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 发表于 2013-4-1 12:49:15

以“五个转变”改进财政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互交织。这种空前变革在给发展注入新一轮动力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在财政这张“晴雨表”上充分体现。准确把握财政形势,顺应“五个转变”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对于推动财政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顺应财政调控由需求调节为主向需求调节与结构优化并重转变
    财政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保持社会供给与需求总体平衡是财政调控的主要目标。从短期看,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经济上行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内需不旺、外需不畅,内外需求双重收缩,因此调节需求总量、刺激需求增长仍然是当前财政调控的首要任务。但着眼中长期,财政调控在优化结构上要下更大功夫,这是促进需求内生增长、保持社会供需长期动态平衡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以及收入分配结构“三个优化”。
    顺应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全国还是湖南省财政收入都实现了较长周期的高速增长。从湖南情况看,全省财政收入突破第一个千亿关口用了58年时间,突破第二个千亿关口仅仅用了4年时间,2012年达到2931.8亿元,今年将突破第三个千亿关口,用时仅2年。这固然有财政收入基数不断抬高的缘故,也与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密不可分。但从长远来看,受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以及加强征管增收空间缩小等多重因素影响,这种高增长很难持续,平稳增长更可能成为未来常态。一是经济规律使然,二是结构性减税仍是趋势,三是加强征管增收空间有限。
    财政收入是财政工作的起点,其增速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财政工作的安排,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进一步培植壮大财源,夯实收入基础;更加注重科学设定收入目标,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更加注重量入为出,统筹安排财力,提高保障水平。首先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工具,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夯实收入基础。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二、三产业比重,壮大主体财源。其次合理设定收入目标。收入预算既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一方面,收入预算主要取决于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另一方面,又要与上级财政、人大、政府的要求相衔接。从过去情况看,经常出现实际增长大幅度高于预算目标的情况,人大、社会都对此有所微词。现在来看,随着收入增速的回落,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必要的。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更加科学地制定收入目标,并在编制支出预算时更加注重量入为出。再次提高收入质量。在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更应注重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稳步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以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严格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同时避免引税、买税和收“过头税”。
    顺应财政预算由相对封闭向逐步公开转变
    我国财政预算公开经历了逐步渐进的过程。客观地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财政预算都是封闭或者半封闭的,不仅是对社会封闭,甚至包括对政府其他部门。但财政预算由封闭转向公开是必然趋势。一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社会财富的“管家”,有责任也有义务向社会、向纳税人公开政府收支账本。二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结果。随着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快,纳税人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逐步增强,而预算公开则是纳税人行使公民权利、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前提。三是防治fubai的重要措施。通过公开预算,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不仅有利于从源头防治fubai,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四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近几年来,中央、地方预算公开步伐明显加快。中央2009年首次公开了财政收支明细,2010年启动部门预算公开工作,2011年公开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决算和行政经费决算。从地方看,2009年,广州率先在全国第一个公开市本级部门预算,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其后多有负面报道,但“蝴蝶效应”迅速扩散,多个地方陆续跟进。湖南预算公开工作启动较早,特别是 2011年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范围进一步扩大,力度进一步加强。2012年,省政府25个重要组成部门陆续公开了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重大民生资金公开范围由2011年的50项增加到74项,2013年将增加到97项。从公开后的社会反应看,总体较为平稳。但与公共财政及社会公众对财政预算公开的要求相比,不论是公开的深度、广度,还是公开的细度、高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坦然面对,二是稳妥推进;三是夯实基础。
    顺应财政支出由重分配向重绩效转变
    财政资金是政府掌握的宝贵资源,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好用活用到位,用出最大效益,是理财人的重要职责。近几年,随着财政部门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意识的提高,以及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加强,支出绩效逐渐成为财政管理的重点和中心,财政支出管理也由简单的资金分配延伸到绩效管理、投资评审、全程监督等各个环节。从重分配到重绩效,受益的是人民群众,是全社会的共同福利;可以更好回应社会关注,凝聚社会共识,增进社会理解,营造全社会支持财政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可以让财政部门更加客观公正地分配资金,降低协调各种矛盾的难度,推动工作开展。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对湖南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湖南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但人口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仍然是基本省情,湖南财力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财政提出的要求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科学安排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完善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基层和困难地区倾斜的“三个倾斜”机制。加大按因素法分配比重,建立更加科学的资金分配办法,减少人为干预。逐步扩大竞争立项范围,通过公开竞争、相互监督,促进资金公平分配。加强资金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减少资金审批环节,调动地方积极性。
    加强资金整合。按照集中财力办民生大事、握紧拳头保发展重点的要求,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聚集效应。规范专项资金管理,科学设置专项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绩效管理。科学设置绩效目标,与支出的范围、方向紧密结合,确保可量化考核。科学开展绩效管理,健全完善绩效评价办法,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开展重点项目评价,并以重点项目作为突破口,延伸到其他项目。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评价结果与反馈整改、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顺应财政管理由较为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变
    转变观念。科学精细是管理技术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对财政工作而言,科学精细管理,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财政部门的形象,关系到财政工作的成效,是财政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越是在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越是在财政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科学精细管理。科学精细的管理要求表现在方方面面,财政部门一定要强化科学精细理念,把科学精细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法规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依,夯实科学精细管理的基础。细化科学精细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便于具体操作执行。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突出重点。提高预算管理绩效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创新财政管理手段和方式,充分借助和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提高财政管理效率。作者:史耀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五个转变”改进财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