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展创意农业探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意农业就是通过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整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方法、产品等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明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具有特殊优势,意义重大。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明市创意农业悄然兴起,主要有:
1、农产品创意。建宁孟宗笋业以推崇“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创新运作品牌效应,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海市名特优新品奖等称号,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产品畅销海内外。我老秘网市茶产业通过“绿改红”,开发出大田“高山红”、“海西红”、“连年红”,明溪“君子红”,尤溪“朱子红”,泰宁“状元红”等一批地方文化特色知名品牌。宁化县在谢华安院士指导下,组织实施河龙贡米精品高产示范、品种选育试验、贡米生态文化休闲、副产品加工示范、商贸与创意开发等园区建设,提高河龙贡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附加值,有力促进农民增收。泰宁金湖乌凤鸡特征典型,特性显著,药用和经济价值极高,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近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精深加工的系列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游客的美味食品、滋补佳品、惠送亲友的特色礼品。
2、农业园区创意。2011年开办的梅列现代农业观光暨源丰提子采摘文化节和碧溪源丰农业葡萄园区已成为广大市民游客亲近自然,感受乡情的游乐园。三元、永安、宁化也相继建设了一批提子观光园。建宁县以“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为切入点,打造修建竹“荷苑”、枫元“桃梨观赏园”、高圳台湾黄花菜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特色品牌,发展观赏、生态农业,开发农家乐、农事体验项目,形成在全省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休闲游。清流景秀园林是我省最大的集大规格苗木生产、农业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苗木培育企业,现已成为“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休闲游”——景秀生态冷泉避暑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乡村发展创意。把文化融入乡村发展规划建设,打造创意乡村、创意农居、创意农民,提升乡村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如历史文化名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朱子文化渊源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县石碧村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石壁客家祖地已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福建最美乡村”三元区岩前十八寨以其千年古镇,历经时光的洗礼,至今依然保存着如“石拱桥”、“蜈蚣街”、“四贤祠”、“蒙古墓”等一批凝固着古村落历史,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已成为三明市旅游又一新亮点。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永安吉山人文荟萃,有古文化遗迹和较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抗战时期,福建省主席公馆、台湾省党部等近40个省级党、政、军、文、教机关驻在吉山,成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抗战文化遗迹。
4、农业文化创意。以农业节庆活动平台,融入文艺演出、农业展览与交易,展销农产品,展示传统文化、特色民俗,宣传创意农业的理念,提高创意品牌的知名度。三明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林博会)已连续举办8届,是全国唯一设立的海峡两岸林业交流合作与综合经贸活动的国家级展会,具有博览、投资、贸易等功能的综合性会展,愈来愈受到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业界的普遍关注。1997年开始举办的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以节会友,小吃为媒,沙县小吃已发展壮大为独具特色的县域支持产业,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笋竹之乡永安从2002年开始举办笋竹文化旅游节。大田县也通过举办茶文化节暨海峡两岸高山茶论坛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平台。
5、农村功能创意。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形象创意、创新,要素合理配置,整体功能转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泰宁县旅游区建设发展就是功能创意的一个成功案例。围绕“山”、“水”做文章,以“金湖——天下第一湖山”的湖荡风光为特色,打造“山”、“水”旅游项目,建设渔猎场、水上游乐场、度假村、农民家庭旅馆,开展水上集市休闲度假,并初具特色。如以朱口古镇的文化体验游、梅口水际渔乐村、杉城南会的白鹭观光、夏家坪的竹文化、新桥乡的田园风光、历史文人寻访等,把泰宁的山水风光、旅游景点、民俗文化和产业园区像串明珠一样串连起来。现在,一条既传承历史文化,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创意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像一幅泼墨写意的山水画卷,在美丽泰宁湖光山色中徐徐展开。创意改变着泰宁的一切,农田变成了观光园,民居变成了旅馆,普通的梨桃瓜果通过观光采摘和水上渔乐而使农渔项目身价大增。
二、存在问题
1、对创意农业缺乏认识。创意农业近几年在京、沪、成都等地发展很快,但在我老秘网市仍显生疏,多数人熟悉“农家乐”、“特色农业”,对创意农业的概念、内涵、发展理念缺乏认识。
2、缺少规划和引导,创意不足,策划滞后。目前创意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松散阶段,政府和相关部门尚未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的产业指导意见。农业创意普遍不足,策划相对滞后,如建提子观尝园,就都照葫芦画瓢,一轰而上建提子园,过于依赖农业资源,多数观光农园设施条件差,挡次低,功能单一,缺乏参与性、深层次的体验项目。
3、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农业文化的研究与内涵的发掘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创意农业在实践发展中文化元素往往体现不足。
4、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创意农业多数仅停留在好看、好玩的低层次,缺乏成熟完整的创意农业产业链,精深加工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相关的支持配套产业发展也较缓慢,尚未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三个产业间的联动。
5、创意农业规模小而散,品牌带动效应低。三明山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条件虽有利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但土地经营分散不利于创意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创牌意识和能力弱,对市场影响不大。
6、创意农业人才缺乏。创意农业要把农业和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园艺、影视、娱乐、时尚、保健美食、休闲及旅游等一些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商机,多种要素的融入需要大量的创意人才。
三、发展对策
1、制定三明市创意农业发展规划。最近,我省的一些地区已开始行动,如福州市规划打造“沿江、滨海、依山、戏水”四大都市休闲农业聚集带。漳州市以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为支撑打造“郊野公园”,把“郊野公园”与花卉苗木、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加速人气集聚,更好地发挥“郊野公园”的效用。厦、漳、泉、龙四市把都市休闲农业作为四市同城化的优先突破领域,突出四大主题即“吃”(立足农业基本功能,满足市民对特色风味、安全食品的需求)、“玩”(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满足市民对多元化活动的需求)、“想”(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满足市民对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心灵上需求)、“看”(协调农业生态功能,美化乡村,满足市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我老秘网市必须抢抓机遇,按照建设三明生态工贸区的规划和“一轴两翼”发展布局,制定创意农业发展规划。
2、加大创意农业品牌建设力度。围绕特色优势农业,开发知名创意品牌,重点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建设区域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生产基地,形成几乡一品或一县几品的产业带。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原产地认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品质结构,实现规模化生产,做强做大品牌农业。
3、加强创意农业特色化。三明应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基础,以主题创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增加创意元素,开发主题产品,形成具有三明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如通过开发古道、古树资源,发掘特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形成创意农业的核心产品;通过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休闲养生需求相结合,培育休闲典型,打造绿色生态休闲之地。
4、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创意融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将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相结合,使农业各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集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的创意农业发展。根据三明富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景观与农事活动,把茶山竹林,烟田果树等开发成集劳动、产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城里人到乡村体验体力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呼吸清新的空气,回去还可带走自己耳闻目睹的安全的农产品。
5、培养农业创意人才。开展以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创意经营、农业科技和市场拓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提高农业创意人才创意意识、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
6、构建发展创意农业的保障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 的投资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力量为补充的新型推广服务机制,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创意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瓶颈。作者:蔡新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