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节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2012年12月7日,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动人的乐章为新一届中国沙县小吃节徐徐拉开了华美的序幕。谁都无法想象,沙县小吃这种下里巴人的坊间食品竟能与交响乐这种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交相辉映,给人们带来美妙的享受。在人们不可思议的惊叹声中,饱含着对奇特的“沙县小吃”现象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名不见经传的沙县小吃,为什么能走出闽中山区小县,开遍大江南北,赴台、入澳,闻名全国?沙县小吃是怎样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成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一、小吃节的硬措施
1、坚持为民办节,不断增强小吃节的生命力。在当地,做小吃是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逢年过节都是家庭美食节,家家户户都是小吃作坊。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商品意识、市场意识较强的沙县人发现了沙县小吃蕴涵的商机,开始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从而带动了越来越多沙县人外出创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沙县县委、县政府秉承推动沙县小吃、服务人民大众的从政理念,因势利导。历界县委、县政府也都把办好小吃节作为事关全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强力推进,始终贯彻“小吃搭台、文化推动、经贸唱戏”的节庆主题,把“招商引资”作为小吃节的“重头戏”,通过推介活动,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地把一届届小吃节办成了一个个火爆的经贸节、旅游节;始终坚持“面向民众、造福民众”的办节主旨,通过组织以文化为平台的群众性活动,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使小吃节成为老百姓的节日,成为富裕百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坚持品牌打造,不断提升小吃节的知名度。一是积极争创品牌。把做大“沙县小吃”作为一个事关全局、决定成败的标志性工程来精心打造,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行业评比等各类行业性活动,多次邀请三明市烹饪协会、福建省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到沙县举办“中华名小吃”、“福建名小吃”专场认定会,先后有63个品种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39个品种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将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即将获批。二是强势媒体宣传。从首届“沙县小吃文化节”开始,沙县就非常注重与强势媒体的合作,盛情邀请强势新闻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沙县小吃专题片制作等,进行高强度、大容量、全方位的宣传,特别是2005年后,沙县加强了与中央电视台、福建海峡电视台、福建东南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合作,成功举办《同一首歌·走进沙县》、海峡两岸小吃邀请赛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活动,在轰动效应的累积中,小吃节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三是不断丰富内涵。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依据小吃节“大众性”、“流行性”、“消费性”的特点,把沙县小吃、小吃节与时尚文化接轨、融合,摄制了沙县小吃题材电影、编辑出版了《沙县小吃故事》,以影视、故事、文艺晚会、民俗表演等表现形式综合开发小吃节品牌,充分展示沙县小吃及沙县的特色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不断延伸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内涵和竞争力。四是加强品牌保护。从1997年起就组织力量开展商标注册申报和保护工作,1997年8月,申请注册了服务商标,2005年6月申请注册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及图形”集体商标及餐具、食品类等沙县小吃相关产品商品商标,为沙县小吃产业品牌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与此同时,针对市场假冒、乱挂侵权等现象,积极整顿市场,组建小分队赴全国各地开展打假维权,有效地保护了沙县小吃品牌。
3、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小吃节的吸引力。一是在创意策划上创新。以创造性的思路、元素、方法,不断策划推出小吃节新亮点。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文艺演唱会、空政和总政文工团演出,“千人包扁肉”比赛、“勺扬天下”小吃擂台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邀请赛、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走进沙县等等,把文化与节庆融为一体,使思想性、独创性、趣味性和谐共生,保证每届沙县小吃节都具有新意和特色,不断爆出吸引眼球的新亮点,构建了沙县小吃节独有的特质。二是在举办理念、模式和方法上创新。自第二届小吃节以来,沙县还多次组织邀请省领导、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沙县小吃研讨会和发展论坛,就沙县小吃和沙县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不断把民间实践成果和专家学者的高端智慧相融合,为小吃节的长盛不衰,提供了不竭的智力资源。从沙县人民政府主办到中国烹饪协会、福建省经贸局、福建省旅游局、三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从在沙县办节到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台湾、澳门办节会,创造了联合办节、“走出去”办节的新路子,逐渐将沙县小吃节办成全国性的品牌活动。三是在宣传造势上创新。不单注重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的宣传,更是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央视网推出了沙县小吃专版,对沙县小吃节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向全球广泛、全面地宣传、推介了沙县小吃节和沙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与成就,报道及时全面,在节会宣传中独树一帜,受到网友的一致称颂。
二、小吃节的大效应
1、提升形象效应。十多年来,沙县采取在本地办节与在外地办会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每年举办小吃文化节,逐步扩大了对外影响。曾经作为山区小城的沙县,借助小吃节和“沙县小吃”的宣传效应,以“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响亮称号闻名全国。许多人因沙县小吃、沙县小吃节而认识沙县、走进沙县、爱上沙县。沙县小吃节成为形象生动的广告,不仅成功打响沙县小吃品牌,还提升了沙县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打造出独特的沙县“名片”,促进沙县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沙县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
2、拉动商业效应。一年一度的中国沙县小吃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风味独特的沙县小吃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汇到一起,拉动了内需,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城市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推进了沙县现代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举办小吃节,活跃了沙县的商贸市场,推动了沙县餐饮及旅游业务的快速发展,沙县小吃文化城一、二、三期的建成投入使用,仙舟、广容、金立国际老秘网等星级老秘网投入营业,为沙县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商贸繁荣和旅游业发展,使沙县迅速成为福建中部的兴业宝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第一届小吃节发展至今,到沙县旅游的客人已由当初不到6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82万人次。
3、推动致富效应。十几年来,小吃产业已从最初的零散经营发展成带动种养、加工、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的县域支柱产业,成为沙县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主渠道,不少农民通过经营小吃圆了购进城购房梦、购家庭汽车梦。目前,沙县有1.8万户5.2万人在外经营沙县小吃,占全县总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0%,沙县小吃已遍及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并向东南亚、美国纽约、欧洲等海外市场拓展,年营业额超过35亿元,年纯收入达6亿元以上。小吃节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节,成为沙县人创业发家的大平台,成为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4、激发精神效应。沙县人一次次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把一次次小吃节做成了一个个让人赞叹的大手笔。小吃节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体现并进一步激发出了沙县人身上所特有的干事创业的“激情”。通过一届届小吃节的举办,沙县广大干群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得到了极大砥砺,各级干部的创造力、想象力、组织力、执行力得到了锻炼、检验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为沙县的加快发展、融入海西建设注入了十足的“精气神”。
三、小吃节的新启示
1、确立开放创新的先进理念,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先导。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影响发展进程。小吃节之所以能越办越火,“沙县小吃”之所以能在全国市场上越做越强,关键源于沙县人在办节中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融入先进的理念。沙县小吃办节的经验一再表明,先进的理念一旦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就会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当前,全省各地正掀起贯彻十八大,争相跨越的新高潮,要从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先机、谋求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思维定势、实现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运用举办小吃节中表现出的开放思维方式、超前的发展理念来创新思路、指导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在海西发展的大局中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Hidden Message *****
4、打造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回顾十几届小吃节的举办历程,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沙县人身上所特有的“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他们始终保持着一股不服输的气、一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从而取得一次次的成功。面临海西建设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打造志在必得、战则必胜、干则必成的精气神,对发展的事业、追求的目标、担负的使命,始终保持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志气,披坚执锐、势不可挡的锐气,斗志高昂、勇往直前的士气,万众一心谋发展、创业图强促跨越。这种在干事创业中锤炼出来的精气神,是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
5、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宗旨,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沙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小吃节作为一项富民工程,使广大民众在庞大的小吃产业链中就小吃业、吃小吃饭、发小吃财,所以小吃节才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推动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把致富百姓、造福一方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要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把富民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发展税源经济和富民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做大产业与“放水养鱼”的关系,搭好推动创业、致富百姓的平台,将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和创业激情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永葆生机。(作者为中共沙县县委副书记余荣生)
强大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