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铜基新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安徽省主导产业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铜基新材料产业有利于带动铜陵市铜产业的全面升级,对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意义重大。一、推进铜陵市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路径
1、发展思路。紧扣“质量和效益”的主题,围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和条件,延伸壮大铜箔、铜板带、铜线缆、铜管、铜合金材料等五条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打造一系列上下游关联、横向间支撑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中园区,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2、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投入6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铜基新材料的研发和节点项目建设,力争2015年铜基新材料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基本形成完整的铜基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链,带动铜加工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整个铜产业(含直接关联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我省特色支柱产业。力争2020年,铜基新材料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带动整个铜产业(含直接关联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鲜明区域特色的系列铜基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链,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3、发展路径。瞄准电子电力、交通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船舶、建筑五金等下游高端应用领域,延伸完善五条产业链。
(一)铜箔产业链:“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应重点发展18微米以下中高档电解铜箔、压延铜箔、刚性覆铜板、挠性覆铜板、刚挠结合覆铜板、金属基覆铜板、各类高密度互连电路板、高频电路板、集成电路封装等;培育壮大华纳铜箔、有色铜冠铜箔、浩荣覆铜板、超远印制电路板等现有骨干企业;争取引进山东金宝、珠海超毅、瀚宇博德等一批国内印制电路板(PCB)行业龙头企业。
(二)铜板带产业链:“电解铜-铜板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超高压变压器、汽车水箱等”。应重点发展引线框架铜带、插接件铜带、射频电缆铜带、变压器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LED支架、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电子连接器、超高压变压器;培育壮大金威铜板带、中发科技等现有骨干企业;争取引进洛阳铜业、宁波兴业、中色奥博特等一批国内板带行业龙头企业。
(三)铜线缆产业链:“电解铜—无氧铜杆—铜线—特种电线电缆”。应重点发展特种低氧铜杆、特种电磁线、超细裸铜线、单晶铜超导超细线、新型特种电缆、数字通信电缆等;培育壮大精达集团、全威铜业、特力电缆等现有骨干企业,争取引进远东、永鼎、兴乐等一批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龙头企业。
(四)铜管产业链:“电解铜—铜管—特种复合管材”。应重点发展高效精密铜管、高翅片换热管、铜合金冷凝管、海水淡化加热管、建筑用大规格或超细管等;培育壮大海亮(铜陵)公司等现有骨干企业;争取引进金龙、宏磊等一批国内管材行业龙头企业。
(五)铜合金材料产业链:“废杂铜—黄铜棒、铜合金粉—铜五金件、铜合金钎料及电镀材料、铜合金零部件”。应重点发展废旧铜拆解、各类铜合金棒线及延伸结构件、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中包括的铜锡、铜铬锆等各类新型环保铜合金材料;培育壮大有色铜拆解、有色铜冠黄铜棒、中科铜都粉体材料、红星阀门等现有骨干企业;争取引进宁波金田、宁波博威、国东铜材等一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二、推进铜陵市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
1、突出专项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理清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要加快编制并早日出台铜陵市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国家有关政策,确立“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领域及种类,配套出台有利于提升产业“首位度”的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避免县区之间恶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散而不强的现象,促进铜基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2、突出节点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以项目和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和抓手,加快推进铜基新材料重点项目特别是各产业链节点项目建设,不断延伸和完善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条,推进铜初加工向铜精深加工转变,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培育壮大铜陵有色、精达公司、全威铜业、铜陵海亮、华纳铜箔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龙头企业。同时,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机遇,深入谋划储备技术新、规模大、牵动力强得铜基新材料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大专业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铜基新料龙头企业。
3、突出产业载体建设,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强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围绕现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加快推进市开发区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印刷电路板产业园、金桥铜基新材料产业园、横港铜再生园、承接产业示范园区等5个产业集中区建设,以市开发区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和印刷电路板(PCB)产业园为核心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
4、突出人才培育引进,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通过以人带项目和以项目带人的方式,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建立铜基新材料产学研联盟,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实现新技术突破性;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支撑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铜陵市“皖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作用;鼓励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5、突出资金保障建设,带动社会投入。扎实推进各类优惠政策兑现,确保奖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相关企业,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大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考虑采用更加先进的扶持方式,如贷款贴息、国有投资机构参股、建立银行贷款风险代偿准备金等,以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与证券、基金公司合作,建立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铜陵市铜基新材料中小企业,提供从管理到上市的全套咨询,培育一个以铜基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上市群体;强化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对获扶持的项目按实际进度分批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6、突出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平台。加快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建设,确保园区土地利用规范化、集约化,争取进口废七类集装箱转关等国家政策支持,申请列入国家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同时,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促成上海期货交易所在铜设立铜期货交割仓库、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铜设立铜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安徽省铜加工研发中心建设,尽快申报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国家铜铅锌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水平。
7、突出产业承接转移,加强专题招商。围绕铜基新材料产业各产业链,排出国内铜基新材料产业各领域的骨干企业,梳理沿海发达地区有产业转移意向的铜基新材料企业,主动对接,实行“点对点”、“一对一”针对性专门招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地区,以铜基新材料新技术和领军企业引进为核心的专项深度招商,加快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龙头企业。
8、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铜基新材料产业过程中,必须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节约型发展转变,进一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9、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监测考核。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建立铜基新材料产业任务分解、运营监测、调度协调和统计体系,加强推进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考核,切实有效地推进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铜陵经济结构调整。(课题组负责人:方永杰 成员: 周文胜 盛雪松 马萧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