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秘书 发表于 2013-4-2 11:10:24

有容乃大——安身立世的智慧之门

   《有容乃大——安身立世的智慧之门》作者系江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赵智勇,文章全面论述了包容的本质、内涵和主要体现,并提出修有容之为的五个“追求”和六个“崇尚”,即追求“不器、不争、不忧、不惑、不惧”,崇尚“虚、恕、宽、谦、忍、敬”。文章引古论今,大气磅礴,触及心灵,耐人寻味,如此佳文,需人人读之,人人思之,并为之正己践行!

人得以安身立世的智慧之门在哪里?在“有容乃大”。“有容乃大”出自《尚书 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胸怀宽广,宽容无私,包容一切,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一

  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之精髓,也是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观。包容的本质与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包容是一种法则、一种慧智。在一个伴差异而生的世界,什么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非有容莫属。包容是溶解剂,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包容是润滑剂,能调节关系,减少摩擦,避免碰撞;包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

  包容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包容是人之博大、崇高、心安、神定、气闲的优良品质,是一种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人之于世,有喜有忧,有欣有戚,有顺有逆,有欢有悲。但是,一个拥有包容品质的人,可以喜至而不狂,忧至而不馁,既不为物喜,亦不为己悲;一个拥有包容美德的人,可以真正包、容、纳、存万事、万物、万人、万时。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包容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面对包容,忧烦急躁可以戒除,悔憎恨怨可以抑制,怨怼纠争可以平息,嫉妒猜疑可以避免。懂得包容的人,人生是高雅的;习惯包容的人,人生是灿烂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如何才能矫正心态?最有效的是拥有一颗包容万物之心,因为包容和修养、气度、快乐、欢愉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

  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升华。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包人所不能包,容人所不能容,是人的精神层面的至高点。只有能够包容,才能真正“博爱、大爱、真爱”。人于世,挑战来自多方,但最大的挑战者是人自身的心界,而包容表现出的,正是置他人议论于不顾的心自有度的崇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须淡泊明志。心无杂念眼无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二

  有容乃大主要体现为容人、容事、容己。

  人之于世,首先要容人。

  容人,要容人思。容人的第一要义是容人思,即包容、宽容、允容他人思想、思考、思辨、思虑。容人思既表现为对“人”这一整体思想权利的尊重,更表现为对每一个具象的人、单一的人的思想权利的尊重;既表现为对人的思想的宽容,更表现为对人的思想结果、结论、成果的包容。

  容人,要容人言。即使每一个人都有完全表达言论的权利、机会和条件。人言啧啧不可怕,啧有烦言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要听人言,兼听不同之言,容纳百家之言。尊重包容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是治国理政之基、文化发展之本、社会进步之源。要纳人言,集采信言,择善而从。容人言的最高层次是善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建议,甚至对立面、敌对面的意见、建议,善纳人言者事竟成,拒弃人言者事必亡。

  容人,要容人为。与言不同,行为对人的挑战更大,对人的气度、气量、胸襟的检验更直接、更锐利。因为人的行为、行动、举措可能给人带来或造成甚至包括生命在内的直接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容人言已难,容人为更难。要容人不妥、不当之行为,不锱铢必较,更不耿耿于怀,和气大方地做一个胸襟无上宽广的人。要容人不敬、不善之行为,对他人不敬不善之行为不仅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反而以德报怨、以恩报仇。

  容人,要容人过。既要容人无心之过,也要容人有心之过。通常而言,人们一般容易宽恕、原谅无心之过,难以宽容、宽待有心之过。而能否容有心之过,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宽容大度的主要标尺之一。一个真正有大志者,往往能够宽容、容纳那些有心冒犯自己的人,借之展现、表现人之大爱及大爱的力量。

  容人,要容人失。就是要宽容失误、失败。失误人皆有之,宽容失误乃君子之举。面对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失误,恼怒、斥责、辱骂都于事无补,宽容则会缓解失误者的紧张情绪,并明确地传递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促其扪心自责、自思、自悟,激发其战胜失误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对失误的宽容珍贵,对失败的宽容更珍贵。“胜败乃兵家常事。”对失败者更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

  容人,要容人兴。容人兴是从容人兴旺、发达、得志的角度,对人包容的内涵进行的更为深度的挖掘。现实社会中,相当一些人面对他人的通达、兴盛,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心理扭曲,或嫉、或妒,或怒、或谤。因此,从一定意义而言,考验人的真正时刻,不在人衰而在人兴,不在人失意而在人得意,正所谓,容人兴为人之万难之巅。容人兴,就是既要容得下他人兴旺发达、兴盛进步,更要容得下他人强于己、胜于己。

  如果说容人是有容乃大的灵魂,那么,容事则是有容乃大的基础。

  要能容悲愤之事。人于世,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顺意,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古今纵观,凡生活于尘世之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误会、委屈、悲愤,甚至冤枉之事。凡能容悲愤之事者,必有悲壮之举,必成非常之业。面对悲愤之事,宽容应对,完全可能扭转颓势,挽救危难,化腐朽为神奇,演绎出一幕幕雄浑壮丽的历史大剧。

  要能容悲伤之事。悲欢离合乃人生常态。苏轼曾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面对悲伤之事,有人痛不欲生、志气消沉、一蹶不振,有人直面悲伤、战胜痛苦、勇往直前。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内心深处能否真正容纳悲伤。不仅是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在容纳悲伤中发展进步的。“多难兴邦”,“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

  要能容不明之事。容不明之事就是对一些是非、方向、情况、真相、事理、本质等还不明确的事情、事物,不是苛求、封闭,而是包容、开放。尤其是面对新生事物、未知领域,我们一定要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观察、分析判断,断然不可简单地拒绝、排斥或反对。

  要能容不实之事。就是要容纳对自己或对他人与事实、实际不符的诽谤、诬告、诬陷、诬罔、诬蔑。事实上,对不实之事的宽容,不仅是对事之宽,更是对人之容。事由人为,人为事主。宽事为表,宽人为里。容不实之事,本质在于容那些做出难容之事的个人。正是这样一种容忍、宽容、包容,最终会赢得人心,赢得人们由衷的敬仰、敬慕、敬爱。

  做到容人、容事,关键在容己。

  容己,根基在容心。容心,即“心自平和”。为人之难,非难于外,实难于内,难于一个人能否保持自我内心平和,即俗话所说的“自己与自己过得去”。只有心平、心和,才能使人真正感到快乐幸福,怡然自得,身康心泰。心和本质上是进退泰然、宠辱不惊、不卑不亢、不媚不俗,是与人为善、与事相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当我们真正做到“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时,心顿然平,顿然和,世界顿然充满大爱。

  容己,关键在识己。“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识己首先要客观,要认识自己长在哪里,短于何处,优有哪些,缺在何方。在客观识己的同时,更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积极识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更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因优点而骄,不因缺点而卑,不因挫折而沉沦。

  容己,内涵在宽己。这里所说的“宽己”,是允许缺陷,不苛求、不追求、不祈求绝对完美。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之事,也没有至全至美之人。若求全责备、苛求完美,必然走入误区甚至反面。一个心态健康宽容的人,能持续保持稳定的状态,以灵活理性的反应处理突发情况,客观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从而激发、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动能并取得更大的辉煌。

 三

  有容是修养的至高境界。如何修德求道,进而锤炼一颗博大的包容之心?笔者认为,修有容之为可以从五个“追求”和六个“崇尚”去努力。

  五个追求是:

  一为不器,即所谓的“君子不器”。有容的表征是开阔的襟怀;襟怀开阔就是“不器”。从是否成就“有容之大器”的角度来看,“不器”的含义有两层:一方面,不应像器物一样自限其用,引申开来,就是说不要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博学多识,展现君子博才广阔的气概,成为通才。另一方面,不应像器物一样有容量的限制,要有海纳百川之器量,器小,则局量褊浅,规模格局卑小,不能正身修德以致道。

  二为不争,即所谓的“圣人不争”。有容的骨子里是“不争之心”。“不争之心”源于大善大爱、兼爱非攻,一如水德,利万物而不争。小至个人成败,大至国家兴亡,莫不与“不争之心”有直接关系。不争无尤。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是利己的根基。不争善胜,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不名自名,不争乃争。“不争而胜”表现的是“争”的至高境界,是“有容乃大”的不二智慧。

  三为不忧,即所谓的“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不忧,是说按天理而行,绝无私欲之累,顺理安步,忧戚之心自泯,君子始终坦荡,小人昼夜戚戚。有容的本质是德性修为、仁爱之心。这其中最本质的德性修为之一就是“不忧”,作为仁者的宽容,“不忧”表现为“不怨天”、“不尤人”。

  四为不惑,即所谓的“智者不惑”。有容的基础是睿智清醒。睿智方能不惑。有了不惑才能迷雾廓清,本源直达,忍天下事,容天下物。不惑,是“看得透想得开”的智慧。看得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想得开的人,处处是春天,想不开的人,处处是枯萎。不惑,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

  五为不惧,即所谓的“勇者不惧”。勇气是宽容的泉眼,“不惧”的大勇之气来源于自信。不惧,当怀大勇之心。“大勇”是建筑在包容基础上的气势、气度、气概,是立足更为高远的不惧。不惧,需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畏强势、不欺弱小,不孜孜于富贵、不苟苟于名利的正气;是一种基于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焕发出来的矢志不渝、奋发有为的果敢境界。

  六个崇尚是:

**** Hidden Message *****

寒雨残阳 发表于 2013-4-2 14:11:00

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容乃大——安身立世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