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泰宁县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郑剑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立足泰宁实际,我们应该高举生态旗帜、打好生态品牌、创造生态财富,着力于把泰宁率先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全新站位的基础在生态、支撑在生态、保障在生态。审视新站位,我们要进一步深华新理念,坚持把生态作为泰宁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源,这既是泰宁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崛起的战略选择,也是泰宁实现后发赶超、争创跨越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一、高举生态旗帜,动员全县上下自觉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了全国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心潮澎湃。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不仅要把泰宁建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生态经济和优质生态环境,而且要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素质,真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一要树立和强化科学的生态理念。要强化“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就泰宁而言,抓生态就抓住了资源优势,抓住了泰宁的发展要领。只要将生态资源的优势科学合理转化,就能极大地推动泰宁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真正将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强化“抓生态就是保护生命产业”的理念。旅游业是泰宁县域发展的生命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泰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泰宁旅游最具优势、最具特色的基本保障。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泰宁旅游将无从谈起,泰宁这一生命产业将无以为继。要强化“抓生态就是增强县域发展竞争力”的理念。泰宁发展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就是生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泰宁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产品,才能不断提高名气、聚集人气、做旺财气,才会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二要深入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统领,统筹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让广大干部群众从生态创建工作的实践中提高生态道德水平;在全县范围内普及生态学原理和基本知识,使人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三要发展和传播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结合泰宁旅游发展,深入开发乡村游、科普游等休闲旅游产品,深化发展鱼文化、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生态文化,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体验生态文化、发现生态文化、融入生态文化,自觉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二、打响生态品牌,把泰宁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家园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泰宁县就是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品牌优势,以建设海峡西岸最佳人居的生态县为目标,着力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具有泰宁地方特色的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田园丹霞山乡,为人民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要打造以林业为支撑、以水环境为基础的坚强生态体系。把城乡绿化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政府、集体、个人多轮驱动、多力推动城乡植树造林。以生态公益林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范围及一重山森林为重点,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依法向景区经营单位和旅游经营主体征收林地资源有偿使用费,加大对保护区内林农损失的补偿,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景区范围内保持在90%以上。突出抓好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切实做好全县水利资源的普查和利用、保护规划,推进泰宁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和森林生态系统及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保护工作,维护好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平衡。二要打造以好生态为保障、以慢生活为基调的美丽泰宁。要着力建设国际安养休闲小城。坚持把城区当作景区来建设,用好城市独有的山系、水系和历史、人文元素,高品位融入环城绿化圈、沿河景观带,全方位推行以“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为基本元素的“杉阳明韵”建筑风格,尽显“城中有景、城景交融”的个性魅力;以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为吸引物,拓展延伸亲山、亲水、亲绿空间,发展各类休闲场馆和休闲元素,营造悠然自得的“慢节奏”生活。要着力打造田园丹霞山乡。大力推进乡村综合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坚持“三不、两保留”(不大拆大建、不大挖大填、不大砍大伐,保留农村传统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的原则,高标准实施“五化一配套”、明水绕村、绿化美化、“空心房”清理、新徽派建筑风格改造等工作,努力构建青山、绿水、丹霞、粉墙的乡村田园风光;全面推进以农村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实施以治理农村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确保到2015年,全县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0%以上。
三、创造生态财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造福于民的生态产品
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落实到泰宁县,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严把项目准入生态关,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切实保护好泰宁的碧水蓝天,把泰宁打造成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谐共赢的先行区域。一要发展生态旅游。按照“世界丹霞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着眼原生态、着手次生态、着力泛生态,扎实推进一批生态体验型特色项目,有序开发好森林探险、地质探秘、水上运动、保健疗休等一批个性化生态休闲项目,把泰宁建设成原生态的真山真水、胜境胜地,使生态环境成为泰宁旅游的最大卖点。二要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推广立体循环型农业模式,根据泰宁资源状态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在景区周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茶、菜)”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实现沼气推广与农业转型有效结合;在农田基础较好的乡镇,推广以农田为基础的“烟—稻—菜(菌)”等粮经作物轮作模式,提高农田的亩产值;在山地资源丰富地区,推广种树种果套草养畜放牧、栽培食用菌等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开发林地经济价值。三是发展生态工业。把泰宁工业园建设成为生态园区,进一步完善进入园区企业的环保标准和相应的鼓励政策,优先发展绿色型、低碳型产业,注重引进两头在外的生态型加工项目,努力形成园区工业产业链和自我循环的工业链,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作者为泰宁县人民政府县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