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13-3-9 08:39:54

加快打造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对策

宜业宜居城市,是指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社会关系、较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乃至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能让大量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加快聚集城市,适宜人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一、加快将三明打造成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这是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加快将三明打造成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是三明突破发展瓶颈、发挥生态优势的需要。三明位于福建省中西部,享有中国“绿都”的美誉,绿色生态是三明相比省内外城市发展而言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未来三明经济要在区域竞争中赢得胜利,克服与沿海相比区位劣、经济弱、人才缺、边缘化的难题,就必须扬长避短,将三明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竞争优势,必须坚持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而突破内陆山区发展瓶颈,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三明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
    2、加快将三明打造成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是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的重要内容。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就是要提高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让市民过得舒心、安心、放心。宜业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过程,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市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的过程。因此,只有将三明打造成“宜业宜居”,才能让市民发自心底地接纳她、热爱她,最大限度增强认同感,才会让市民有“归属感”、“自豪感”,成为市民心目中温馨的“港湾”和幸福家园。
    3、加快将三明打造成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是提升三明在福建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举措。以宜居带动宜业,以宜业提升宜居,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崛起之路,是三明把自身放在海峡西岸城市体系中去谋划,与周边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促进良性竞争,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措施;是进一步提升三明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勇敢地担负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全省山区市探索绿色生态科学发展道路的历史重任;更是凸显三明生态特色优势,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生态魅力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强化三明在福建中部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路径。
    二、加快打造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对策
    1、提升经济发展度。经济发展是打造“宜业宜居”城市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为此,第一,要加快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规划建设好“大三明”。第二,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优化三明经济结构。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三明就业水平。第四,要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创业就业热情。
    2、提升环境优美度。环境优美度是决定城市是否宜业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三明是是福建省十大重点发展区域中唯一冠以“生态”的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应该注重体现生态理念,使生态成为三明的最大特色、最强优势、最响品牌。因此,第一,生态环境要在“净”上做文章,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第二、城市景观要在“美”上做文章。要用先进的理念和人本的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和规划。要树立“不求其大、但求其佳,不求其洋、但求其雅”的先进理念,使景观美中体现三明的特色之美、生态之美、人性之美。使山水风光成为三明建设的天然基调和秀美底色。第三,城市空间要在“合理”上做文章。三明要坚持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规划好各类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生态区、居住区以及学校规划与建设做到具有前瞻性、长远性、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做到各功能区适当分离,同时又能相互交融,方便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
    3、提升文化丰厚度。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才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特色。为此,一要注重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保护意识,树立在开发中保护意识,营造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的大环境。避免重复有些城市一味追求“现代化”,丢弃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地域文化,脱离当地的人文习俗,千城一面,令人索然寡味。二要大力建设现代文化设施。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吸引社会投资为补充,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建设力度,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已建成的体育馆、三明城市广场、三明图书馆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向所有市民免费开放,让市民休闲体健有个好去处。三要培育城市文化氛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形成全市的“一县一品牌、一县一园区、一县一实体”文化产业新格局和加快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让山水生态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抗战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交相辉映;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要结合三明的实际,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创意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4、提升生活便利度。首先,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要加快建立顺畅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解决市民“行”的问题。对内,要坚持“公交绝对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对外:加快推进以“一纵三横三联”高速公路网、“两纵两横”铁路网、三明机场等为重点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要加强商业网点建设,解决市民“购”的问题。重点关注小区步行10分钟内基本需要的配套设施,日常生活需求都可以在就近解决,方便市民生活。要加快停车场建设,切实解决市区车辆“停”的问题。建议一定要超前规划停车场项目,加快推进停车场的建设,减少侵占小区停车场或蚕食市区内有限的道路和绿地,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停车场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是不可取更是不宜居的。其次,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重点强化社区级居住生活服务、文化活动、健身康体、休闲娱乐、甚至宗教活动场所、老年家庭公寓等各种功能的配套完善,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在共同的文体活动中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关系,提高市民的的宜居性。
    5、提升社会和谐度。社会和谐是百姓宜居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社区亲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市民才能安居乐业,市民才有安全感。为此,建设幸福三明,就是要让全市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切实做到经济更繁荣、生活更宽裕、百姓更富足,力争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让全市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推进“平安三明”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真正把三明建设成为全省最具安全感的区域之一,使每一个三明人都为工作生活在这方家园而自豪。●韩 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快打造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