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3-9-28 14:27:23

老秘笔记(26):应命而作难煞人,无感而发凑文章 9月28日

    我的想法是,把机关文稿当作自己的产品,拟稿人作为这种特殊产品的“生产”者,出手“产品”而可以留住方法。这就好比一家老字号的中 药厂,生产药品可以出 售,但药品的配方是不会出 售的。年轻同志到机关从事机关文字工作,一定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配方”,有了独家“配方”,你到哪里工作都会大有用武之地。
    ----------摘自何新国著作《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

   难得一遇的周未“单休日”,点燃一支香烟续写老秘笔记。本周的工作有些繁杂,手上的几件事务都要限时完成,不巧领导又临时交办了一篇小材料的应急写作任务,有点疲于应付了。这篇应急材料是集体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在单位专题座谈讨论会上的小结发言。不巧的是组织看影片那天老猫刚好外出,时间仓促,只好上网看看预告片和影评,大致了解下影片故事情节。老猫写文章喜欢有感而发、随性而作,就像老秘笔记这样,一周一篇不在话下,曾经的老秘日记系列还创造过每日一记的“壮举”。但机关文稿写作的参谋、服务和保障功能决定了拟稿人更多的是应命而作,有时还要“无感而发”,就像老猫这次的应急任务一样。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躲不掉、推不了,那就抓紧思考如何成文交差吧。实话实说,这篇文章老猫写得自己都不满意,就不拿到老秘网“晒”了,这里仅把思考和起草过程与大家分享。

      (1)思考。既然是小结发言,就不能写成纯粹的观后感。影片中周恩来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可以作为一个“引子”,要求大家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责任做好本职工作。由于没看影片,所以老猫认真阅读了相关影片介绍、评论和网友观后感,从中去寻找写作思路,提炼文章观点。感觉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结合当前开展群众路线的总要求和本单位干部职工反对“四风”的实际情况,老猫决定选择比较有针对性,也比较有话说的调查研究,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三个方面问题来收集素材和构思行文。


      (2)行文。文章开头当然是由组织大家观看电影引入,接着综合点评下大家的发言情况,之后便抛出自己的观点。由于是学习交流会,目的是统一思想认识,不是解决具体问题,所以,通篇以讲道理,提要求为主。为了让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思路观点更加清晰,老猫将文章框架设计为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近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我们要以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镜找差距,以兰辉等新时期干部楷模为镜查不足,在自问中反省,在反省中提高,不能只拿尺子量别人,不拿镜子照自己。同时要善于开展批评,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明着不讲、暗地乱讲。这里顺便说下自己脾气比较急,时常批评同志,但基本上是对事不对人,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二是调查与研究的关系。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就是要求真务实、解决问题,只调查不研究,容易变成形式主义,只研究不调查,容易沦为本本主义。影片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对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具有深刻的启迪。然后就本单位实际谈下如何调查,如何研究,如何出成果。三是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在老秘网看到有关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影片中的周总理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做好党的工作,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人民服务。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谋事、用心做事、用心成事,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3)修改。
**** Hidden Message *****

      这篇短文仅是老猫对一篇应急文稿写作过程的简单还原,算不上何新国老师所言的“属于自己的独家配方”,有兴趣的朋友估且看看,感觉不妥就一笑而过吧。当然,如能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给老猫提一点意见建议就更好啦。

   最后紧急通知,今晚8:00何新国老师在QQ群:14260122举行第三期在线答疑,主题为关于名单排序问题的探讨,欢迎有空的朋友准时参加。

9月29日补充:


   何新国第三期答疑活动全文实录已发布,详见置顶贴。

村夫 发表于 2013-9-29 16:25:06

老猫谦虚,说是自己不擅长写理论文章。其实本文“三论”(论点、论据、论证)鲜明,“四性”(现实性、政治性、理论性、逻辑性)齐备,已然是一篇不错的理论文章,即便不算“配方”,也算教给大家生产过程了。若实在要吹毛求疵,敝以为,文章标题以及导语之后的第一自然段从语体看与理论文章不太相符。然而这恰是一般读者兴趣之所在,要说是错误,本人也爱犯这一类的错误。但我们毕竟不是毛泽东这样的巨擘,他老人家写新闻稿可以不论规矩,因为他就是规矩,而我们还得受规矩的制约。村夫唐突了。

征程 发表于 2013-9-28 15:00:04

文章很好,深入浅出,情、理、事相容。期待下期笔记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9-28 15:07:11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老秘不看电影,照样有体会。心想笔杆子们不出门写了多少门外事啊!什么是调查研究? 老秘看预告、读影评,想思路,定篇章,讲道理,提要求,还真是解决应命而作、“无感而发”的好办法呢!虽未读大作,估计也不会差!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9-28 15:11:11

看罢隐藏内容,果然不出所料,仅从几个标题,已经抓住人心,如此调查研究,堪称独家配方。请发出来以飨大家!

zmrcg 发表于 2013-9-28 16:36:13

了解了写作过程,学习了。

龙之吻 发表于 2013-9-28 16:38:20

学习下老猫的写作思路

江苏省委秘书 发表于 2013-9-28 19:43:13

学习、学习、再学习,受益匪浅

叶赫那拉 发表于 2013-9-29 09:10:35

办文办事办会中办文最重要

正能量 发表于 2013-9-29 10:47:11

无感而发凑文章 是对秘书预见性能力的一个考验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老秘笔记(26):应命而作难煞人,无感而发凑文章 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