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领
一、领导讲话稿的含义、特点和类型1、领导讲话稿的含义
广义上说,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都是领导讲话稿。这里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狭义的,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领导讲话稿是一种常用的会议文书。
领导讲话稿提倡由领导人自己撰写,也可由领导授意,秘书写作,最终于领导审定使用。领导讲话稿不像大会工作报告那样有着鲜明的集体意识性,它可以有领导个人的观点。有些领 导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文稿,直接在大会上演说,由别人记录下来才形成文稿。
2、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①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 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
为了做好这一点,讲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②语言通俗,表达生动
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
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
③台上台下,双向交流 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
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3、领导讲话稿的类型
①宣传鼓动性讲话
在动员会、庆祝大会、成立大会、运动会开幕式、群众集会等大会上,运用较多的是宣传鼓动性的讲话稿。这种讲话稿,重视思想的宣传和精神的鼓舞,一般不作指示、不部署工作,但可以改变听众的精神面貌,唤起听众投身某项工作或事业的热情。
②分析指导性讲话
布置中心工作,或研究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的会议,运用较多的是分析指导性讲话。这种讲话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服力强。
③总结评论性讲话
总结会、表彰会、办公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大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侧重于总结评论。或对前一段的工作,或对大会的成果,或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作一番总结评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是这种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1、标题、日期和称谓 ①标题 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 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②日期 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
③称谓 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 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 常用)等。
2、正文
①引言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
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
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 今夜月明风清,波平如镜。中葡两国政府在这里举行庄严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举世关注的重要时刻。(江泽民1999年1 2月20日 《在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讲话》) 表示慰问和祝贺。 上级领导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全省高速公路工作会议暨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 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处级干部学习班(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②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 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
**** Hidden Message ***** 学习一下 探寻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的17条思维[复制链接] 置顶443567 雾端凝眸 发表于 2015-1-2 15:19:3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人要做事。人要做事。不做事就会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是不对的。不做事就没有收获,没有发展。只有做事,才是对的。做事,体现为行动对于目标的追求。二、培养找事做的能力不做事是有原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是因为懒,有事不做。有的人不懒,但是找不到事做,所以闲着。找不到事做是不做事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人并非没有事做。有许多事可以做。找不到事做是因为没有找事做的能力。人要培养找事做的能力。没有能力而不培养能力是不对的。培养找事做的能力,就要学会找事做的方法。找事做,就要认识世界上的事物,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确定做事的选择范围。符合利益、喜欢、并有条件做好的事,应该是选择做事的范围。符合利益,是指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利。喜欢,是指有做事的兴趣。有条件做好,是指有做事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物质基础,主观条件是能力本领。尽管有的条件是潜在的,也算是具备了条件。有的条件虽然目前没有,但是可以凭借已有条件创造出来,也算是具备了条件。根据个人实际,逐步缩小做事的选择范围至一个点,就找到了该做的事。学会了找事做的方法,就能找到该做的事,就不再无所事事,就会有所发展。三、帮助别人找事做。如果别人学不会找事做的方法(属于笨人不是懒人),没有事做,就要帮助别人找事做。帮助别人找事做是安排工作的首要问题。不帮助别人找事做,对于领导者是失职的。帮别人找事做与给自己找事做不同,前者较易,后者较难。难在不但要学会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而且要学会帮别人找事做的方法。学会了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对于帮别人找事做是有帮助的。帮别人找事做,先要了解别人。不了解别人的话,即使学会了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也不懂得帮别人找事做的方法。方法不对头,即使帮别人找到了事,也一定不合适。帮别人找事做,要对别人的切身利益、兴趣爱好、个人条件有一个清楚、准确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帮别人找到合适的事做。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懒人是有的。他不是一定学不会而是不肯去学习找事做的方法。要耐心帮助他找事做,并且做好大力推动他干工作的思想准备。四、告诉别人做事告诉别人做事是安排工作的起点。告诉别人做事,实质上包括了事的名称,事的目标和实施步骤。仅仅把帮别人找到的合适的事告诉别人还不够,还要告诉别人这件事为什么合适。合适不能只有自己认可,更重要的是要让别人认可。因为是别人做事而不是自己做事。只有做事主体认可要做的事合适,才能认真去做、做好这件事,使这件事最终能够成功。主体不认可,就不作为。告诉别人做这件事合适,就是告诉别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讲这件事的意义。讲一件事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让别人认可自己讲的一件事的意义才是讲好了,这是有难度的。有难度也必须要讲好,决不能草草了事。讲不好这件事的意义,等于没讲。因此,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头,问题就不再难。运用科学方法讲一件事的意义,就是要讲透彻、清楚、明白,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句句话要与听众切身利益、兴趣爱好、个人条件密切关联。如果没有针对性,讲得天花乱坠也白费。五、做事的意义在哪里讲一件事的意义,必须明确一件事的意义范围。明确了范围,才能使讲意义的针对性成为可能。不明确范围,就谈不上针对性。做事的意义主要存在以下范围中。运用联系观。1、在做这件事的原因里。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讲清楚了,就明白了一部分意义。一般是为了什么什么。2、在做这件事的结果里。做这件事将带来什么结果,讲清楚了,就明白了一部分意义。一般是有利于什么什么。3、在做这件事的内涵里。做这件事是做哪件大事的重要举措,把这件事上升到更大范围里、全局中去看待。4、在做这件事带来的影响里。做这件事对哪件大事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5、在做这件事代表的意义里。做这件事对哪件大事具有重要的意义。6、在做这件事的被要求里。做这件事是谁的要求,什么会议、文件精神、通知要求、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发展规划里要求的。一般是根据、按照、结合什么什么。六、让别人充分认识做事的意义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让别人认可其合适,是一件双向互动的工作。如果别人不主动积极,讲得再好也没用。因此,在具有针对性地讲解完意义之后,还要强调别人要充分认识这件事的意义。充分认识一件事的意义,途径是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实质,把握精神内涵,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这件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付出实际行动。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来管。懒人是有的。懒人的特点帮他找到了事做他也不愿意去做,首先表现在对于事件的意义的认识上,他不爱学习,不爱研究,也没有责任感、紧迫感。这时要加大对学习领会精神的检查力度、处理力度、考核力度、评比力度、问责力度、追究力度,签订责任状,逼他上马。七、让别人宣传做事的意义由于有些工作不是靠听众独立完成,还有二级、三级听众,而且下级听众是做事的真正主体,这时候就要让别人宣传好做事的意义。不但让别人领会好、认识好这一意义,而且让别人有宣传的意识、会宣传的方式方法、明白宣传的对象、有宣传的时间、有宣传的载体等,把自己的宣传效果一丝不减地贯彻到基层。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来管。懒人是有的。懒人的特点帮他找到了事做他也不愿意去做,也表现在对于事件的意义的宣传上,他不爱宣传,不爱研究,也没有责任感、紧迫感。这时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检查力度、处理力度、考核力度、评比力度、问责力度、追究力度,签订责任状,逼他上马。八、讲解这件事的发展规律安排工作,把要做的事讲明了,把这件事的意义讲透了,还不够。因为这仅仅激发了别人的干事愿望和热情,只凭愿望热情是干不成事的,到头来会坏事的。因为做事成功靠的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来自对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安排工作,还要把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别人,指导别人遵循发展规律去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九、为什么讲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是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条件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果规律表现为一种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就是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趋利避害。通过控制和改变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方法是: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积极创造各种必要条件,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由此变害为利,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十、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事物发展的规律主要是因果规律、因果关系。因果规律与内容形式、一般个别不同,是有时间先后次序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稳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改造世界必须以此为指导、必须认真遵循的规律。原因决定结果。决定其产生,没有此就没有彼。决定其性质,有什么样的此,就有什么样的彼。决定其发展变化,此变了,彼也要随着改变。十一、如何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一种原因可以引起多种结果,一种结果往往来自多种原因。分析一果多因时,注意区别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一因多果时,要注意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必然结果和可能性结果。要肯定积极的结果,注意防止和克服消极的结果,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本帖隐藏的内容 具体到实际中分析原因时,要重点分析内部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主客观角度分析;二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外因和内因角度)。要注意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和主次之分。内因为主,外因为次。客观为主,主观为次。讲内因为主,就是强调事物发展是事物自身矛盾的过程,态度要坚定,不要怕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讲客观为主,就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具体到实际中分析结果时,要注意必然结果和可能性结果,必然结果和可能结果都有好的坏的两种可能,好坏两种结果有主流和支流的区别。要注意把握好的主要的重点的积极结果,又要注意坏的次要的非重要的消极结果。注意消极结果的办法是提前预料,设法避免。避免的办法是找到不良结果出现的原因和条件,避开这个条件就可以了。没有条件消极结果就不能够发生,没有无因之果。还要制定应对消极结果的预案,万一消极结果出现了要有应急措施,把消极结果的危害降到最低,并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处理责任人,警戒其他人,确保下不为例。客观分析工作因果规律时,要以客观原因为第一位,主观原因为第二位,明白只有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安排工作时,就要以主观原因为第一位,否定唯客观论和唯条件论和唯资源论,强调实干,力戒空谈,明白当客观条件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时,主观条件就成了实现转化的主要的东西了。当然,安排的工作恰恰应该是客观条件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的工作,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工作。否则,工作就不应该安排,勉强安排是错误的,即使安排了也必然失败。因为今天只能做今天的事,明天的事只能拿到明天去做,这叫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十二、讲解事物规律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讲解事物的因果规律的目的是为了事物的成功发展。成功的标志是又好又快。为此目的,重点就要让别人明白事物怎样才能成功发展。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是什么、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即运用这一规律需要什么条件。具体说,就是事物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事物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达到事物的发展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来推动和支撑。要注重讲解因果规律的效果。让别人认可这一规律性,从而得法得道,便于行动有则,效果实在。因此,要注重讲解规律的艺术和方法。方法中,诚意是第一位的。诚意就是站在听众的角度想问题、谈问题,一切解释工作围绕听众的感受和根本利益来进行。要有针对性。为此目的注意方法:首先是我们要认识透彻这些问题。然后把认识的过程讲解清楚。这里面需要论证。论证就需要论据。论据是多方面的,需要选择论据。一是道理论证。讲道理就要讲一般道理,用一般道理来统领个别道理,指导具体工作。二是实例论证。举出其他地区的实例来证明论点。三是正反证法。认识到透彻,讲解要清楚。透彻就是无阴影,清楚就是有条理。十三、分析实现事物规律发展的条件需要的各种条件让一件大势所趋的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是需要条件的。条件是不完全具备的,也不是完全不具备的。不具备的条件是需要创造的。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做事,做事就是追求工作目标。实现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工作目标。完成工作目标也是需要条件的。需要的条件一部分具备,一部分不具备。具备的条件就是做事优势或者基础,这是有利条件,当然也有具备的不利条件。不具备的条件是需要努力创造的。对完成工作目标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时,要分析我们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不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分析条件既要深入又要全面,更要突出重点。条件是多样的:有必要非必要条件、决定非决定条件、有利不利条件、主观客观条件、主要次要条件、内部外部条件。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时机。分析我们具备的条件时,方法一: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利弊全部分析,有时只分析有利或者不利条件。无论是否有利都要重点分析主要条件、决定条件、必要条件。一是先要从宏观和整体入手,先分析国际、国内、省内、市内条件,二是再从自身分析。自身条件中,包括主客观两种条件,有时需要主客观全部分析,有时只分析主观或者客观。方法二:从主观客观角度分析。分析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寻找我们的差距和不足,重点要分析不具备的主、客观条件中的必要条件、决定条件和主要条件。主观上要如何解放思想,团结进取,实践上需要创造哪些客观条件。这些不具备的条件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就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就是创造这些不具备的条件。看到具备的条件即有利条件可以让人自信。看到不具备的条件即不利条件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不利条件对于完成工作目标就是制约。制约必须破解。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对不利条件制约的破解,这是做事的核心部分。不具备指的是目前不具备,并不是永远不具备,不是不能创造出来,而是可以创造出来。不利条件的制约是能够破解的。十四、创造推动事物发展需要的条件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组成了完成某个工作目标所需的全部条件。创造不具备的条件或者说破解不利条件的制约必须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因为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具有历史性,都是过程的产物,他们的存在和对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存在许多联系,不利条件的存在往往是因为对有利条件没有充分运用。对于一个具体的不利条件来讲,当创造它的客观有利条件已经充分的时候,利用这些客观条件,加上主观条件的努力,就能实现一个新条件的诞生,推动目标完成。对于一个具体的具有决定性的不利条件来讲,当创造它的客观有利条件不够充分的时候,我们要从创造所欠缺的客观条件入手,创造出客观条件,利用这些充分的客观条件,加上主观条件的努力,就能实现一个新条件的诞生,推动目标完成。完成任何一个目标任务,都要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创造任何一个不具备的条件,都要看到创造当中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点,都要努力保证有利条件的充分,都要利用充分的有利条件去创造不利条件。正所谓:有(充分的)条件利用条件,没有(充分的)条件创造条件,然后利用创造出来的条件,创造出全部所需的条件。无论如何,都要力争完成目标。十五、如何发挥优势条件的作用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积极创造新条件,形成新优势,是必要的。发挥优势,方法很多。不同的优势,有不同的发挥方法。一般来讲,发挥优势要通过宣传、延伸、升级三个环节。宣传就是提升知名度。延伸就是增强优势。升级就是改造转化为新优势。十六、如何为创造条件确定工作的具体措施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创造所需的不具备条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具体措施。措施是从哪里来的?一是从上级安排中来,按照要求做规定动作。二是从外地经验中来,借鉴经验模仿方法。三是从自身探索中来,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方法。措施的目的是创造条件,具体来说,是对于一些力量的借助,对于一些时机的把握,对于一些条件的利用。创造条件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因此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借助一种机遇,借助一定载体,实施具体内容。这种活动过程也是质量互变过程,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十七、如何把握机遇把握机遇是成事之要。机遇是在一定空间中由时间带来的发展便利,是一辆可以搭乘的顺便车,是决定得失的临界点。机遇就是偶然性,要重视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形式。每件事物的规律性发展都通过偶然性体现。识别机遇是第一位的。不识别机遇的人就不能够发展。偶然性时时刻刻产生和存在。机遇也是大量存在。不是人人都能识别机遇,不是每个机遇都被识别。有的机遇不被人及时识别。识别机遇靠的是对于事物发展的敏感,来自于对于事物发展现状及其动态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机遇。识别机遇不一定能够把握机遇。识别机遇目的是把握机遇。把握机遇才有利于发展。不把握机遇就不能顺利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机遇就是借用事物发展规律的特殊势头、特殊条件、特殊政策、特殊趋势,调整自己的方向,转变自己的重点,加大自己的力度,趁势前进,取得省力、省时、快速的发展结果。科学利用机遇。机遇分为有利时机和不利时机。都可以加以利用。利用偶然性来推动工作,看好的偶然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加以运用。看不好的偶然性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有益的启示,暴露了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要发现问题背后潜在的有利因素。物极必反。坏事背后往往有好事。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否则会盲目被动,办出蠢事,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以文辅政是办公室和其他文字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