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 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做贡献
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做贡献2010年3月去年12月,市委召开市委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今年2月1日,市委书记李春城在成都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就此作了重要讲话,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近期目标是用5—8年将成都建设成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新三最)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集聚、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中期目标是用20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长期目标是用30—50年最终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在锦江,2009年12月25日,区委书记周思源在区委五届九次全会开始和结束时,分别作了“抢抓机遇 谋划长远 更高定位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而努力奋斗”和“勇创一流追赶跨越为实现锦江新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讲话,系统地提出了锦江区未来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目标定位及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关乎锦江发展的大事,关乎成都发展的大事,关乎百姓生活的大事,关乎子孙幸福的大事,是每一个成都市民应当关心的大事。因此,了解、认识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有关内容,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就成了我们每一个成都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讲三个问题,一是关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二是关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三是我们怎样投身到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建设中去。由于这些内容还会不断丰富发展,建议大家经常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学习。一、关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什么是田园城市?19世纪末的英国面临着工业化带来的严重城市问题: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区,使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急剧膨胀,住房和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社会矛盾日见尖锐。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有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就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英国的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1898年发表了他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乡村发展的滞后,资源的过度浪费,自然的过度破坏。这种代价不仅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1919年,英国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类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实际上,“田园城市”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它不仅对城市规模、功能布局、人口密度、环境保护等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还涉及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统筹城乡的社会制度,目的在于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可用12个字概括,那就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自然之美就是要严格保护农业地带,让居民能方便地享受乡村的清新乐趣,要突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园林化,建设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要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等,其实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社会公正就是要改革分配制度,减少收入差距,保障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均等,为穷困者建设住宅,逐步减少和消除贫困差距,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结构。城乡一体就是要“把乡村和城市的改造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把乡村和城市的健康、自然、经济因素组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的城乡结构形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有机动态平衡。(二)成都为什么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城市定位和目标既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又决定城市发展水平。成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辉煌成就、西部10年大开发、成都经过6年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当前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成都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就是成都市委代表成都市人民做出的科学选择。主要表现在:一是抢抓历史机遇、推动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条件的局部地区可能打破三次产业顺次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跨越发展。成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自然条件优越,市场腹地广阔,科技教育基础坚实,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并有6年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所以,在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之际,成都要真正把这些历史机遇转变为跨越发展的战略资源,就必须确立更高的目标,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谋划长远发展。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进一步明确了成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和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历史定位,充分体现了成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城市理想,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推动成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是顺应发展规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2003年以来,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有责任不断把实践推向深入。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和全面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实现国际化。因此,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既巩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既定方向和已有成果,也描绘出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未来愿景,进一步解决好新形势下城市长远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问题。三是落实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就是要确保把以人为本落在实处,真正做到赋权于民、藏富于民、造福于民,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就是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让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城乡群众即享有现代文明,又享有自然之美,简称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就是要大力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让群众生活在成都有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三)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有哪些?1、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自然之美——水清洁、无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在友好型的生态环境中得到体现,应该是城市即为田园,田园即为城市;必须在城市绿色型、低碳型产业中得到体现,传统工业比重下降,现代农业与服务业比重上升;必须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风貌中得到体现,如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服务等方面,城乡居民应当享有同等的服务。社会公正——依法行事,社会机遇平等,充分就业等。注重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为全体市民带来更全面的利益,均衡的公共服务覆盖全市城乡,让公民老有其位、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乡一体——城市繁荣与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要使城市与农村、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协调。要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些新城镇,实现大城市带中小城镇。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二三圈层的城镇是“城在园中”,广大农村是“人在园中”。这里讲到的“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即在本质上秉承了霍华德早期田园城市的基本构想,同时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超大型和现代化的显著特点。2、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四个基本要素: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世界级——在建成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为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成都新近出炉了《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这是目前成都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编制完成的第一个相关规划。新规划把成都放在了世界产业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这样一个大的体系中去审视,最终划定了4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和19个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新规划的空间范围更广阔,以前规划“全域成都”是在成都市域的12390平方公里范围以内进行规划,而新规划把范围放大到了“成都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这样一个广阔空间去安排、考虑产业布局以及城镇体系布局。现代化——就是要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辐射带动西部乃至全国,进而融入世界。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对传统产业实行技改,实现高端化,加快我老秘网市的产业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转型升级。现在已经有1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成都扎根,成都也荣登“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超大型——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将把成都放在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内谋划其功能及定位。特别是要促进成都经济区内(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产业优势互补、错位竞争、联动发展。因此,成都今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现在的成都行政区内,而应当包括成都经济区内的大量中小城镇和广阔田园,并实现就业、社保的同城化。田园城市——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从规划的角度讲,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西部区县城镇是“城在田中”,东部、南部和北部区县城镇是“城田相融”。到2015年,我老秘网市林业、园林发展总体水平将达到全国一流,城区人均绿地达到13平方米。2020年达到15平方米,展现田园城市的自然之美。成都还将打造“两山环抱”的绿色生态屏;统筹建设“星罗棋布”的城乡绿地;传承川西林盘,建设林田相融的绿色家园;建设水系、公路、铁路“三网相连”的绿色走廊。3、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六个具体特征: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市域现代产业体系、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功能,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在建成西部“三中心、两枢纽”(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成为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因此,成都将强化面向世界的成都航空枢纽建设,配套建设国际航空物流园区,继续开通通达北美、欧盟、日韩等发达地区的国际客货直飞航线,将成都市场的辐射腹地扩展到印巴、中亚、东盟等更为广阔的“大西部”。市域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社会和谐——城乡二元体制全面破除,城乡居民享有更充分的社会福利和更有力的权利保障,具有很强的幸福感。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安定有序。要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要均衡使用和开发环境资源,一方面抓末端治理,一方面抓源头治理,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让城市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到2015年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我老秘网市将编制完成《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互联网向物联网演进、数字网向智能网跃升两个重点,着力打造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和“全程安全”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率先建成“无线城市”。4、“三步走”战略部署:实现新三最→世界三级城市→世界二级城市。第一步实现新三最——用5-8年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这是成都的近期目标。第二步建成世界三级城市——世界城市是指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按照目前一般的划分标准,纽约、伦敦、东京三个城市为世界一级城市;巴黎、法兰克福(德国)、新加坡、香港、首尔等20个左右的城市为世界二级城市;西雅图、休斯顿、阿姆斯特丹(荷兰)等40个左右的城市为世界三级城市。成都将用20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这是成都的中期目标。第三步建成世界二级城市——用30-50年时间最终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这是成都的长期目标。5、五项重点工作。定位和目标确定后,路径和方式至关重要,必须落实实现发展构想的具体方式。进一步完善全域成都城乡规划——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基础。而规划不仅仅是城市建市规划,每个部门都要编制各自工作的规划。目前。《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已经出炉,各个区也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这是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铁路方面,除已经运营的成渝、成昆、宝成、达成铁路外,成灌、成绵乐、成昆货车外绕线、成都新客站、成都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近期将开工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成都至浦江铁路、成昆线扩能改造、成渝客专、成兰铁路、西安至成都客专、成贵铁路等项目。此外,川青铁路、成都经西宁至张掖的2条联系西北地区的干线铁路也已纳入国家规划。航空方面已如前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这是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也是出路所在。要奋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直奔“微笑曲线”两端,力争在全域成都范围内实现产业发展的单位资源利用率最高、贡献最大、充分体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成都平原的农业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好以工促农和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推动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大力促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应当是城乡居民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要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始终。要在医疗、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治安、社会环境等方面让全体城乡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2009年12月26日,全国公众将建国60周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大奖的荣誉送给了成都。幸福感指数主要涉及人情味、就业机会、教育质量、治安状况、交通状况、医疗水平、房屋价格、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文明等12项主要指标,共计有3000万人和660个城市参加选评。 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构想,以成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不开放,没有希望。不充分开放,也没有希望。因此,必须促进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都市委和市政府把今年作为“加快开放年”,要在国内、国外全方位的加快开放步伐。领事馆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对外交流的渠道和桥梁。自美领馆1985年率先在成都抢滩后,成都的领事馆数目稳步上升。现已有德国、法国、韩国、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的领事馆在成都落户。领事馆的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领事第三城”。6、组织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关键在干部,难点也在干部。成都的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创造了优异成绩。但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相比,一些干部还存在在岗不敬业,工作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好人主义”,学习不主动、不深入,甚至违法乱纪等问题,难以适应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干部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素质,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在全市形成竞相发展、争先创优的氛围。二、关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自成都市委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之后,各区(市)县都在积极行动,谋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成华区提出“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目标定位。青羊区提出“全面城市化、率先现代化”,建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武侯区提出加快建设“商务高低、宜居武侯”的战略定位。金牛区确定建设“五区金牛”的发展目标,即:成渝经济区圈的现代商贸聚集区,高新产业成长区,文化旅游新兴区,技术服务品牌区,人居创业优选区。高新区提出科技城南、商务城南、国际城南、时尚城南、宜居城南的目标定位。以国际现代眼光把天府新城建设成为充满现代气息和个人魅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现代、城市品位一流的城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打造24小时不夜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城区也在加快发展,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如北京东城区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目标,上海黄浦区确立了建设国际大都市核心城区的目标,上海徐汇区确立了建设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除直辖市外,副省级城市的杭州上城区提出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下城区要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核心城区;中部地区的武汉市江汉区提出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区;西部的重庆渝中区提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而且要打造成为内陆香港。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是锦江的大事,是锦江每一个干部和居民的大事。下面就有关问题做一概要介绍。(一)什么是“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周书记在谈到“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精品城区”的内涵时指出,将锦江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战略定位,是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在锦江的具体化。他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国内一流、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发展水平更高。就是要全面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GDP,全区的GDP应该是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应该在两万到三万美元之间,这是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美国人均GDP是四万美元,日本是三万美元,韩国是两万美元。同时,还要使城市融入世界,国际化程度更高,国际间的往来、投资和合作都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第二,发展质量更好。一是生态环境更美;二是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三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四是更加注重人居创业。第三,发展定位更高。即国内一流、西部第一,并成为成都建设田园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从本质上看,“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目标定位体现了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深刻内涵。市委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其核心就是要实现城乡全面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资源节约。锦江区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从本质上体现了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从参照体系看,充分体现了市委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要求;从发展时序看,用10年时间“分两步走”的方法实现目标的安排,又充分体现了市委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发展水平上,更加充分地体现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成都成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型城市的样板。——在发展质量上,更加充分地体现城乡一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宜居乐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成都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在发展定位上,更加充分地体现中心城区的先发优势,努力成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排头兵,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在发展时序上,先用5年时间,即在“十二五”规划完成之时,基本实现“四区”建设目标(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率先实现城市化引领区、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再用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进入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第一方阵”(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城区)。(二)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区委提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战略定位,不是跟风,不是赶时髦,是科学发展锦江的生动实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和条件信心之上的。从现实条件看,锦江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锦江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春熙路、盐市口商圈闻名全国,东大街被确定为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商务主轴,成都CBD核心区的80%以上位于锦江区,城市东部副中心建设的启动给锦江区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后劲。锦江区自然条件优越,沙河穿城而过,府河、南河在锦江区交汇,近18平方公里的“198”区域更是许多外地城区所没有的生态区域。从文化优势来看,锦江区自古以来便是商贸商业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地方。大慈寺、水井坊遗址、李劼人故居等历史遗迹遍布区内。这些自然的、历史的、产业的条件为锦江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从现实基础看,2007年以来,我老秘网区围绕“四区”建设奋斗目标,在统筹城乡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突出表现在:——新型城乡形态初步显现。2008年,我老秘网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缩小到1.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率达到9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9%)48.3个百分点,为加快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三次产业比由2006年的0.3∶36.1∶63.6调整为2009年的0.3∶27∶72.7,服务业比重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服务经济结构。而且,发展质量显著提高。锦江区区域不大,但贡献有目共睹。我老秘网区在62平方公里的地方,一年创造了130多亿元的税收。表明我老秘网区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综合配套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初步构建了“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对外开放程度较高。2007年至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达5.6亿美元,年均增长46.1%。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了全省、全市的1/5和1/4。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家,使入驻我老秘网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75家,占全市的51%。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重大产业化项目实施成效明显。我老秘网区先后引进和实施了仁恒广场、航天科技大厦、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百扬大厦、铁狮门、新鸿基环球贸易广场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不仅增强了锦江区产业发展的后劲,而且将有力地推进锦江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面临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正在打破一、二、三次产业循序渐进和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得锦江区与东部沿海城市站在了抢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为锦江区加快缩小发展差距提供了可能。——基层社区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我老秘网区捧回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牌匾。构建社区治理新机制,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基层基础工作。——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2009年,面对灾后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压力,锦江区刷新了自己的成绩:全区GDP总量预计达到364亿元,增长12.8%;社会零售品总额预计333亿元,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同比增长18.4%;地方财政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13%。总之,通过三年来深入推进“四区”建设,以及过去多年所做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锦江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具备了与国内先进城区竞争的现实基础。(三)如何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奋斗目标?新的战略目标确定后,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对于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区委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着力抓好以下四大战略的实施:——大力实施高端发展战略。国内“一线”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继续按照传统梯度发展方式承接产业转移,就不可能实现追赶跨越。就我老秘网区而言,几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筑造了有力的发展平台。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突破传统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高端发展之路。要紧紧抓住国际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机遇,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抓住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微笑曲线的左上端是研发,右上端是营销,中断下沉部分是产品制造),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贸易、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休闲服务业为新的增长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集约发展战略。我老秘网区是成都市区(市)县中区域面积最小的城区,有限的资源条件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粗放的传统发展理念,强化珍惜资源和做优做精的意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约节约用好各种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把有限的资源做精做优,从而达到做强。——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锦江这几年大发展已经证明,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锦江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的水平。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要加大城市营销力度,积极构建更多、更高层次的论坛、节会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包装力度,提升我老秘网区的美誉度和吸引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专业化、高水平招商。继续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把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型企业、产业带动强的企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引进一批对全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重点项目,推动跨越式发展。对于那些没有多大贡献、产业带动不强的企业和项目,比如房地产项目,要少花时间和财力。最近,省政府要求成都经济圈8个城市建立市长联席制度,联合制定“十二五”规划。说明加强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委把今年定为“扩大开放年”,就是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参与国内外合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布局,合理安排各类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建立起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战略。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干部的现代化国际化素质,尤其要在视野、方法、知识、心态和行为等方面大力改进和提高干部素质。一是要求干部树立世界眼光。通过学习,能较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局和历史发展趋势,掌握未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根据世界大趋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努力在管理方式、服务意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二是要求干部建立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指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预见的理性思维,是对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运动规律的思考与把握,是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不讲大局、不看形势、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都是缺乏战略思维的表现,都是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三是要求干部强化创新意识。加快发展离不开创新。要实现锦江跨越式发展,在工作中就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够满足于完成一般性工作,而是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胆识和勇气。四是要求干部践行务实作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不仅是全区人民良好的愿望和共同的目标,更是时代赋予锦江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实干第一,自觉增强工作执行力。最近,市上和各区(市)县都在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就是要在组织上有切实的保障。只有一流的干部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才能在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工作中无往而不胜。三、我们怎样投身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建设中去?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是事关每一个成都市民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是我们的憧憬,也是我们的责任。这不能只靠政府,只靠干部,还要靠亿万人民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那么,作为普通的成都市民,锦江居民,我们应该怎么做,这里提几点建议。一是多学习。充分认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重大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自己的行动自觉地统一到市委、区委的战略部署上来。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没有长远的、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就不会有持续的、高水平的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下的大好机遇,把成都和锦江建设成为创业和生活的人间天堂,那就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二是多宣传。要在亲朋好友、左邻右居中广泛宣传成都和锦江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目标定位及有关内容。让大家都来关心,都来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建设发展局面。三是多践行。要从自己做起,努力做文明市民。市民的文明程度必须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相适应。一个居民文明素质很低的城市不可能是世界的、现代的、一流的和生态的。满口脏话,随地抛弃赃物,不爱护公共设施,不遵规守法,道德低下,凡此种种,怎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怎么能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怎么能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美好愿景呢?目标明确,前程似锦,催人奋进。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倍努力,不懈奋斗,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很好的文章,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