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 发表于 2013-1-22 08:55:12

浅谈广播热线节目中的有效沟通

 ●张春兰 吴晓艳
  对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而言,沟通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始末,如何在一档节目中以真诚、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听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最终得到更多的听众,在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是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素质。只有掌握了该技巧,才能真正担负起引导话题、调度情绪、协调气氛、拉近谈话对象距离并提起对方谈话欲望的重任,而该技巧则控制着一档节目的全程节奏,决定着节目的走势和趋向,保证最佳的节目播出效果。
  一、主持人与听众沟通的语言方式。语言方式沟通是指以语词符号为载体实现的沟通,主要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电子沟通等。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主要是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指借助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是唯一一种表达热线直播节目内容的手段,对于口头语言来说,如何与听众沟通,是能否做好节目的重要途径。
  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言语讯息要经过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通俗、易懂的要求,并采用听众能够感受到的通用的“情”而不完全是使用“声”,这就要求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有人说,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热线节目中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主持人与听众的沟通。当然,主持人都希望得到听众的支持与赞扬。然而,当接进热线,不同的语言表达就有不同的节目效果。如:“你好!你已经打进我们的热线了。”与“你好,这位朋友!欢迎您的到来!”,这两句与听众交流的语言意思相近,相对而言后一句更容易与听众沟通,因为一句“朋友”、“欢迎您”的礼貌语言拉近了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与听众热线沟通,要用好语言方式。言以概之,热线节目主持人请好好运用沟通的语言方式,让沟通直接到达听众的心坎上。
  二、主持人与听众沟通的非语言方式。与“语言方式”相对的是“非语言方式”。行为科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人的沟通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或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这种沟通方式生动自然。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人沟通的姿态在生活中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笑、悲伤时会哭、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等等。专家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占55%)+语言(占7%),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在这个资源化、信息化日趋完善的时代里,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而广播热线节目没有面对面、没有直观的占55%的面部表情交流,听众只能从其声音当中来感受主持人的面部表情,体会其心境,这就要求主持人练就一套能被听众“听”到的表情——即广播的非语言方式。
  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广播人只有充分了解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特点、规律及其作用,才能更好的利用好非言语沟通这种交流形式,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改善与听众的沟通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与广播热线节目听众的有效沟通者。
  至今相关领域的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的语言讯号,如上所提到的手势、姿态等等,对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来说却不可能去使用它们。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应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言语讯息,大体有以下几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参与热线者以及听众等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该距离,就是一种言语讯息,听众会从主持人在把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从而判断与主持人的距离感。通常情况主持人与听众拉近距离或没有距离,就容易与听众沟通,也就能赢得听众的心、得到他们的支持。(二)声音。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的声音是言语沟通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声音来加强沟通,是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人人都会做到的,节目中主持人都会寻找最适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音方式,这对于主持人来说,往往带有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声音是热线节目主持人与听众间沟通的窗口,是沟通中最清楚、最准确的信号,因为它是广播的主要手段。而通过声音加深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首先要“和颜悦色”,面无表情是直播热线节目的大忌。请注意,主持人的表情是能被听众“听”到的。(三)微笑。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能表现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乃至沮丧等多种含义。广播中热线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在适当的环境情况下露出微笑,不仅能给听众带来愉快、亲切的感觉,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就这点曾有人提出过异议,认为广播听众非电视观众,他们无法直观直播间的主持人,当然也观察不到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变化,那么微笑就显的多余。其实,这种在话筒前的微笑也是能让听众“听”到的。实践证明,话筒前的微笑极其重要(严肃话题例外)。
  实际上,非言语沟通是涉及到广播节目中每个细节、每个环节之中的,但它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三、主持人与听众沟通的障碍。
广播热线节目沟通的障碍主要是个体障碍,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等。
  (一)语言表达能力。与听众良好的沟通要求主持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主持人不能清晰地发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听众也就无法准确地把自己接收的信息释放出来,那么沟通就无法有效进行。而语言又有其多变性,同样一个词汇可能有若干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也很容易引起沟通不畅。
  (二)情绪。主持人在直播热线节目中的情绪也是能被“听”出来的,其直接会影响与听众的沟通效果。如果主持人很情绪化,其所发出的信息会严重失真,引起与节目参与者的沟通障碍。如果沟通不良则会导致交流不畅,节目内容混乱无序,即便再好的题材也不能作出好的节目。如一位主持人声音优美,主持经验丰富,但在一档热线节目中时常出现用词不到位,甚至对个别口齿不很清析的听众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导致与听众的沟通不畅,这样既没有达到节目播出效果,更给节目、给主持人自身造成不良影响。
  简言之,不要带情绪上岗。不要让情绪毁了自己在听众心目中所崇敬的形象
  四、主持人与听众沟通障碍的克服。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改进个人技能来克服沟通障碍。
  (一)做好沟通准备。沟通之前(即上节目之前)热线节目主持人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1、明确自己的思想。对需要沟通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列出提纲,得出一条清晰的思路。2、沟通前对沟通目标进行分析。首先要思考,通过此次沟通希望达到什么目标。然后采用相应的语言、语调和态度,以达到目标。一般来说,主持人沟通的焦点越明确,沟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二)控制情绪。所谓控制情绪就是要保持最佳的心态,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以最好的心态与听众沟通,把与听众沟通当作一件最快乐的事情去做。
  情绪异常会影响直播热线主持人与热线参与者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因此,当主持人情绪波动比较大时,就要考虑是否停止此次沟通。同样,如果热线参与者情绪不稳定,也可以用婉转的方式劝其停止沟通,待其情绪平静下来以后,沟通再重新进行。
  (三)积极倾听。只有听得真,才能说得明。听,是为了更好地“说”。而主持人的“说”,也是为了让听众能更好得“听”。在主持人积极倾听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的提问。主持人在热线中积极倾听的时候,对自己听到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恰当地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问题的清晰程度,保证理解,也可以使参与热线者知道你正在用心听他说话,从而更加认真,使节目收到更好的效果。
  2、恰当地使用复述。主持人在听热线参与者表达的同时,对其某些重要信息加以复述,既可以使热线参与者不易走神,还可以检查听者理解得是否准确。
  3、简化语言。尽量选择简单、明确、无歧义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容易为听众接受。不故意卖弄新鲜的词语,特别是一些不合逻辑和语言规律的网络语言,或者讲一些讳莫如深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那样的沟通效果最差。
  总之,制作较高质量的广播热线直播节目,要求节目主持人的知识面广、阅历丰、素质高,但最主要的是主持人要有沟通能力。可以说,沟通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始末。对于广播热线直播节目而言,沟通系统是其神经系统,如何把热线直播节目作得最精致、最动听,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广播热线节目中的有效沟通