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 发表于 2013-6-2 06:58:47

词的对句要工巧流动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中说:“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于诗赋。”史梅溪之“做冷欺花,将烟困柳”,非赋句也。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然不工诗赋,也不能为绝妙好词。

  诗是言志的,赋要铺采摛文。赋中不少清辞丽句,经诗人加工,都可以入诗。诗赋虽然文体不同,但诗赋的对句无甚明显区别。只不过赋要此诗典雅一些。词与诗赋就不同了。词是合乐的歌辞,具体要眇宜修,词句偏于柔媚,其语言长于情致,贵于清新流利。因此,词的对句要合律工稳、巧妙、流动脱化,其情韵自然流于其间。沈祥龙说的“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于诗赋”,就是这个意思。晏几道词“临江仙”中的对句即如此。全词如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词上片写春恨,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皆春恨来时的情境;下片写相思追忆及当时的情况,表现了作者的苦愁之情及孤寂之感。换头处用对句,词语巧密而流动。词以虚笔作结,无穷之感喟蕴蓄其中,情深绵邈不尽。

  词中落花一联,感情细腻,描绘入微,声音绵柔,语句浅淡。将其放在诗中,觉少骨气,放在词中则妩媚可爱,浅而有致,淡而有味。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诗与词不同的一些道理来吧。

  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联中前四字十分流动,而后三字是那样工稳,但对句的整体仍然十分流动,并传达了纤悲微痛和淡淡慰藉并存的心境。情意深厚含蓄,且语句灵活脱化,工巧浑成。

  填词对句工巧流动,宋人名家皆精于此道。如柳永“望海潮”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史达祖“绮罗香”中的“做冷欺花,将烟困柳”……都是工巧流动好的对句。下面笔者选录了一些好的对句,以飨同道: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温庭筠“南歌子”)

  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苏幕遮”)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晏殊“踏莎行”)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王安石“千秋岁引”)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山抹微云,天连哀草。   (秦观“满庭芳”)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   (史达祖“东风第一枝”)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 李清照“永遇乐”)

  风里一池杨柳,月边满树梨花。    ( 周紫芝“朝中措”)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晏小山“鹧鸪天”)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玉蝴蝶”)

  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   (史达祖“玉蝴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词的对句要工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