翻阅或查看的过程,你也会找出它的“几大特点”哩!

  谨祝“人民网”及“人民时评”越办越好!

  广开言路广开文路的新世界

  人民网网友 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朽木

  给声名遐迩的“网上第一评”___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专栏撰写时评,是一件很富挑战性的事儿。因为,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主办的老秘网,其读者层次之高,覆盖之广,点击率之高,都是有目共睹的。正因如此,这事儿又颇能“激活”我们这些作者。不说殚精竭虑罢,怕也是兢兢业业,总想为这张“网”点缀上一些亮点。

  我给人民网写时评,始于01年12月的一篇《不要孤立地看待赵薇事件》,当时是有感而发,又恰曾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作者会上与人民网的采编部主任、时评编辑唐维红有过一面之缘,并曾蒙其热情约稿,于是便寄了过去。唐主任十分认真,当日几次打电话与我商议此文,第二日“挂”上了网。反映不错。于是一发不可收,持续写了下来。

  给人民网的时评写稿,给网上写时评,我的体会是:我一直期盼的“广开言路广开文路”的“两路观”终于有了一施身手的疆场。广开言路,当然是指给时评作者一个良好的舆论空间。这个空间,前提是坚持导向,但这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努力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未曾言。而集中的一点,是时评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敢于切中时弊,敢于旗帜鲜明地褒美贬丑,扬善惩恶,引领正气。

  广开文路,是指时评一定要有可读性、艺术性,而不要写成高头讲章,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我同意“时评不是杂文”的说法,但我又坚决不同意把时评写成学术论文或社论。时评,署名时评,应在坚持现实针对性的同时,加强贴近性,用人民群众关心的、身边的人、事、情、理来“说话”;要注意艺术性,从题目的制定,到行文的谋篇布局,都精于构思,巧于安排,可以吸收小说、散文、杂文的好的表现手法。我以为,这一点,对网上文章、时评,尤显重要。好的、精彩的表述,才能吸引网民“眼球”,才能拥有点击率,才会有好的传播效益。这是起码的道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好了,但我每给人民网写文时,都在有意无意地向这方面努力。

  感谢人民网,感谢人民网时评编辑的辛勤劳动,感谢人民网的读者。这是一片神奇的天地,一片崭新的世界。我将竭我所能,为之作出奉献,“一网”情深。

  快速反应中坚守理性

  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 陈家兴

  时评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一个言论品种。它不是引经据典、讲究讽刺和文采的杂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究章法、过于规矩的评论。它是就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快速的评头论足。时评的出现,是媒体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表现。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快速评论,其对舆论的影响与作用不仅巨大,也有助于奠定媒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这一点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尤为重要。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 时评在这一点上有充分的发挥余地,它有意识地为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及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从而引导公众,形成舆论。

  时评是公众话语权寻求表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关注国脉民瘼、国计民生,操守良知与公正的公民,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往往成为其生活乃至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就其个体而言,他的观点有时也许是偏激的,但就整体而言,时评文章的各种观点补充,不仅使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趋于明晰,也在客观上代表了公众的看法和意见。显然,这种观点的表达和沟通,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时评毕竟不同于私底下交谈那样的天马行空和可以不负责任,一种错误或偏颇的观点的出现,负面影响亦不可低估。这除了媒体要有意识地组织不同观点的及时发布,以便于公众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外,作者的素质与站位也不容忽视。显然,时评作者的底线,除了良知与公正外,还要讲求理性。由于作者追求时评的强时效性,常常会导致一些并未深思熟虑、多半出于一时冲动的观点的出现。如果任由感性冲动,不讲理性分析,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最终不仅害了作者,也误了媒体。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时评作者警惕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时评作者写作感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