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青年群体是现代社会发展最具活动、创意和潜能的社会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生力量。在这其中,机关青年党员队伍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热衷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易接受新生事物,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具备当今社会青年普遍拥有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他们既是掌握国家公权力的公务员,又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员,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应比一般的青年群体承担更重的社会责任。如何抓好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机关工作中的作用,是一个亟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机关青年党员队伍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广泛推行,越来越多的青年党员干部进入机关部门工作,为机关干部队伍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机关党员队伍最富有朝气的群体,并逐渐在各自部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区为例,截止2012年6月底,机关青年党员干部(35周岁内,即1976年后出生)数量达310名,他们大多数在各自部门担任中层干部职务,甚至不少80后青年党员干部已经进入部门班子,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部门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从现实表现上看,机关青年党员队伍既有学习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思维活跃等优点,也存在情绪浮躁、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等不足,优缺点比较明显。
1、学历较高,但理论素养和群众工作水平不高。在整个公务员队伍和机关党员队伍中,青年群体的学历是最高的。据粗步统计,%%%%区机关青年党员几乎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为***名,占总数的***%,甚至研究生、博士生这类高学历人才,也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层机关里屡见不鲜。然而,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政治上的高素养,尤其是在党的理论学习上,青年党员普遍反映出热情不高、积极性偏低等问题,在重要理论学习上下的功夫不深,学得不透,浅尝辄止,导致对党的事业的认识比较肤浅,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同时,由于缺乏基层工作实践,长期脱离群众,导致机关青年党员群众工作能力低下,在遇到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显得办法不多、手足无措。
2、思想活跃,但价值取向比较功利。机关中的青年党员绝大部分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计划经济与他们擦肩而过,市场经济的壮大与他们的成长紧密结合,这铸就了年轻一代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善于竞争、敢于挑战;但同时,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甚至不少人考取公务员和入党的初衷只是追求收入稳、福利好、升职快等较为现实的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
3、个人综合素质较好,但集体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当代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行事特立独行,机关青年党员也不例外。从实际工作上看,青年党员由于接受过比较扎实和系统的国民教育,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在各自专业上大多有较深的造诣,现代化办公、文字处理等素质较好,但普遍缺乏集体协作意识,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容易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境地,导致一些需要集体合作的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影响了青年党员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由于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缺乏对公权力的敬畏之心,导致极少数青年党员在履职过程中,染上慷公家之慨,图自己享受的恶习,摈弃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廉洁自律方面存在较多隐患。
4、关注社交活动较多,但主动参与组织活动不多。从%%%%区的情况来看,青年党员思想积极,热衷于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交活动,勇于表现自我和展示才华,爱好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参与网络社交,在实际生活中也能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但在参加组织活动上,却经常推三阻四,把党内民主生活会当成考试来应付,把党性教育视为“文化苦旅”来敷衍,把定期组织谈话当作“唐僧念经”,能逃则逃,能避则避,存在组织生活、组织活动就是约束和限制个人自由的错误观念。
二、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鉴于机关青年党员队伍特点比较鲜明,在日常管理中,我们既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其自身存在的潜力,更要扬长避短,深入掌握影响机关青年党员建设的难点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更好地解决。从实际看,当前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既有青年党员自身因素造成的,也有部门重视不够、力度不强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原因:
1、集体意识和组织观念的淡薄,缘于独特的成长环境。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于80后、90后的机关青年党员多为独生子女,备受长辈疼爱,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失败。在他们成长的二三十年中,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黄金期,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变更,从“大锅饭”时代到私营经济唱主角,青年党员比上一辈更深刻地感受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乃至萌生“赚钱才是真本事”的拜金思想。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党员的信息来源极其广泛,“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极易被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没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侵蚀,在复杂的“西化”、“分化”冲击中,表现出“没有主见”的可塑性,导致集体主义和组织观念的淡薄。
2、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的局限,缘于日常教育力度不足。机关青年党员属于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在思想上追求先进,拥护党的领导,但实际上,受制于政治思想教育力度和强度不足,机关青年党员普遍缺乏对党的历史的了解,从而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当前,机关党建教育由于师资力量和投入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习惯于煮大锅饭,泛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未能根据年龄不同、岗位特点、现实思想等特点开展管理教育,导致青年党员既不能感悟到与优秀党员标准上存在的差距,又不能体会党的先进性,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极少数青年党员不同程度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怀疑心态,甚至产生信仰危机。
3、群众工作能力的弱化,缘于培养锻炼机制的缺失。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然而,群众工作能力的欠缺却是当今机关青年党员的普遍弱点,相对于红色年代走出来的老党员,青年党员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大多属于走出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由于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到一线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民服务的宗旨停留在口号上,未能付诸于实践,缺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能体会群众疾苦,一旦遇到需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方式往往简单,习惯用行政命令方式解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与%%%%区部分机关青年党员的交流过程中,笔者也深深感到,机关青年党员缺乏群众工作能力,怯于做群众工作;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不屑与群众打交道,长此以往,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
4、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缘于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和活动形式的单一。不可否认,当前机关部门领导“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仍然存在,对于党建工作的态度,则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部门领导消极对待党建的态度,直接影响了青年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组织活动形式的单一和缺乏创新,也是降低青年党员参与度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思想教育上,主要以政策传达学习为主,忽视了机关干部成长进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需要,针对性不强;党内组织活动习惯沿用老套路,几年一个样,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组织活动重视过程忽略效果,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则效果欠佳。
三、抓好机关青年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机关青年党员是党员队伍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能否建设一支与时代同行的青年党员队伍,事关机关党员队伍的新老交替,事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在把握青年党员队伍特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攻克难点,从而推动机关青年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建议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青年党员党性素养。对于青年党员的成长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第一要务。对此,机关党务部门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加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宗旨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党员的头脑,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精神的学习教育与青年党员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青年党员能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地思考、分析、领会精神实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处理各种政治问题,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中国国情,自觉克服自由主义、“跟着感觉走”的心理,从而不断增强青年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责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要避免老生常谈的灌输式教育,而要通过读书研讨、座谈交流和具体实践等形式,激发青年党员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他们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在具体实践中检验真理。
2、丰富机关文化内涵,以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党员力量。机关文化是机关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精神、价值观念、制度内涵的集中反映,也是机关优良传统、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的沉淀。机关文化的精髓,是蕴含其中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机关青年党员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要准确提炼总结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使之成为青年党员践行的价值标准。要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党员实际为标准,努力营造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浓厚机关文化氛围。根据青年党员普遍爱国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如经常性开展以演唱经典革命歌曲为主题的比赛、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向青年党员发放红色经典书籍,组织观看优秀革命影片等等。此外,要为领导干部和青年党员、青年党员之间交流搭建好平台,如%%%%区推行“青廉沙龙”,以沙龙座谈形式,组织区领导和青年党员定期围绕设定主题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建立全区青年互动交流QQ群,开通官方政务微博,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吸引更多的青年党员参与其中,形成引领青年干部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3、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激发青年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热情。组织活动是青年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要方式,%%%%区在组织开展青年党员活动上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开展青年党员联谊会,为青年党员广交益友提供机会;试行青年党员在理论学习中担任主讲,为青年党员展示才华提供舞台;推行青年党员每周工作公示制,提高青年党员工作透明度等等,这些好的做法,值得继续推行。除此之外,还应继续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进一步激发青年党员参与热情。其中,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重视并率先参与组织的各类活动,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要理清机关党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在党建工作上的关系,形成党务部门负责指导、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的良好局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青年党员自治组织的建设,如在机关党工委中设立青年党员支部,或在部门党支部班子中适当增加青年党员比例,以提升青年党员自我管理能力。
4、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注重在一线培养锻炼青年党员。注重在一线岗位上培养锻炼青年党员,鼓励青年党员勇于打头阵、挑大梁。要建立健全培训轮训机制,让更多的青年党员到一线接受考验,切身体验基层工作艰辛,真实聆听群众诉求。就%%%%区而言,尤其要在“三个一线”岗位上锻炼青年党员干部:要深入“农村一线”锻炼,把广阔农村作为培养锻炼青年党员的主阵地,让青年党员在服务“三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服务能力;要深入“经济一线”锻炼,把青年党员放到经济建设的最前沿,结合“党务红领”等工作的开展,让青年党员在招商选资、创业创新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开阔思路;要深入“信访一线”锻炼,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全程参与处理重点、难点信访工作以及重访、缠访、越级材夜思事件,提出化解矛盾的措施和办法,培养青年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他们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处理和解决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5、加大关爱管理力度,为青年党员成长提供良好环境。青年党员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营造适合青年干部成长的环境,需要组织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也需要组织严格管理和教育引导。关心关爱青年党员,要坚持解决实际困难和满足发展需求相结合,要把为青年党员办好事、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雪中送碳”,也要根据青年党员渴望进步、有所作为的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平台,做到“人尽其才”,在适合干部任用条件的时候,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提拔使用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为他们“锦上添花”。在关爱青年党员的同时,更要从严管理,避免“捧杀”。要落实好党员定期评议制度,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评价青年党员工作、学习表现。机关党务部门要认真研究青年党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青年党员特点,建立健全一套既有定性规定,又有量化指标的管理制度,使机关党组织对青年党员能够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青年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单位领导和其他党员要及时指出,常拉“袖子”多吹风,绝不能听之任之,真正做到杜渐防萌,保持青年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