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老秘网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浅析
自2009年台州市被环保部列为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后,我老秘网区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通过“811”环保新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清洁家园,和谐乡村”行动等工作,全区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等有了较大改善。本文对当前我老秘网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我老秘网区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我老秘网区水环境整体水质较差,根据2011年环境质量报告,11个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均不符合功能区要求,尤其是椒南各监测点位,水质为劣V类,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可供作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极为稀缺。目前除大陈镇使用岛上4座水库作为饮用水源外,椒南、椒北区域分别以黄岩区长潭水库和临海市溪口水库作为饮用水源地,饮用水依赖性极大,一旦上游水库水质恶化,全区饮用水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例如2011年,大陈主要饮用水源地的大小浦水库水质变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指标超标,黄岩区的长潭水库水质也出现不同程度超标,这些事件为我们敲响了饮用水安全的警钟。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突出。一方面,我老秘网区自实行农村改厕消灭露天粪坑以来,大量农村生活污水被违规排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河海大学研究报告显示,我老秘网区农村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贡献率高达51%,已成为第一污染源。另一方面,我老秘网区自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以来,农村基本面貌有了较大改善,生活垃圾基本得到较好的收集处置,但长效管理机制仍需加紧建立。去年区财政安排投入“清洁家园”专项资金7980万元,比去年提高了24.3%,但受制于整体经济环境,区财政若要长期列支高额清洁家园费用尚存在困难。
三是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根治。据统计,我老秘网区生猪年出栏量约为8.5万头,每年市场上的生猪需求量为25万头,生猪自给率为34%。一方面,农业部门鼓励扶持农民养猪以稳定生猪供应量;另一方面,我老秘网区绝大部分畜禽养殖场都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申报等环保手续,属于非法养殖,大量畜禽养殖排泄物超标排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四是农村区域性工业污染较为严重。我老秘网区各涉农街道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工业行业,如三甲街道的冶炼行业、葭沚和洪家街道的砂洗行业、海门和葭沚街道的水产冷冻行业、下陈街道的织布行业、洪家街道的塑料造粒行业、前所街道的眼镜行业、章安街道的印染行业等,这些行业大多规模较小,仅配备简易污染防治设施或完全无污染防治设施,对区域的水、气、土壤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
对策建议
一是保护现有水源,加快备用水源建设。要加大对大陈水库的保护力度,积极修缮大小浦水库配套设施,清除保护区内一切非法排污口,建立健全水库水质监测体系,制定水库应急响应预案,加大监测频次,并定期公布监测结果以强化公众监督。为摆脱对单一饮用水源的依赖,要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在规划选址阶段就要予以充分考虑,保障充足的资金建设备用水源及配套管网设施。
二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建设各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配套的一、二、三级污水管网,委托第三方对设施和管网进行专业的运维管理,切实解决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设施建成后落实专人维护、考核监督,做到“有人管事”,保障相应的运维资金。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鼓励垃圾分类,巩固“清洁家园”行动所取得的成果。
三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对符合环保要求、建有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的规模化养殖场予以扶持,限制分散养殖,同时把环保“三同时”建设作为新建、扩建项目的前置条件。科技部门要积极探索养殖场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尤其是根据“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模式,重点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工艺和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及清洁生产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鼓励各行政村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四是整治工业污染,推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管,防治工业污染,尤其是对章安的印染、前所的眼镜、三甲的冶炼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扶持有能力的农村工业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规范生产,逐步做大做强,对无力整治的小微企业予以关停。严格实施项目环境准入项目、空间、总量“三位一体”制度,有效控制“两高一资”项目。作者:李金俊 李婷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