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3-3-1 08:43:44

人民日报关于基层干部的系列谈文章

      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身兼多职,工作生活条件差,有时候上级主管部门不满意、老百姓又有意见,委屈苦水只能往自己肚里咽。平时上级部门一个电话,基层干部往往就要“跑断腿”,有时一天要从乡里到县上来回跑好几趟,路费差费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掏腰包,基层领导都能车接车送,一般干部只能自己打车。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能够切实做好对基层的服务工作,不要只是让我们看到一些“冷面孔”,请多给基层的同志一些微笑吧!在乡镇场工作,需要的是杂家而不是专家,既然到了基层,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其实基层虽然辛苦,但也是一个锻炼的舞台,只有在基层锻炼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走出基层。其实说到基层干部,最应该做的就是多干点,在这个基础上说说基层干部的交通补助费也是合乎情理的。人民日报最近连续刊发多篇文章谈基层干部,转载如下:


为国家操劳 为百姓打工——一谈基层干部

 央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使得无数观众感念动情、潸然泪下。在今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有4位是基层干部:献身国防科技的林俊德、为农民工就业而“卧底”打工的陈家顺、南沙守礁20多年的李文波、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感动中国”评选11年来,每年都有基层干部入选,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基层干部的群体形象,也引发我们对基层干部的思考。
  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党的形象。“郡县治,天下安”。我们党历来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干部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党和政府各项工作要靠他们落到实处;基层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担负着事业发展的繁重任务;基层干部是依法实施社会管理的公职人员,需要处理各类复杂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基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他们必须把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同执政为民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思想作风、文化素养、道德品行如何,对于一个地方、单位和部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福祉,至关重要。

  “位卑未敢忘忧国”。基层干部职级不高,但工作责任不小,任务很重,头绪繁多。他们往往处在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处于与群众直接接触并解决问题的工作前沿,还处于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下,工作辛苦、压力很大。“五加二,白加黑”是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真实写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老百姓衣食住行有这样显著的改善,广大基层干部功不可没。

  老百姓对为民造福的基层干部是拥护和爱戴的。两袖清风的杨善洲,执法如山的任长霞,干事创业的沈浩,奋斗不息的王瑛,鞠躬尽瘁的周国知,忘我工作的王彦生,献身科技的罗阳……他们中大多英年早逝,却活在人们的心碑上。和上世纪50年代的王进喜、60年代的焦裕禄、90年代的孔繁森一样,他们以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展示着基层干部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实践证明,基层干部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是引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是一支可以充分信赖的队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干部队伍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确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应该讲两句话,不因基层干部中存在这样那样问题而看不到这支队伍为党和人民事业所付出的辛劳、作出的贡献;不因工作繁难、贡献很大而忽视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愿基层干部经常自警自励,不负国家重托,不负百姓期待,廉洁奉公,勤勉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老猫 发表于 2013-3-1 08:44:42

适应发展要求 提高自身素质——二谈基层干部

发展的速度决定了工作强度,变革的深度凸显了工作难度。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当今时代,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还是社会管理、群众工作,节奏快、强度大、难度高。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群众依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对这种现象应该怎样看?

从客观上说,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情况复杂,矛盾交织,许多问题不可回避。一方面,随着改革发展,出现不少新矛盾,如征地拆迁、资源开发、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群众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不断增多,带来不少新情况,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教育公平、依法行政等方面的问题。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解决。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应体察具有时代特征的变化,把握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了解群众的情绪和期待,这样才能积极面对现实,主动适应变化,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开展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基层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反映,也是在破解难题中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对形势变化的认识越自觉,工作越适应,就越能把握主动权。

从主观上说,基层干部也要增强危机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能不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和谐,保持稳定;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消除隔膜,凝聚共识;能不能在复杂环境下,抵得住各种诱惑,为政清廉。这些都取决于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法上、理政本领上是不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一方面,基层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在老百姓眼里都应是表率;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都要有一份责任担当;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更多地体现在为民众服务、为百姓办事上,体现在调处关系、解决问题上。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远远不够了,必须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本领,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我们常说,面对群众的批评甚至指责应多从自己的能力、修养和工作上找原因。应该经常想一想,理想信念是不是符合党员干部的要求,思想观念是不是与时代合拍,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是不是与日益繁重的任务相适应?这些问题想明白了,就会懂得:与群众的期待相比,怎样努力也还有差距;用党员干部的要求衡量,工作确有很多不足。

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当辛苦。虽然有时努力了、辛苦了,还会有来自群众的不满和抱怨。这也是正常现象。“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副镌刻在一个县衙的对联时时提醒我们如何为官为政。不图虚名、专干实事、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这是党的基层干部的职守所在,责任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老猫 发表于 2013-3-1 08:45:52

人民日报评论员:多些理解支持,多些关心帮助
——三谈基层干部

与基层干部交谈,感到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一些困惑和苦恼。一是压力较大,经济发展,上有要求,下有期待;不干出业绩,领导批评,群众不满。二是责任较重,不甘心当老好人、太平官,但触及矛盾、破解难题,难免得罪人、有风险。三是工作辛苦,老百姓衣食住行事事挂心,认真了就有干不完的工作,透支了健康、累坏了身体。

  基层干部的困惑和苦恼,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转型时期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同时,也提醒我们,应更加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理解他们的难处和辛苦,支持他们干事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就可能触及深层矛盾,难免有一点风险。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积极性很高,这是主流。但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成,确非易事。有些事不是短期能看到效果,群众一时不理解,难免心生怨气;有些事设想很好,但限于条件不够、经验不足,未必尽如人意;有些事本身就具有尝试和探索性质,可能会有不妥当、不完善之处。事无全功,人无完人。对于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既要总结经验,也要给予充分理解。上级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应充分肯定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大力支持基层干部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鼓励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手干事业;在工作上热情帮助,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担重任,唱主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指点,多补台,多鼓励。

  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也要关心关怀,热情爱护。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服务百姓,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品德修养如何,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各级党组织对基层干部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应严肃对待,郑重提醒,及时纠正。这正是对基层干部的爱护。同时,基层干部也是百姓一员,同样会面临着事业进步、子女教育、治病就医等现实问题,也有合理的利益诉求。工作越是繁重,干部越有压力,上级领导越要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要为他们学习充电提供机会,让优秀基层干部有奔头。要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

  基层干部是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带头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支持基层干部、爱护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的改革建设一定会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好。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 10:28:16

好文章!已经学习过,再学习一遍。需要说明的是,基层许多事情本来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但基层干部更多要听主导的,无法顾及主题了,这是基层干部难的根本啊!

jamie 发表于 2013-7-25 20:06:17

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身兼多职,工作生活条件差,有时候上级主管部门不满意、老百姓又有意见,委屈苦水只能往自己肚里咽。平时上级部门一个电话,基层干部往往就要“跑断腿”,有时一天要从乡里到县上来回跑好几趟,路费差费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掏腰包,基层领导都能车接车送,一般干部只能自己打车。
{:soso_e105:} 老秘你咋说的这么真实贴切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关于基层干部的系列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