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章 发表于 2013-9-22 08:35:07

略谈如何成功应对公务员考试

    当前有不少所谓公考培训机构的培训老师,不认真研究考试题目,对考试题目的认知水平与命题者题目设置的初衷距离遥遥,知识储备少得可怜,思维平庸、粗糙、简单,讲课语言干瘪,解题方法呆板,使很多报班者大呼上当受骗。为了给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同学指点迷津,让他们带着激情带着兴趣带着自信去应考,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备考效率,诚恳邀请对公考试题的命题规律、考察重点有研究有心得有科学高效的应对技巧、策略和智慧的人,共同成立公考辅导联盟,为不甘平庸、立志公考的同学铺平人生的胜利之路、辉煌之路、幸福之路。    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对公考试题的分析,粗略地讲一下如何成功应对公考。    公考试题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二是申论,三是面试,三次考试各有侧重。行测注重考察考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在科学思维方式指导下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部分试题数量国考题一般有135——140道,省考题一般有120道。近年来,无论国考还是省考试题题干的阅读量都在持续增大,所以培养做题语感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就成为考的哼行测取胜的必备基础素质。再就是,行测题完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形式上的这一安排,为有心备考的同学提供了极大便利。一定要结合题目所给选项,把选项看成构成题目整体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来看待,从整体上宏观上理解把握题目。现在从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分别谈一下公考行测试题应考注意事项。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公考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做言语理解与运用题,一定要有语境意识,要有语言方向感。词语选择填空部分,要高度关注经常用错的100个左右的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学会在多词语选择题目中选准一个词语一锤定音快速做出正确选择,千万不能左看看右瞅瞅犹疑不决。语义理解题目关键是快速阅读题干信息,有效把握段落语言的逻辑走向。一般情况下,语段的逻辑重心在其后半段或者是最后一两句内。往往在作者亮出观点前会用到“但是”“然而”“事实上”“客观上讲”“无数实例证明”等连接性词语,在诸如此类的连接性词语之后,就是本段的逻辑重心。如果只看这些段落的最后部分直接做题,也可以保证得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分数。现在以2010年国考真题举例说明。    先看2010年国考真题中言语理解与运用题目。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    三分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遗憾   B.无奈悲伤      C.感伤埋怨          D.骄傲惭愧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从“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我们可以判断出其前的句子表现出的对于中国诗歌的翻译情况的态度是存在两个方向的,一个是积极的态度,一个是消极的态度。这样,B、C两项自然排除,剩下A、D项,很明显,D项的“惭愧”不能获得语境支持。因为“惭愧”用于自己做错了事而觉得心有愧意,对不起别人。在此,明显是不能选的。故选A。    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    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    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虚浮      B.包涵虚无   C.贯穿空洞      D.体现枯燥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做好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好“所”字的用法:“所”字后面常常省略表被动的“被”字,此句即是如此。有时表被动关系还可以在动词后面加“于”字,如:“道”贯穿于茶艺的整个过程。当然,“所”字也能用来表主动,如:“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正能量,让人感动”。A、B、D选项的第一个词语都是逻辑主语所具有的主动性功能,均应排除。故选C。    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能在国籍上获得    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    申请了专利。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抢先      B.操作独立    C.控制自发      D.专营及时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先看第一个空,B、C、D提供的词语动宾不搭配,不能说操作产业这个很简单,可以说控制产业的发展、走向,专营产品,但不能说控制产业、专营产业。故选A。    4.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    ,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   B.名声大噪   C.声名鹊起   D.享誉中外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如日中天”用于事业蒸蒸日上、达到鼎盛,不选;“名声大噪”指的是因为名声高引起高度关注,文中强调的是景泰蓝这种工艺品在景泰年间名声一下子高了,并非强调其名声高而引起了极大关注,故不选;“声名鹊起”是指声名一下子升高起来,符合题意,故选。“享誉中外”不用再看。    5.五四运动后,许多人追求真理。追求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    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    ,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识别通病   B.甄别矛盾    C.辨别现象   D.鉴别弊端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识别、甄别的宾语只能是具体的可以触摸的事物,在此段落中,“政治主张”、“政治力量”是抽象名词,不能说甄别或识别政治力量,因此也不能说“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识别(或甄别)中认真思考”,故排除A、B。第二个空要选的词语一定是个贬义的词语,只能选“弊端”,故选D。    还有一种方法,先看第二个空,容易排除A(通病不能用种种去修饰)C(现象一词没有方向性,是中性词)。剩下BD两项,稍作分析,即可正确作答。    21.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笔下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地刮,想让凛冽的狂风刮走人们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抵御寒冷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南风获胜。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用15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这段的逻辑重点在文段最后的四个字“南风获胜”,结合题干信息中是将温柔的“南风”与凛冽的“北风”对比来写的,很容易选到正确答案A。如果是语言敏感的考生,读完题干就会想到答案。直接从答案中选出跟自己想法一致的那个选项。    22.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物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物被冲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也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发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首先用20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本段的逻辑重点依然在后面,前面说的热带森林只是引子,重点是后面的温带森林。只要确定了这一点,选项中不带“温带森林”字样的可以直接排除。剩下A、B,B强调的是温带森林相比热带森林更容易遭到破坏,段落中并无此比较,故不选。正确答案为A。    只要训练有素,可以直接选出正确选项A。    2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首先用18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此题为送分题,可以直接选出B选项。    追求知识时,态度应该是没有颜色的,也就是说文中“没有颜色的态度”和“有颜色的力量”是对举的,故不选A。    文中还赋予“有颜色的力量”以方向性,C、D都没有方向性,故选B。    24.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Hidden Message *****    首先用12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此类题目常考,要高度关注。    做好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楚排名第十的人的相邻分数的特点。设第十人的成绩为X,则第一名至第九名的成绩分别为100、99……92(等差数列,中项为96),第十名后还有9人,最后一名的成绩为60,十一名至十九名的成绩依次为X-1、X-2……X-9(等差数列,中项为X-5)。据此,可列出方程:88×20=96×9+X+(X-5)×9+60,整理得到:10X=881,故X最小为89.故选B。说明:当问一个数最小为整数多少时,一定用进一法,当问一个数最大为整数多少时,一定用舍尾法。解释一下:很明显,此题中,10X=881,X=88.1,但是X取88还是89呢?如果取88,排在他后面的那九个人的成绩只能依次取87、86……79,这样的话,总分不够1760。因此,他的分数必须是89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力口氵由 发表于 2013-10-10 11:19:12

继续啊,前辈。万分期待中!

碧潭飘雪 发表于 2013-10-24 14:54:22

好贴,推荐一看才是啊,好贴,怎么写的呢

华昱高质量 发表于 2019-7-8 11:18:45

热带森林更容易遭到破坏,段落中并无此比较,故不选。正确答案为A。   只要训练有素,可以直接选出正确选项A。   2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首先用18秒以内的时间带着理解和思考读完题干和选项。此题为送分题,可以直接选出B选项。   追求知识时,态度应该是没有颜色的,也

黄叙阳 发表于 2020-7-2 16:44:23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略谈如何成功应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