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坤元 发表于 2013-7-10 14:15:56

谈谈价格期刊编辑者应具备的素质问题

    全国各省、市的价格期刊大都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诞生”的,刊物创办虽有早有晚,但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价格期刊已成为党和国家价格方针、政策、价格法律、法规的宣传工具,已成为价格改革实践经验的推广阵地,已成为价格改革理论探讨的重要论坛,更已成为广大物价工作者学习的必读之物。也就是说,每种价格期刊已在价格改革进程中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仅此而言,编辑价格期刊已是物价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每期价格期刊是编辑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笔者历来认为,办刊物容易,办好刊物难,办出让“领导人人满意,读者个个叫好”的刊物更难。办好刊物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如行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问题,资金经费的保障问题,以及编辑力量的整体素质问题,等等。如果说领导的支持可以用我们的工作精神去争取、经费的多少可以用办好刊物的实绩去赢取的话,那么能否办好价格刊物的关键则是编辑力量的素质问题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因为价格期刊林林总总,既有国际标准版本,也有普通版本;既有月刊,也有双月刊;既有全国统一刊号的,也有省级内部刊号的;既有可以刊登广告的,也有不允许刊登广告的;等等,无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刊物的质量,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情绪和欣赏情趣,但也应该承认,刊物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于这些外在的因素,实际上,读者更注重的还是其刊物所刊载文章内容的优劣。文章内容的优劣是刊物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而刊物所载文章的优劣却要靠编辑者们的精心组织和精心编辑。办刊的同志都清楚,这决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刊物质量每一点提高和进步,都渗透着编辑们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之所以说办好刊物难,难就难在它需要编辑者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熟练的编辑技能以及较高的学术水平,需要编辑们对每期刊物宣传内容的整体策划,需要对每篇稿件的精心组织、审读选择、认真修改、编排校对。一句话,需要编辑者们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较丰富的学识水平和丰厚的文字组织能力。质量是刊物的生命,而没有这样一支整体素质过得硬的编辑队伍,刊物质量要想提高是没有保障的。也就是说,要提高刊物质量,必须在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上下功夫。
事实上,编辑者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就体现在刊物编辑的整个过程之中,刊物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编辑者们整体素质水平的反映。这里,我们想就有关价格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工作谈谈自己的思考,以促进价格期刊编辑工作更上一层楼,再创新成就。
思考一,对稿件是“来什么编什么”还是“制定规划,突出重点”?
有些价格期刊办得很有特色,令读者爱不释手,从头至尾,篇篇皆读,有的文章甚至要读几遍,深深琢磨、思考、领会其文章的论点要义,受益匪浅。而有些价格期刊却办得内容平平,文章没有给读者以新的“兴奋点”,缺乏可读性,让读者感到乏味,收到后只浏览一下目录就不得不将之束之高阁,再无翻看它的兴趣。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凡是办得好的价格期刊,从其所刊发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每期刊物编排的内容均有一个较好的“整体设计,统一规划”,因而重点突出,给人印象深刻,让人每看一期都有一种“新鲜感”,看了这期还盼下一期。如,有的价格期刊在《价格法》执行情况、应对入世、电价改革、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以及政府价格管理职能转变为“定规则、当裁判”等问题的宣传上,精心组织专家、学者,特别是价格管理实践者撰写文章,集中深入研究、探讨一个问题,每期刊物相对集中、突出宣传一个方面的重点,将问题研究的比较深透,读者深受启发。即使一期刊物没有需要突出宣传的重点,但编辑部也注意围绕社会舆论重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组织一些重要文章,使每期刊物能有几篇“领唱”的“重头戏”,唱出一个“主旋律”。显然,有整体规划,有稿件组织,宣传什么心中有数,这样的刊物必然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有的刊物则不然。编辑者对如何办好每一期刊物心中无数,没有设想,没有打算,只是坐在家里“等米下锅”,来什么稿编什么稿,没有来稿就东拼西凑,把一期刊物文字数量凑足就算完成任务,应付了事;而刊物主编(不少是挂名的)或副主编(一般为刊物具体承办者),因其他工作繁忙,很难把精力用在办刊上,往往编辑送什么稿就签发什么稿。结果,刊物内容“散乱”,所载文章一般,没有什么重点。如此办刊,办出的刊物质量能上得去吗?读者能欢迎吗?有没有整体规划、设计,有没有丰富的稿源,是刊物办得好与不好的重要区别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期刊物犹如一桌宴席,如果没有定下“规格”或没有“材料”,再好的厨师也难以做出一桌丰盛的酒菜。因此,应倡导编辑部一要注重抓好刊物的整体设计,二要多管齐下,扩大和丰富稿源。那种仅靠“来米下锅”的做法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出高质量价格期刊来的。
思考二,编辑者是只忙于编辑还是应把学习放在首位?
编辑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渊博的学识水平,方能胜任编辑工作。当然,不可苛求编辑成为样样精通的“全才”,或者一定要超出作者的水平。一个人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博学多才的专家、学者,也只能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研究得较为精深而已,要求我们的编辑各方面的学问都很精通是不可能的。有人曾以若要求编辑超出作者水平则《资本论》就不能问世为例,论证编辑只要能做到“有眼识得金镶玉”就是合格的编辑,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编辑,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杂志编辑,虽不可要求精通各类知识,但至少也应专业知识丰富一些,业务能力、政策水平扎实一些。否则,难以编出好文章。编辑的任务当然是对文稿的编辑,但决不能因忙于编务而忽视学习。“编”需要“学”,“学”为了“编”,“学”与“编”是辨证的统一。我们认为,做一名称职的刊物编辑,须把学习放在首位。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和分析问题,用“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判断是非,确定正误;从编辑本身来说,编辑是一门学问,有其规律性,并不是谁来干都行,那种“编辑无学之论”是站不住脚的,编辑者应该学点编辑学,搞清编辑的基本知识,掌握编辑的基本功;就价格期刊的编辑而言,就应该学习、研究一下价格学,如果连价值、成本、价格、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等这些价格学的基本常识都搞不清楚,岂能编出好的价格文章?尤其是,要关心和学习时事政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注意学习同行业的各类报刊。当今报刊林立,内容丰富多彩,各家刊物都有各自的特色,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许许多多的可供借鉴之处。作为编辑部,报纸应该多订阅一些,价格期刊应该实行相互交换制度,为编辑学习创造条件。很难设想,让一个不读书不看报的人办刊物,或者编辑部没有报纸可读,没有刊物可看,其所办的刊物质量和水平还能高到哪里去?所以,办好刊物,一是组织上要提供学习条件;二是编辑要有勤奋学习精神。编辑只有在百忙中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多读多看,博览群刊,广泛吸收,融铸百家,才能广开视野,启迪思路,把自己的刊物办得更好。这,犹如蜜蜂采得百花,方能酿出甜蜜一样,编辑也只有在勤学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
思考三,编辑稿件是只强调编辑者的权力还是应强调对稿件的负责精神?
《著作权法》规定:报社、期刊社可以对稿件作文字性的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取得作者的许可。编辑对作者的稿件处理,除作者特意声明不得删改以外,一般来说都有修改权。赋予编辑这一权力,目的是使文稿更加文通字顺、主题突出、观点正确、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能够以最简短的篇幅涵盖最丰富的内容,进而达到付梓、发表的水平。文稿修改,一是自己改,反复推敲、斟酌、调整或增删,以自己满意为止;二是请别人改,包括同事、朋友、领导或报刊社的编辑、编审。其修改的方式亦有多种,包括大改、小改,或结构调整,或内容增删,或观点修正,等等。这是从初稿到定稿,直至出版的基本规律或一般程序。“改”字可以说是贯穿于写作、定稿的全过程。平常我们也有深切体会,文章不怕千遍改,字斟句酌出精品。“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一般讲,作者是不惧编辑修改自己的文章的。为使文章“尽善尽美”,任何一个作者恐怕都希望别人帮助修改,哪怕只改几个字或几个标点符号也是好的。编辑倘若没有这种修改权也就不成其为编辑了。毫无疑问,应该尊重和注意维护编辑者的这一权力。问题是编辑要“删”得合理,“改”得恰当,“编”出水平。不能自恃有“删改权”,就大笔一挥,对作者的文稿随意来个“乱刹乱砍”,把人家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 ”,甚至把人家的好文章改成了差文章。此乃编辑之大忌。需搞清楚,对文章作大篇幅的删减,应视作是对其内容的修改,按规定应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有不少编辑部表现出了对作者文章修改的慎重态度,当欲编发某作者的文章,但对文章中的个别提法或某个数据把握不准,或要删改某一章节、段落时,就打电话给该作者,核实数据,征求意见;如果时间来得及,有的编辑部甚至还将需修改的意见提出来,形成文字,寄给作者,让其自己修改。这些做法都显示了对作者的一种尊重、对修改稿件的慎重。我们认为,在编辑作者重要文稿的过程中,这种加强编者与作者沟通、交流的做法值得借鉴。当然,篇篇稿件的修改都要征求作者的意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目的在于强调编辑在修改作者文章时,要有真心实意之情怀,要有精雕细刻之功底,要有尊重作者之态度。一句话,要有对文章认真负责之精神。编辑者只有把作者的意图看透,完整表达作者的思想,把差文章改成好文章,使之“锦上添花”,才能让作者和读者满意。
思考四,修改稿件是注重自己的表述方式还是应力求保持作者原有的语言风格?
文稿作者往往都有各自的语言风格。要使刊物新颖、活泼,重要一点,乃是文章应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我们常讲,“文如其人”,显然,这是指其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有别于他人,有其独特性。事实上,人是“千人千模样,万人万性格”,而文章也是因人而异,“绝对”不会一样。这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区别在语言风格、文字组织的差别上;再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人们的思维和语言逻辑不可能一致;文章语言风格亦应有别;恰恰正是这千差万别的文章语言风格形成了刊物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否则,千篇一律,一个调子“唱”下来,谁爱看?谁愿听?即使是论文稿件,研究的是严肃的问题,但其语言也不一定要求太严肃、太生硬,用活泼的语言讲述、论证严肃问题的文章更受读者欢迎。有家价格期刊编辑文稿坚持的一大原则是,就看文稿的质量决定取舍,不行就不发,能发则“原汁原味”,基本上不做大的文字改动,结果其刊物很受读者好评。我们主张,在编辑稿件时,作者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述了自己的思想,且理通语顺,作者带有个性的语言又显得生动、活泼,作为编辑就没有必要硬是将之改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若是硬改、非改,那么多的文章都是一种“笔调”,弄得干巴巴的,岂不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费力不落好?有的编辑可能说,编审就喜欢这种“严肃”的调子,你不改,在编审那里过不了关啊!这,涉及到编辑在对文稿语言表达方式的处理上应对谁负责的问题。有的认为应对主编、副主编负责。作为编辑这种观点本无可非议,否则,编审那里通不过,还会让你改。那么,编审又要对谁负责呢?毫无疑问是对读者负责。读者是编辑、编审的服务对象,是“上帝”。所以,我们认为,语言风格或叫语言“口味”,无论是编辑还是编审,都应先考虑是否符合读者的要求。如果不对读者负责,把一期杂志的所有文稿语言弄成一个“腔调”,那就难以吸引读者,也难以办出高水平的刊物。
思考五,编辑是“只编不写”还是“编写并举”?
有些价格期刊之所以令读者叫好,重要一点是编辑部的同志能根据本期杂志宣传内容的需要亲自撰写稿件,在“卷首语”、“导读”、“思考”等栏目,或以“本刊评论员”,或以“本刊编辑部”,或以“记者访谈”等形式,编发了反映编辑本期一些重要文章的指导思想,起到了“圈定重点,引导读者,启发思考”的作用;有的刊物为配合价格主管机关的中心工作,或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拟定采写计划,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大量颇有分量的稿件,紧密配合形势抓宣传,促使刊物“踏着时代的脉搏前进”;有家价格期刊专门设置了“阅读与思考”专栏,编者从众多的报刊新闻中掘取有价值的“思考热点”,“思人所未思,言人所未言”,对新闻所反映的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此举令人称道,颇为刊物增色。这就告诉我们,办好价格期刊,刊物应有编辑者的“声音”、编辑者的文章;编辑不但要编、会编文章,还要会写、常写文章。从一些价格期刊发表文章情况来看,编辑撰写稿件的还不是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刊质量。造成编辑“只编不写”或者“编多写少”的原因,有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因素。客观上,编辑部人手太少,仅刊物的“编、排、校、印、发”等具体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就够忙活的了,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那有时间去写稿子。这的确是实情。主观上,因为写稿是个苦差事,需绞尽脑汁,费心尽力,有的同志不愿去吃这个苦,不愿去受这份罪。其实,这里有个事业心强不强的问题。我们认为,会写是会编的基本功,是会编的前提条件。只有先写好,才能后编好。应坚持编写并举原则。真诚希望编辑,特别是年轻的编辑无论多忙多累,也要树立“以写为乐、以苦为荣”的观念,练就会写的真本领。这样,编辑者一则可从写稿中体会写作的甘苦,增强对来稿作者的感情;二则可在写稿中积累经验,为编辑稿件打下基础;三则可及时为刊物提供配合形势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稿件,促进把刊物办得更好、更活。
思考六,审定稿件是“贪大求全”还是把握其“价值标准”?
据了解,一般刊物用稿率大都在20%左右。按常轨,用稿率越低,刊物质量越高,因为稿件乃择优者而用之。在选用稿件的问题上,编辑部常困惑于两个问题:一是“来稿不少,好稿不多”,能选用的寥寥无几;二是有的稿件闯了“禁区”,与现行的政策不一致、不合拍,恐怕引起争议,不敢编用。这两个问题说到底,其实质是选稿的标准如何确立的问题。我们认为,编辑选用稿件要有实事求是精神,不能“贪大求全”,不能希望某一篇稿件刊登出来就能“轰动世界,扭转乾坤”。倘若某篇稿件能有如此的“轰动效应”,当然是编辑部求之不得的事,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一般来说,一篇稿件不论长短,只要在某方面有一点可取之处,只要是提出了来自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且能给读者一点实在有益的东西,就值得编发。如果要求作者每篇稿件“话,说得滴水不漏;理,讲得完全正确”则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作者,断了自己的“稿源路”。至于有的稿件提出了新观点、新问题,甚至闯了所谓的“禁区”,我们认为这样的稿件尤其应引起编辑者的重视,应在刊物上尽可能地给其一席之地。我们党在理论研究问题上的一贯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真理在争鸣中发展,问题在探讨中明晰。有不少刊物设置了“探讨与争鸣”或“问题与建议”等栏目,就是为了刊发这类文章。而这类文章往往深受读者的喜爱。刊物不可办得四平八稳,应有点“胡椒面”才好。这需要处理好选稿的具体标准问题。尤其是对论文稿件的审定,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宣传价值。我们认为,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宣传价值其标准至少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二是“深”,三是“实”。所谓“新”——是指文章的观点新颖。文章的选题和立意是否新,内容和方法是否新,应作为衡量一篇文章宣传价值高低的先决条件。要看文章是否提出了新学说,开创了新领域,探讨出新方法。如属开拓性的研究,即使其理论体系不太完善,论述尚不周密,思想和观点也许有失偏颇,但能给人以新的思路和启发,促进新学科或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就应认定其学术价值较大。要看对学术界的既成定论是否提出了质疑。如果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此类文章能活跃学术研究气氛,调动人们的积极思维,通过商榷和论争,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纵深,从而推动专业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此类文章就应认定具有刊发的价值。要看对原有的论断是否提出了新的补充和个别修改意见。若提出了新的补充和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和严谨,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则应认定这类文章有宣传价值。所谓“深”——是指文章论述问题的深度。要看文章内容是否属实,资料是否翔实。写文章要做到言之有物,有大量可靠的资料供旁证博引,论据充分,言之成理,论必深,析必透。有的文章虽然很充实,但逻辑混乱,论点和论据不能丝丝入扣,珠联壁合,而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这就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学术价值。文章要写得明白晓畅,言简意赅,文辞并茂,让人读出兴趣,受到益处,才能真正体现文章的宣传价值。所谓“实”——是指文章要有对实践的指导性、现实性,有与实践的贴近性。这是文章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看其选题是从社会实践或专业研究中产生的,还是来源于象牙塔中的闭门造车?要看其论据资料是从社会调查中得出的第一手资料,或是通过长期艰苦的研究探索搜集到的该专题的有关资料、数据、例证,还是东拼西凑、道听途说的“无本之木”?要看其是否回答了现实生活或专业发展中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答案的现实可行性和理论科学性如何。等等。所以,文章不论长短,关键是要看其论述的问题是否具有“新、深、实”的特点。只有准确把握文章宣传的价值标准,才能在编发稿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优选定,多出精品。
思考七,期刊的文字差错应“尽力避免”还是“在所难免”?
搞好文字校对是杂志付印前编辑要把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细活”。文字差错率的多少影响期刊质量的高低,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差错。杂志印出来,读者就是“评判官”。倘若出了差错,读者就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作为编辑应将之视为读者对刊物的关心、爱护,闻过则喜,并努力把差错率消灭到最低点,切不可以“出点差错,在所难免”为由听不进批评意见,表现得满不在乎。要认识文字差错对杂志的影响甚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读某一价格期刊发现不少文章中“零、另”不分,或“他、它”不辨,或“做、作”同用,或“励、厉”混淆之时,往往使人顿生厌恶之情,令再好的文章也大为逊色。因此,消灭差错,确实是编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宁曾经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这说明,严把校对关,降低差错率,乃至消灭差错,是编辑和出版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这是保证出版质量的关键一环。一些价格期刊为减少差错制定了奖罚制度,也有的在读者中广泛聘请本刊“审读员”,让其“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找差错,以帮助编辑增强责任心,减少差错率。我们认为,此种做法,颇值得提倡、仿效。
诚然,要办好价格期刊,提高编辑自身素质,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如怎样建立和坚持稿件审定制度,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以及如何立足本系统,突出价格期刊特色问题,等等。简言之,要办好价格期刊,提高办刊人员的自身素质工作非抓不可。办价格期刊如此,办其它刊物亦然。李书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价格期刊编辑者应具备的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