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创业之城”建设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的形势下,我老秘网市作为全省第一方阵城市,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发挥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和全民创业重要推动作用,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推进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现代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精致大气之城、平安幸福之城”。一、推进科技创新
第一,坚持自主创新,既要全面推进,更要把握重点。一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益群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同样居于主体地位,是铜陵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源动力。二要注重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要从主导产业中,每年优先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扶持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以项目建设聚集盘活各种资源和要素。三要注重发挥载体的培育作用。重点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开发、高效益产出的原则,突出产业定位,健全服务体系,吸呐优势资源,推进产业集聚,促进循环发展,形成层次分明、衔接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园区体系,把工业园建成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光电、PCB等优势产业集聚区,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的主平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第二,坚持自主创新,既要完善政策,更要创新机制。一要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县、区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自主创新工作的考核和督查。二要完善多元高效的投入机制。要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确保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性作用。三要构建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要营造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有关自主创新的政策以及我老秘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开展推进自主创新的系列活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精心组织好招商引资、产研合作、科技下乡活动,在创新方式、拓宽领域、提升层次、注重实效上下功夫,使更多的创新活动在我老秘网市开花结果。四要建立创新人才队伍培育机制。重点是要加快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集聚人才资源,以人才的领先推动创新的领先。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完善创新团队引进办法,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满足对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的需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计划。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建立以职教中心等为重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有机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我老秘网市产业发展紧缺实用型人才。
二、推进改革创新
第一,全面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一是切实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围绕“提高社区自我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严格按照铜陵市社区居民自治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居民公约制度、居民和党员代表议事制度、议事协商委员会议事规则等体制机制,开展居民自治试点,提高居民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参与度。二是提高城乡社区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城乡社区建设民生工程,切实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本养老、计生卫生、文体教育、法制科普、平安创建、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文体科普等社会组织,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移,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常态化,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全面启动社会组织市级孵化园工程,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文体科普等社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年增长率不低于7%;继续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范围,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
第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一是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四是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深入推进农村“两项”改革。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等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统一、待遇平等。六是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到2016年,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
第三,全面深化推进其他各项改革。重点是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方面,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管理等制度,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同时,继续扩大事业法人治理结构试点范围。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逐步将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事务性、辅助性职能依法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重点是在市政、园林、环卫等领域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同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险一卡通制度,持续深化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目标取得实效,努力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探路者。
三、推进全民创业
第一,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创业。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信息主渠道和舆论引领作用,增强创业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二是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宣传创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创业服务展位,利用市场每周的招聘会开展创业宣传。三是通过创业典型宣传创业。在全市开展创业典型选树活动,对创业典型通过报刊、电视台和市、县人力资源市场创业宣传栏进行宣传。四是通过专项活动宣传创业。在全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在全市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参与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各县、区政府将创业培训纳入教育规划,安排补助经费,通过整合、利用培训机构培训资源,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编辑培训教材,大力培训各类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创业者,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重点是面向大学生、退役士兵、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创业群体,深入开展“创业培训进高校”、“创办企业”和农民工专场培训等,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着力扩大创业者队伍。另一方面,各县、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开辟创业辅导专用场所、配备创业辅导专业人员,设立创业辅导站,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同时,要支持专业创业辅导机构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创业辅导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质量。
第三,助推各类群体创业。一是健全金融支持体系。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创立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开发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积极推行商品房、商标权、专利权、股权、市场摊位使用权、应收账款、仓储货单、存货等各种方式的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贷款及联保协议贷款、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法定代表人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大力开展个人经营创业贷款。二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国有担保公司资本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进入担保领域,壮大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三是加大创业资金投放力度。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县、区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全民创业扶持奖励资金,用于全民创业的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创业培训以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用于支持初创型、中小型、微利型、科技型、就业型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不断加强创业载体建设。通过全面推进园区建设,落实千人创业扶持计划,提高全民创业水平,力争到2017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万户以上,实现成功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超3.5万人次。重点是加快农民工、大学生等创业园和创业一条街建设。要按照主导产业和回乡创业人员投资意向,落实减免税费、租金、水电费用以及社保、岗位、培训鉴定等优惠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型、科技型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做到场地、人员、设施、制度、政策“五落实”,为入园企业提供人事代理、事务代理、法律援助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第五,提高创业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公共技术服务,提高初创企业科技水平。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研发、试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和公共技术推广,支持中介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让等服务,满足初创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三是提高部门服务意识,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建立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把创业主要工作指标纳入政府主要工作目标考核,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
(课题组成员:纪红兵 程多红徐小云 何庆忠 李军利 王根树 高 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