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区域发展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编者按:“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是指以产业集聚区为主的科学发展载体和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这是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河南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本文对此作了专门介绍。“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实施情况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并逐渐演化成经济危机。如何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并在化危为机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成了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必解题。
河南省在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省情的基础上,于 2008年年底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工作构想,把“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力求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市场条件,创造和扩大自身的市场需求。2009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克服当前困难、应对挑战的应急之策,又是培育崛起新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大计。
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以产业集聚发展程度决定城镇发展规模,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四集一转”: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推动,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重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编制完成了装备制造、汽车、食品、纺织、有色、化工、生物、电子信息、畜牧、花卉等一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组织转型升级“双百”计划,大力推进 1074个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郑州百万辆汽车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组织编制了15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项目建设,运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了84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启动了30个服务业特色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其成为拉动内需、推动跨越、实现崛起的重要动力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科学修编并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市城市和县域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五级城乡布局结构;同步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统筹郑汴新区规划布局建设,推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大郑东新区建设、汴西新区加快发展;开通郑欧铁路货运专线,建设以航空运输、公路快运、铁路高速客运和集装箱转运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在区域内率先实现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社会资源共享、生态和环境保护合作;逐步建成了一些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城区、综合改革核心实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服务中心。
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适用性开发研究为重点,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等一系列文件,坚持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新增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20多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近10个。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新培育 20家新型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重点培育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3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
经过 5年持续而深入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推动,“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已经成为河南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推动了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持续效益。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成效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提出,不仅是根植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决策和实践创新,而且是对如何培育区域竞争优势进行的理论探索。
城市是生产要素集中、配置、高效实现其价值的需要和结果。现代城市更是吸收了并持续吸收着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现代文明的全部成果,成了区域生产中心、交易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就业中心、资源整合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镇只能而且必须在资源集中和产业集聚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去人为地造城。产业集聚区作为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既是区域发展物理空间的依托,也是生成、承载并推动“三个体系”建设的生产力平台,是“三个体系”之母;现代城镇体系作为区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空间,既是产业集聚的结果和区域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涵养和保障;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柱;自主创新体系作为城镇和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既是发展、改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生产力,也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城镇体系的活力源泉。
换个角度分析,离开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现代城镇体系就失去了灵魂活力和基础依托,现代产业体系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配套能力,自主创新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创新的成果也不得不成为束之高阁的藏珠之椟。缺少了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无论多么现代的城镇都难逃败落的结局。如果没有现代城镇体系做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所需要的人才将因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科研条件、人文环境等的不配套、不理想而难以吸引进来,即使引了进来最终也难以留住,这两个体系所需要的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开放而完善的市场体系也难以构建。
可见,现代城镇体系因为产业集聚区而水到渠成,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产业集聚区而产生、发展、成熟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因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而有了动力和依托,自主创新的成果也有了便捷而有效的实现途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是密切联系、互为推动的统一体,它们高度融合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下,缺一不可,从而构成了独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度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
5年来,河南省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也颇具说服力地证明了这种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已成为河南区域发展的具体抓手和实践平台。5年来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发展健康迅速,全省已建成 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12年,全省产业集聚区产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达到4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3.7%,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47.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3%;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9.5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9.0%,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3%;从业人员达到 299.18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的一半以上。2013年前5个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了33.2%,占全省投资比重近 50%;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以及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都占全省的一半还多。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实际引资超过2080亿元,在全省占比约58%。集聚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能力的逐步完备,初步实现了产业的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阶段性目标正在实现,“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的边际收益也越来越明显。“主题主线”的工作内容和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之中,推进工作的主要切入点、着力点和成效面主要集中在“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平台之中,这一模式已成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已成为打造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坚实途径和现实支撑。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就是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阶段效果。这个升级版所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所依托的升级路径,所需要打造的升级动力,均蕴含和体现在“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实践之中。推进这一模式的深入科学实施,必然带来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尽早显现。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已成为河南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基本内容和必然选择。发展经济学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它所反应的却是技术、产业、软硬基础设施等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这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在一定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是无限供给的,各要素之间的经济学关系也并不都是乘数关系,规模经济必须有内涵式发展的支撑,要素结构的不断变迁升级才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任何优势的培育都离不开区域发展的阶段需要和产业发育的水平需要。从河南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水平决定看,其竞争优势的培育必须紧紧围绕五个要素展开:生产要素最大程度的聚合优化升级、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经济组织的培育优化创新改进、相关制度的服务跟进和引领提升、需求条件(市场)的培育挖掘和开拓规范。不管从经济学的学理分析,还是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验证,“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的实施都满足了这些要素培育的需要。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的实施,不仅直接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科学检验了其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成效。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必须有一套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但数字不能说明的东西往往是发展的核心。地方党委政府应该紧紧抓住的根本,就是发展动力的找寻和竞争优势的培育。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是由在那个时点上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所决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自然就跟进升级,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也需要跟进完善,市场的竞争配置作用和政府的调控服务作用同等重要。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的实践启示和理论贡献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在河南省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不仅证明了它的实践价值,对推动区域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且也极具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意义。
首先,从战略决策角度,河南省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基于对区域发展的具体阶段进行的科学判断。2008年时,河南省经济总量虽处于全国第五位,但人均水平低,农业比重高,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低。从河南产业发展上看,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除已有的老的国有工业基础外,承接产业转移主要靠自然资源以及用地、用工、税费、用电等方面的优惠吸引投资,产业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集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人口每年外出打工近2000万,出现大量空心村,国土的空间规划利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从消费结构看,消费率只有31%,城乡消费差距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132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4%,农民收入人均443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从总体上看,河南虽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人口素质、收入分配、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保障支撑能力弱。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察,基本处于要素导向和投资导向混合的发展阶段。“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准确把握并引领了这一区域发展阶段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基于对区域发展的特殊矛盾的清醒认识。从当时河南省情的基本矛盾看,粗放的发展模式已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粮食生产主产区保耕地与推进工业化用地矛盾,低水平城镇化、农村散乱小空置造成国土空间资源浪费,劳动力素质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业发展了但农民收入增长难、农村面貌改观难,新农村建设建出“盆景”容易、见到春花满园不易。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察,既需要基于跨越赶超战略的外延式产业做大,又需要基于创新提升培育优势战略的内涵式产业做强,因此整体工作把握既要注重机会效率,又要注重创新提升。“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准确把握并适应了有效破解区域发展矛盾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基于对区域发展突出特征的准确把握。处于欠发达追赶型的中部区域经济体,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必须以全球视野研究区域发展,谋划产业发展,找准在全国经济大版图上所处的方位,把握在全国工作大格局中所处的节点,抓住在全球产业转移中可利用的机遇,明确在区域竞争中培育优势的重点和抓手。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发达省份将逐步进入个位数增长时期,“创新与转型”是主要的增长特征;中部省份将进入介于个位数与两位数之间的增长时期,“做强与创新” 仍然是中部主要的增长特征;西部省份将进入两位数高速增长时期,“做大与做强”是西部经济的显著特征。河南处于中部之中,“做强与创新”应该是现阶段的区域发展特征,“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准确把握并体现了这一区域阶段发展特征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基于对区域发展策略的正确选择。战略指明方向,战略明确目标,战略鼓舞士气。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正确的路径、有效的举措,更离不开战略管理。河南区域发展战略明确、科学、有力,战略实施中面对不同发展时段、发展矛盾、发展特征以及完成任务的个别需要,是以机会为先导谋划推动工作,还是以战略为先导谋划推动工作,两种策略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效果。诚然错失良机会影响发展,但必须认识到,机遇(机会)有时可能带来陷阱,对机遇的过度依赖就可能变成投机,没有立足实际的战略支撑而盲目抢抓机遇,就可能导致资源分散,过度多元化使一个地区形不成产业生态、产业链条和产业支柱;与邻近地区同时抢抓机遇,可能形成发展的同质化;过重于抢抓机遇,就可能习惯只顾当前需要而忽略长远需要,给长远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发展模式从内涵到外延,从平台到抓手,形成了战略实施中正确的策略运用,既注重了当前需要,又注重了长远发展;既注重了以战略为先导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又注重了把握机会机遇争取产业转移落地。从战略实施角度讲,已经形成了目标引领实践、路径清晰科学、推进具体有力的策略运用范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基于对区域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是现阶段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其实质要求就是既要有发展量的需要,又要有发展质的保证。量的需要就是由政府按照凯恩斯理论的“需求管理”,通过对构成需求的“四架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和政府开支内部结构实施转型;质的保证就是要同时依靠和强化“供给管理”拉动经济增长转型,把供给边的力量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经济专家把供给边力量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等)、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等)。按照斯密的理论,供给边力量可以综合为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把区域转型发展需要的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在要求全部涵盖并有效聚合,推动了区域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
其次,从发展模式选择上,河南省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打造成功的发展模式,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准确判断和把握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阶段特征。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顺应规律办事,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在迈向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转型发展大时代,这是首要的问题。经济工作的决策判断、方略举措当然要关注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但最重要的是研究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研究它的发展阶段与阶段特征,研究它的主要矛盾与群众需求,研究它的共性与个性,唯此才可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打造成功的发展模式,必须注重实际、发挥优势,明确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干好经济工作的正道、捷径和诀窍就是“注重实际,发挥优势”,同时还必须重视优势的培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占据高点,思虑长远。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地理特征、不同的人文传统,不同的产业水平,优势培育的基本内涵和现实要求一定是不同的。从发达国家产业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教训看,竞争优势培育的本质需要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创新与变革”“技术进步与制度配套”,总之,就是地方政府如何给企业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有效的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
打造成功的发展模式,必须明确目标、凝聚合力,把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战略目标和优先选项。处于转型发展中的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第一位的任务是确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战略,在战略规划中体现培育优势的要素和意图,在战略实施中把培育优势作为优先选项,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既要算小账又要算大账,既要算明账又要算暗账,既要算死账又要算活账,心中有机会成本,手中有步骤安排,干中有路线图和施工表,一切为优势培育和战略目标服务。
打造成功的发展模式,必须科学执政、为民执政,把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作为对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品质的最好考量。竞争优势的培育是工作中的战略选项,是关乎未来的长流程工作,是投入显性成本而可能没有及时收益的“隐政绩”,是对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的责任、魄力、担当、胸怀、眼界、境界的考验。如何选项、决策、部署、投入及实施,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和检验,更是对执政品质的考验和检验。在实际工作中,这是一道既容易解答又不易解答好的问题。
再次,从理论创新上,河南省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内容。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合适的发展模式支撑。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确立是区域经济发展活跃、稳定成长的重要标志,区域竞争优势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生成、凸显,并得到培育和强化。“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从发展生产力这一准确视角切入,提出并确立了一个区域发展的重大命题,即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从实践上看,这是在强化并释放改革红利,通过优势培育消弥并破解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从理论上分析,这是变制度成本为制度资本,通过制度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资本节约。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要素的投入。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背景下,区域竞争、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完全依靠要素投入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日见其局限性。我们可以认为,区域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优势、生产要素优势、企业发展优势、需求市场(条件)优势。“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单纯依靠资源禀赋挖掘区域比较竞争优势的僵化观念,而且把以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为突出特征的改革举措变成了区域竞争优势的内容之一,从而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内容。
(作者系四川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天德;四川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薛蒙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