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 发表于 2013-8-22 08:11:59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建议 按照市委、县委《关于推进“交友连心”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到乡村、企业和县直有关部门,向交友对象宣讲十八大报告会议精神。结合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研。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类型: 1、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解决了畜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养殖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随之带来的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畜禽粪便年排放19万吨,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4倍, 2、农村各类垃圾引起环境污染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大幅增加,垃圾成份日趋复杂。农村垃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农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但是新兴的农村医疗垃圾和农村外来垃圾的比重也日益增加。由于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垃圾管理机构和处置设施不健全,加之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垃圾随意堆积,不采取任何有效污染防治措施,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 3、农村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产物之一,我国拥有的秸秆资源居世界首位,每年产生近7亿吨,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由于农村中煤、煤气和火电逐步取代了取暖方式,机械化取代了畜牧耕作而骤减喂养的数量,加之秸秆综合利用率低,使得秸秆成为了农村中的“剩余”物,造就了秸秆露天焚烧的处理方式。 4、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污染。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大的果蔬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另外,还有一些是现代化导致的衍生污染。例如,由于化肥的普及以及燃料结构的调整,秸秆由宝变废,农民对其通常一烧了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环境,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飞机起降。5、农村工业企业过快无序发展造成农村环境的破坏。由于用地紧张,工业企业大量向农村转移。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许多企业先上车,后买票,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无法落实,为以后的环境治理工作留下难题。从企业的效益分析来看,规模以上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市经济开发区内,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环境基础设施相对农村而言较为完善,而分布在农村的企业大多是低、小、散企业,属于粗放型经营模式,环境污染排放量较大。二、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农村环境污染具有主体分散,位置、途径、数量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排污不确定性强、不易环境监测等特点。这使得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管理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另外区域单位面积上的污染负荷相对小,往往忽视其宏观效应,但污染积累到临界点,释放时会产生巨大的累加效应,使农村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突如其来的“病变”。造成的损失除了通过影响水质和土壤而影响农业生产力之外,还对人居环境、人体健康和生活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制约农业生产、危害农民健康。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对策和措施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建设期间,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央一方面开始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转变以往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倾向;一方面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良好的机遇,以“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村容整洁”主题,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宜人起来。对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环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农村是城市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场地,城市工业扩散的腹地和城市的生态屏障,农村人口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一是提高乡政府各级官员的环保意识。一批过硬的,原则性强的领导班子,不仅可以在村民中起带头作用,帮助村民提高环保意识,坚定落实环保工作,而且也可以把好项目关,带领农村走上绿色发展之道。自觉的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转变乡政府的职能。在对村民进行环保的宣传教育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作好政府的服务工作。正确的引导他们,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树立起乡亲们的环保意识,改掉以前的生活陋习。三是加强农村的科技教育。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曾经的那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行为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有极大的危害的。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兴农”这一观点的具体落实。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活动,向广大的农民朋友宣传一些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生产的方法。帮助农民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理水平。农村不同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环境问题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农村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方面显得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环保的投入欠账较多,再加上环境污染治理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离开治理的设施,污染治理就无从谈起。所以相关部门需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治理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村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可以推行“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区)以上集中处置”的运行机制,将垃圾分类,对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二是搞好县域环境保护规划。其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应编制县域环境容量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和统筹安排人居环境的净化,以减少事后治理的成本。三是修建农村净水工程,缓解水污染。据有关调查,大约有3亿的农民现存在饮水安全隐患。所以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考虑农村特点,积极创新。例如,在水污染治理中,根据不同的天然水环境状况,结合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的特点,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办法(如采用沼气池加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来处理生活污水等)低成本地解决农村聚居点水污染问题。四是建立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环境保护示范村。先调动一些经济基础好的村和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开拓环境保护的路子,试点成功之后再大面积的推广。乡政府除了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外,还应大力的给予政策上的辅助,努力配合好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产业间协调发。例如,推进集约化畜禽养殖与生态农业农牧一体化发展。通过沼气综合利用设施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沼渣、沼液就地转化为肥料利用。这不仅可以克服其污染治理中的技术经济障碍,还能统筹解决农村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也减少了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的结构。对于受畜牧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的采取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的范围,尽量以牺牲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化除一定的区域作为养殖小区,鼓励集中养殖,集中治理,以减少畜禽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些经济效益好而污染比较少的生态农业。譬如,我国南方十分典型的“基塘户养”的生态农业。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改善现有的环保体系,使之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众所周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在农村实行起来就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主要呈现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难以形成完整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的特点。因此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这就更需要我们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环保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环境检测是做好农业保护环境工作的重要工作手段。实行农村环境定点监测,便于把握农村环境中污染动向和变化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三是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树立起农民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村规民约》,设立轮流的乡村环保岗位,实现村民的相互监督。 农村环境不仅对于农业生产、农民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也会波及城市环境。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农村污染重视力度不够,国家建设生态县虽然在个别区域取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但从整体和长期上看,很难改变整个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在此,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作用,要通过环境立法、增设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加大建设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等措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