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章意为高
近几年风行一时的材料考题,又叫命意考题,出题者通过所提供的材料,把考题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受材料主旨的约束,考生的思维多属单项、线性思维,空间狭小,往往容易陷入审题失误的泥潭,一旦审题立意出现误差,本次考题就功亏一篑,如果是高考考题的话,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如何准确审题、立意,成了材料考题最为关键的一步。从形式上看,材料考题分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从数量上看,可分为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从内容上看,分为事例材料和寓意材料;从时间上看,分为古代材料和现实材料。一般材料,只提供材料和注意事项或写作要求,也有的加一段提示语,借用话题考题的模式。考题要求中一般都有“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任选一个角度”这一条,然而评卷老师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把在全面理解材料主旨基础上提出的立意作为最佳立意。
对于单一材料,重在把握材料所涉及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注意材料的倾向性;对于多则材料,重在分析材料间的异同关系,抓住内在的联结点,从而提取观点立意;对于事例材料,重在把握材料的主旨,并沿着主旨深入;对于寓意型材料,包括寓言、漫画等,重在挖掘其比喻义。总的来说,材料考题的准确审题立意,把握材料主旨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抓住材料的主旨呢?
1.抓住关键词句找主旨
关键词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考题材料中的“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和“它也很可爱啊”,就是材料的关键句,它概括了人们对乌鸦学老鹰行为的评价和态度,考生可以抓住其中的一点来立意,贬乌鸦、赞乌鸦都可以。但是如果从“爱护动物”“动物界存在残酷竞争”“大人孩子之间存在代沟”方面立意,就偏离了材料的寓意。有时,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上,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全面深入地解读。
例如下面一则材料:印度的热带森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地上安装一个小木盒子,把猴子爱吃的坚果装在里面。木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把前爪伸进去,但在抓住坚果后猴子的爪子就伸不出来了。人们之所以能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是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什么呢?“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猴子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所以被猎人捉住。可见“不肯放手”是导致猴子悲剧的原因,沿着这一线索,进一步挖掘,我们人类是不是也应该适时地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呢?“已经到手的东西”又代表了什么呢?这样一来,考题的立意就准确而又深刻了。
2.分析形象挖主旨
有时材料给我们提供一个或几个形象,它可以是人或其他形式,我们可以抓住主要形象的言行,分析其思想、态度、品质、性格,这样就容易把握材料的主旨。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的考题材料:三个人走进了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材料中的三个人的言行表明他们的口味不同,选择也不一样,这三个人实际上代表了人本身具有的差异性,考生可以围绕“我喜欢,我选择”“选择是丰富多彩的”“辛苦甘甜我自知”“人生百味,我独爱那一种”入笔。再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的考题材料:三个大人分别举着家庭、社会、学校字样的牌子,同时惊呼“出事了吧”。这样的话语,反映出三方对待孩子犯错的观点和态度,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埋怨指责,故而漫画的寓意在于批评大人们的态度,提出如何对待孩子成长中的犯错、挫折的教育话题。
3.理解寓意见主旨
比喻性材料屡见不鲜,一种是命题式文题,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行走在消逝中”“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春来草自青”“在自然中生活”“必须跨过那道坎”,对于这样的文题,直接根据喻体“春光”“消逝”“细雨湿衣”“春来”“草青”“自然”来找出实体即可。另一类是以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漫画方式出现,对于这类材料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找出寓意,然后根据寓意提炼出观点。如下面一则材料:一只啄木鸟站在一根水泥电杆上独啄,小孩子看见了就问妈妈:“这是一只什么鸟啊?它在电线杆上干什么呢?”妈妈说:“它是啄木鸟,它很傻把电杆当成了树,给它所认为的树捉虫子呢。”看完材料我们就要问:妈妈为什么说啄木鸟傻呢?因为它不看对象,做事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来和蛮干,这样思考可能留于表层。进一步深思,啄木鸟为什么啄电杆呢?因为已经无树可啄了。再进一步,为什么无树可啄了?因为人类掠夺性地破坏森林,乱砍滥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长此以往,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此思考,立意就深刻了。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