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旅行”是个什么风
最近清理桌子,翻出一堆贺卡。大多是去年底今年初兄弟单位寄来的,朋友寄来的却不多。还有一摞未用的贺卡,是单位批量印制的,按级别分配,用不了的就撂在那里,浪费了真是可惜。和一些朋友聊起此事,大家深有同感。 这种贺卡泛滥成灾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贺卡,包装越来越豪华,有的甚至附金箔、光盘、纪念币等,单是印贺卡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祝福内容则千篇一律,有的连亲笔签名都省了,全是电脑打印。这样的贺卡多了,往往是开封即弃,有的甚至不开封就丢在一边。更有甚者,楼上楼下、同院同楼,自己懒得跑送,让贺卡通过邮局旅行一大遭,有的竟找快递代劳,出现“同院快递”现象。群众调侃叫“贺卡旅行”。 在古代,这叫“望门投刺”。官员之间,除了对真正的故交友人要见面拜年以外,大多采用这一方法,省时省力。有的名士被人慕名投刺而“载刺盈车”、家中“积刺盈案”。奢靡之时,名刺缀珍珠为字,仆人代送,“一刺来投一刺还,交情一日遍长安”。只求礼数到位、留下印象,而以档次示敬重,以奢华显身份,“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明代文人文征明嗤之为“世情嫌简不嫌虚”,可谓一针见血。 今人刮起“贺卡旅行”风,发人深思。此风是个什么风?首先就是浪费之风、奢靡之风,每年那么多一般应酬性的公务贺卡,得浪费多少纸张、砍掉多少树木,得耗费多少公款、占用多少邮车?此风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贺卡所承载的功能基本失效,就剩下这种空耗物力、人力、财力的昂贵形式,连一个单位楼上楼下都不愿跑路、宁可走邮局,则又夹杂官僚主义的影子。群众则直接指为“败家子”。 然而,这种“贺卡旅行”风却远非贺卡一端,用公款进行应酬性、应景性、礼节性的公务活动十分活跃。比如挂历群送,挂历一本即够,有的年底竟会收到几十本,多余的被当作废品处理。比如纪念册群发,纪念册越印越精美,一发一大批,鲜有珍藏价值、文献价值,获赠者往往弃之如敝屣。比如专题汇编书籍成堆,这些书籍多是应景性,打着学习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旗号,却缺乏喜闻乐见、启人心智的创造,成捆成捆地堆在那里,最后也是直接化为纸浆。还比如中秋国庆等佳节公款派送月饼送节礼,以致一些大中城市因送礼车多而逢节必堵。 从贺卡,到挂历、纪念册,再到专题汇编书籍、佳节送节礼,类似这种公款活动的陋习歪风,较为常见,在生活中或习以为常而见惯不怪,或以为惯例而不以为意,或奉为潜gz而集体行之。这种现象,往往因为不同于那种赤裸裸的fubai,引不起足够重视。然而,它们所耗费的公款、所浪费的资源、所败坏的风气、所损害的形象,却不可估量。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找准问题不仅要抓住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也要抓住生活中那些习焉不察的坏行为、惯例、潜gz。只有刹住诸如此类的歪风,才能让党政机关风气为之一振,让党员干部形象为之一新。(孔方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